医院感染科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6391064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科主任先进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医院感染科主任先进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医院感染科主任先进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医院感染科主任先进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医院感染科主任先进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科主任先进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科主任先进事迹材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医院感染科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戒子篇)我们感染科主任*正是这样一位志存高远,追求完美,淡泊名利的人。 厚积薄发硕果累累 *, 一位潜心研究感染、免疫和肝病2年的内科医生,抱着“无论身处顺境逆境,经历都是财富”的信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服从组织需要先后在大内科、中心实验室、急诊医学科、家庭医学科、感染科工作,并承担管理职务,在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部门、专业之间不断地砺炼和汲取,使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八十年代初,他探索将电脑技术应用于提

2、高临床管理效率的研究,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八十年代后期他在医院中心实验室工作时,用电镜与核酸技术首次在本省散发性胃肠炎中发现drv(成人轮状病毒);华东地区甲肝爆发流行时,他负责肝炎病房的医疗工作,从难得的大样本病例中证实肝炎病毒双重感染存在干扰现象;九十年代初在担任急诊科副主任期间,他通过抢救大量的濒死患者及严谨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危重状态下除“五衰”外,还有“第六衰”即免疫衰竭的概念;在担任家庭医学科主任时,他针对肝硬化、肝癌年轻化的现象,研究了家庭聚集倾向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对治疗的免疫应答并提出新疗法;他还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第三年龄”医学保健新观念的传播,并作了大量保健教育的研究 然而,

3、黄主任对所得的荣誉总是十分淡然,在他办公室角落里堆着厚厚的一摞各级各类获奖证书,他说:“医学研究是责任和志趣的结合,用科学来表达新思想是一种快乐”。他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的第一作者论著论文近四十篇,0X年他受邀在巴塞罗那国际医学会议上作有关炎症反应综合征免疫学新观点报告,并获当年优秀科研成果奖。同年,国家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他主编和参编的临床疾病与免疫和21世纪医学高等院校精品教材微生物,近年来一直被用作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教材。近十年他主持或主讲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达十二项,他的课堂遍布省内三十余个城市。最近,省卫生厅和省出版局还邀请他编著向国外发行的热带医学科普书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

4、黄主任连续数届担任中国免疫学会浙江省分会常委,临床免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学继续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热爱事业忠于职守 由于感染科病房和门诊涉及到3个二十四小时运转的独立单元,战线长而诊疗任务重,尤其重大疫情事关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定,黄主任总不放心,常提醒我们“对每一例患者的诊断思考都不要忘记结合流行病学大背景”。夜间医护力量缺乏,他经常很晚还在继续工作,并坚持值夜班,哪里出现问题他总会在第一时间指导解决。 记得一个午夜,急促的电话铃声催醒黄主任迅速奔赴某三级医院:一例来自外省的患者起病突然,濒临死亡,诊断不明。卫生行政部门连夜组织专家会诊,黄主任仔细检查这例不能提供任何疾病背景的特殊

5、患者,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迅速制定抢救方案,提出防控措施,并及时采集了必要的证据。作为国家级和省级感染病监控点的专家组成员,黄主任以自己触类旁通的学识和高度的责任感,为重大病例把好关。他告诉我们:“你的手中是一个患者,而你的肩上是整个社会。” 有位陈姓妇女多年高胆红素血症伴皮肤色素沉着,自理生活困难,十年间曾去过许多地方求医,也曾住过三家大医院症状仍未能好转,她焦虑烦燥,悲观失望,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入住我科。黄主任调集了她多年来求医的十余本病历资料深入研究,尽量选择无创诊断方法,认定是一种慢性病毒感染触发的自身免疫病。通过黄主任的精心诊治,患者一天天好转,出院时患者对大家说:“千恩万

6、谢一句话,我的命交给市一放心。”。 去年,一名来自偏远地区的患者张某连续高热20多天,颜面浮肿,全身皮疹,肝肾功能受损,钱花了很多,收效却甚微。是脓毒血症,还是出血热。黄主任立即带领科室成员一同会诊,仔细观察患者特殊的皮肤损害,在缺乏病原学实验条件下,果断确定为一种立克次体感染所致,通过治疗,痊愈出院,患者和家属感激不尽。大家说:“我们工作了那么多年第一次认识这种病,跟着主任见识了不少。”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曾经有两名患者及家属在出院时联名写信给政府部门感谢黄主任的人性化医疗带给他们的康复,市卫生局就此在当年第7期医疗卫生动态上发表评论员文章,赞扬了感染科的工作。 传播科学造福社会 黄主任经常

7、下班后还在科室读书钻研,他常说:“本 第二篇。医院感染科主任事迹材料事迹材料-正蓝旗医院苏昕苏昕同志199年参加工作,任正蓝旗医院感染科主任,一直在内科临床一线工作,22年在*市二五一医院心内科进修一年,期间获得了科主任和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回院后率先开展了电除颤抢救猝死病人及电复律治疗快速致死性心动过速病人,并开展院内培训,使全院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操作。202年被抽调参加了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经过1个月的下基层入户摸底调查,顺利完成了此项工作任务,调查工作中认真细致,恪尽职守,被评为“*自治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先进个人”;202X年至0年先后四次被评为全旗优秀工作者,院级先进工作者一

8、次。24小时保持电话畅通,深夜出诊都毫无怨言,一切为患者着想是他行医的准则。在他就诊的病人中,有不少是来自农村牧区的,因病致贫的现象在这些地区极为普遍,因此如何既能治好他们的病,又能最大限度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一直是他关注的问题。从检查到治疗,处处都为病人精打细算,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提问,努力消除他们的顾虑,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多年来,他对待患者无论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始终以医者父母心来善待每一位病人,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第三篇:202X年医院感染科先进事迹-0X年医院感染科先进事迹-范文汇编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9、,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戒子篇)我们感染科主任*正是这样一位志存高远,追求完美,淡泊名利的人。厚积薄发硕果累累 *,一位潜心研究感染、免疫和肝病2年的内科医生,抱着“无论身处顺境逆境,经历都是财富”的信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服从组织需要先后在大内科、中心实验室、急诊医学科、家庭医学科、感染科工作,并承担管理职务,在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部门、专业之间不断地砺炼和汲取,使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八十年代初,他探索将电脑技术应用于提高临床管理效率的研究,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八十年代后期他在医院中心实验室工作时,用电镜与核酸技术首次在本省散发性胃肠炎中发现arv(成人轮状

10、病毒);华东地区甲肝爆发流行时,他负责肝炎病房的医疗工作,从难得的大样本病例中证实肝炎病毒双重感染存在干扰现象;九十年代初在担任急诊科副主任期间,他通过抢救大量的濒死患者及严谨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危重状态下除“五衰”外,还有“第六衰”即免疫衰竭的概念;在担任家庭医学科主任时,他针对肝硬化、肝癌年轻化的现象,研究了家庭聚集倾向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对治疗的免疫应答并提出新疗法;他还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第三年龄”医学保健新观念的传播,并作了大量保健教育的研究 然而,黄主任对所得的荣誉总是十分淡然,在他办公室角落里堆着厚厚的一摞各级各类获奖证书,他说:“医学研究是责任和志趣的结合,用科学来表达新思想是一种

11、快乐”。他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的第一作者论著论文近四十篇,x年他受邀在巴塞罗那国际医学会议上作有关炎症反应综合征免疫学新观点报告,并获当年优秀科研成果奖。同年,国家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他主编和参编的临床疾病与免疫和1世纪医学高等院校精品教材微生物,近年来一直被用作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教材。近十年他主持或主讲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达十二项,他的课堂遍布省内三十余个城市。最近,省卫生厅和省出版局还邀请他编著向国外发行的热带医学科普书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黄主任连续数届担任中国免疫学会浙江省分会常委,临床免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学继续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热爱事业忠于职守 由于感染科病房和

12、门诊涉及到个二十四小时运转的独立单元,战线长而诊疗任务重,尤其重大疫情事关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定,黄主任总不放心,常提醒我们“对每一例患者的诊断思考都不要忘记结合流行病学大背景”。夜间医护力量缺乏,他经常很晚还在继续工作,并坚持值夜班,哪里出现问题他总会在第一时间指导解决。 记得一个午夜,急促的电话铃声催醒黄主任迅速奔赴某三级医院:一例来自外省的患者起病突然,濒临死亡,诊断不明。卫生行政部门连夜组织专家会诊,黄主任仔细检查这例不能提供任何疾病背景的特殊患者,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迅速制定抢救方案,提出防控措施,并及时采集了必要的证据。作为国家级和省级感染病监控点的专家组成员,黄主任以自己触类旁通的

13、学识和高度的责任感,为重大病例把好关。他告诉我们:“你的手中是一个患者,而你的肩上是整个社会。” 有位陈姓妇女多年高胆红素血症伴皮肤色素沉着,自理生活困难,十年间曾去过许多地方求医,也曾住过三家大医院症状仍未能好转,她焦虑烦燥,悲观失望,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入住我科。黄主任调集了她多年来求医的十余本病历资料深入研究,尽量选择无创诊断方法,认定是一种慢性病毒感染触发的自身免疫病。通过黄主任的精心诊治,患者一天天好转,出院时患者对大家说:“千恩万谢一句话,我的命交给市一放心。”。 去年,一名来自偏远地区的患者张某连续高热多天,颜面浮肿,全身皮疹,肝肾功能受损,钱花了很多,收效却甚微。是脓毒血

14、症,还是出血热。黄主任立即带领科室成员一同会诊,仔细观察患者特殊的皮肤损害,在缺乏病原学实验条件下,果断确定为一种立克次体感染所致,通过治疗,痊愈出院,患者和家属感激不尽。大家说:“我们工作了那么多年第一次认识这种病,跟着主任见识了不少。”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曾经有两名患者及家属在出院时联名写信给政府部门感谢黄主任的人性化医疗带给他们的康复,市卫生局就此在当年第期医疗卫生动态上发表评论员文章,赞扬了感染科的工作。传播科学造福社会 黄主任经常下班后还在科室读书钻研,他常说。“本世纪人类未曾认识的感染病新发现层出不穷,只有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他不仅学风严谨,而且富含新思想新见解,他早在九十年代初就

15、提出“整体医学分析”法,至今一直告诫我们“多看书,不唯书”,因为客观上并不存在不受其它系统器官影响的独立生理或病理状态,因此实验数据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他的论述曾被医学和哲学杂志发表,并被多次引用。 黄主任的查房就像破案,正面论证,反面质疑,层层揭示,引人入胜。他常指出病例中实践和理论的差距,讲述最新的认知,告诫我们“具体病例,具体分析”。疑难病例讨论和科室业务讲课时,他总是谦逊地说,“在临床上没有绝对的权威”,他要求每一位医生都发表见解,并对大家的意见都仔细倾听并指正。黄主任授课逻辑严密含蓄生动,大家常说是“一种知识和艺术的享受”,医科大学的学生们喜爱这位老师的丰富学识和激情风采,喜爱他双语教学的标准外语,南京医大学生在网上评价时称“特别喜欢听黄老师的课,好仰慕他”,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黄主任作为省级学会专业委员会的主任或副主任委员,不仅常被邀请在省市专业学术会议上作精彩的专题讲座,而且他关于医学保健的辩证学说深入人心。近二十年来,黄主任放弃了无数个休息日,应邀为市政府、市委,为教育、公安、卫生等十多个部局系统,为浙江大学等院校和大型企业,为各级老年大学作了多场健康科普报告。最近在市委党校作题为“提高生命质量,打造品质人生”的演讲,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正如他所说:“一个医生在战术上应努力治好每一个病人,在战略上应尽力发挥职业的社会功能。”他曾赴浙西山区抗洪赈灾,治病救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