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八十五)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388145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八十五)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八十五)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八十五)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八十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八十五)(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间接接触:即易感者通过接触了被污染的医疗设备、器械和日常生活用品而造成的 传播。最常见的是病原微生物从感染源经由医护人员污染的手传给新宿主。此外,污染而未消毒的印模、模型等也可造成感染。 牙椅冷光源把手以及升降开关等使用频率高、污染严重,其消毒灭菌常被忽视和遗忘,也会形成间接传染源。其他如水龙头、电器开关、抽屉把手、 病历、用于记录的笔等都有可能成为传播媒介。其中危害性最大的当属消毒与灭菌不当的口腔器械设备。(3) 飞沫传播:传染源产生带有微生物的飞沫(5卩m)在空气中移行短距离后移植到宿主的上呼吸道而导致的传播,是一种近距离(1m以内)传播。(4) 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

2、微粒如飞沫核(w 5卩m)、菌尘来传播 的方式。这种微粒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并可随气流漂浮到较远处。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指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很多因素可以影响 一个人对病原体的敏感水平,因而增加感染的危险性和严重性。如营养状况、激素水平,正 在接受的治疗措施如化疗,患有的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状态也是影响易感性的重要因素。(二)口腔医疗保健中的感染口腔临床感染最危险又最典型的是:病毒感染在口腔医疗保健中可能经由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的主要微生物与疾病见下表:微生物疾病微生物疾病乙肝病毒(HBV病毒性肝炎淋病双球菌淋病丙肝病毒(HCV病毒性肝炎梅毒螺旋体梅毒丁肝病毒(HDV病毒性肝炎

3、铜绿假单胞菌化脓感染单纯疱疹病毒I型疱疹金色/白色葡萄球菌化脓感染单纯疱疹病毒n型疱疹破伤风杆菌破伤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流感病毒流感水痘病毒水痘流感病毒流感麻疹病毒麻疹腺病毒风疹病毒风疹结核杆菌结核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流行性腮腺炎化脓性链球菌化脓型感染1.艾滋病: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全身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免疫缺陷, 伴有多种感染或继发性肿瘤,最后导致 死亡。艾滋病在口腔临床的传播方式:艾滋病可通过性接触、血液或血液制品以及母婴传播。 在口腔领域主要有两种: 直接传播(通过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 。 间接传播(主要通过污染的

4、器械、飞溅到皮肤或黏膜上的血液或唾液以及气雾中的微 生物)。2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简称乙肝,是一种传播广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 传染病,是导致急慢性肝炎、 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 是口腔科医生在操作规程中最容易 感染的疾病3. 结核4. 梅毒控制感染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标准预防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 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 接触上述物质者, 必须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患者和患者之间的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其基本特点为: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

5、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患者;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包括接触隔离、 空气隔离和微粒隔 离。感染控制的措施及方法(一)患者健康检查与评估口腔医师主要通过对患者检查与询问来采集病史, 了解和评估患者的健康状态, 初步判 断患者是否患有或者怀疑患有传染性疾病, 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患者有责任向医师提供 其最新、 最全面的健康信息与既往病史。 患者的检查包括采集完整的病史、 社会史和口腔软 组织检查。采集病史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与口头询问方式, 让患者明白问题并做出适当回答, 力求准确可靠。1采集病史:包括过去史和现病史等。主要了解患者的感染疾病史,是否感染艾滋病

6、、 乙肝、丙肝、结核、疱疹、麻疹、呼吸道疾病、淋病、梅毒等。特别注意可能提示HIV 感染的特征,如不明原因的高热、盗汗、体重减轻、不易治愈的感染、软组织损害、不能解释的 淋巴结病、长期慢性腹泻等症状。2社会史:鉴别是否为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如同性恋的男性、静脉毒品注射者、 感染 HIV 母亲的子女、与感染者接触的异性等。3口腔软组织检查:对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口腔表征进行识别,并对病毒携带者作出诊 断。必要时进行额外检查。注意事项: 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对于一些敏感的问题, 要注意场合和方式。 患者的信息只能提 供给需要信息的治疗人员,没有患者的同意不能披露给第三方。 口腔医师不能歧视患有传染

7、性疾病的患者,拒绝给他们提供治疗是不道德的。 医护人员有责任采用感染控制措施防止感染传播,在自己不被感染又不将感染传播给其他患者的前提下进行治疗。(二)患者防护口腔医务人员要获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指导并协助患者在治疗前、 中、后采取防护措施, 减少治疗过程中病原体传播。1治疗前:患者就诊前最好先自行刷牙,在治疗前先用抗生素漱口水漱口,以降低患 者口腔中的菌群数量和减少食物残渣。有条件时患者应先接受洁牙。2治疗中:为患者提供眼罩和胸巾,保护患者,避免飞溅物溅到眼睛或胸前,指导患 者正确使用胸巾,不乱吐唾液。 配戴义齿者, 摘下的义齿须放置于义齿杯里。患者双手不可 触摸任何器械和装置。不可触摸拔除

8、的牙,不可将拔除的牙带出诊室。口腔科助手利用强吸吸走患者口腔内的唾液、血液和颗粒碎片,用弱吸协助吸走水分, 尽量避免患者吐唾液,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细菌扩散的数量,减少飞沫扩散引起的交叉感染。 尽可能使用橡皮障。 橡皮障能将治疗牙与其余牙隔开, 还能阻止器械或治疗中使用的药剂进 入口腔或咽喉, 不仅可减少唾液和血液污染的气雾, 还可防止对口腔黏膜及其他软组织的创 伤。3治疗后:用三用枪冲洗患者口腔,用强弱吸唾器吸走水分,丢弃使用过的胸巾,清 理患者身上的颗粒碎片, 避免患者将污染物带出诊室。 拔牙后伤口的止血纱布, 通常在患者 离开前由医师取出。 如果需要咬止血纱布离开诊室, 则需嘱咐患者不可乱吐

9、乱扔, 应该用纸 巾或塑料袋包裹止血纱布置于垃圾筒内,避免对社区造成污染。(三)医务人员防护1. 树立职业安全防护的意识2. 接种疫苗3.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1)手套:在所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唾液、黏膜的检查与治疗过程、所有接触使用 过的器械过程、 所有接触患者身体组织的过程中, 口腔医务人员都要配戴手套。 手套是一次 性使用的, 使用后作为医疗废物丢弃。 用于口腔科的手套主要有乳胶手套、 乙烯基手套以及 外科消毒手套。1)乳胶手套:主要用于检查、常规充填手术、修复、根管治疗、洁牙、照片、技工室 等工作。 当术者皮肤有破损, 或患者有特殊感染问题时可使用双层手套以增强安全性, 但灵 巧性会受到

10、一定影响。 过去乳胶手套通常带有滑石粉, 目前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 (CDC) 建议使用不带滑石粉的乳胶手套。 因长时间接触滑石粉可伤害手部皮肤, 且滑石粉可以引起 一些个体严重的过敏反应。2)乙烯基手套:有些医护人员可能对乳胶有严重的过敏反应,这种“乳胶过敏症”是 一种接触性皮炎。 一直以来, 推荐乳胶手套过敏者使用乙烯基手套, 但据最新研究报道乙烯 基手套的屏障作用时间只有 510分钟,不可作为口腔科检查与治疗用途。目前,建议过敏者使用腈制品手套。3)外科消毒手套:消毒无菌手套,当操作中需要接触大量血液或唾液(如外科手术、 种植手术、牙周手术)时使用手套只有在完整无损时才是有效的。 如果

11、出现手套破损, 必须立即更换。 但是即使戴上 手套, 污染仍有可能发生。例如,含石油基的乳液或溶液可导致手套老化或渗透,同时手套也不能防止尖锐器械的刺伤。所以,手套应与洗手相辅而不能代替洗手。( 2)口罩:口罩保护面部不受碎片污染和防止吸入污染的飞沫,配戴时应完全覆盖鼻 部与嘴部。 整个口腔检查及治疗过程, 医护人员都必须保持配戴口罩。 接诊每个患者都应使 用新的口罩;在治疗中, 不能用手套触摸口罩;治疗结束后先脱手套再摘口罩。口罩一旦潮 湿或污染了,必须更换,因为湿润的口罩不仅不舒服,而且降低了阻隔病原体的作用。(3)防护眼镜和面罩(4)工作服和工作帽4采用手卫生措施( 1 )手卫生方式(2

12、)洗手方法:医务人员洗手应遵循以下方法1 )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2) 取适量肥皂(皂液) ,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6 步洗手法)。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 1 秒,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掌心相对, 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然后交换进行。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 揉搓,交换进行。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采用标准的程序可保证手的各个部位都得到清洗。 除了清洗剂的作用外, 双手间的摩擦作用和水的冲洗也很重要。 如果使用不需冲洗的乙醇类速干手消毒剂, 应注意揉搓剂的量足 够覆盖手的所有部位,严格按照洗手方法中揉搓的步骤进行揉搓,至少揉搓30 秒,以便乙醇能完全从手上挥发,同时能有效地杀灭微生物。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