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377584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丙酮;二甲(基)酮;阿西通;2-丙酮化学品英文名:acetone;Dimethylketone推荐用途:是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限制用途:无资料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CASNo.67-64-1生效日期: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2,皮肤腐蚀/刺激-2,急性毒性-经口-4,对水环境的危害-长期4,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彳言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引起皮肤刺激;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工作场所禁止吸烟。事故响应: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

2、、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废弃处置:用焚烧法处置,把倒空的容器归还厂商或在规定场所掩埋。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

3、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环境危害:无资料。;危险: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V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No.丙酮99.5%67-64-1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才妾角虫: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华寺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

4、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灭火方法: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彳亍动: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

5、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飞尘或石灰粉吸收大量液体。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喷雾状水驱散蒸气、稀释液体泄漏物。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

6、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9,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接触限值:PC-TW(Amg/m3):300MAC(mg/m3):无资料P

7、C-3STEL(mg/m3):450TLV-C(mg/m3):无资料3/3监测方法: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工程才空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乎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pH值:无资料沸点(C): 56.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 =1) : 2.00燃烧热(kJ/mol) : 1788.7 临界压 力(MPa)

8、: 4. 72 闪点(C):相对密度(水=1) : 0. 80 饱和蒸气压(kPa):24(20 )临界温度():235. 5辛醇/水分配系数-0.24引燃温度() : 465-18爆炸下限%爆炸上限% (V/V)13.0(V/V):2.2熔点():-95;容角华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醴、氯仿、油类、烧类、等多数有机溶齐上主要用途:是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稳定禁配物: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碱。避免接触的条件:无资料聚合危害:不聚合分解产物:无资料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急性毒性:属低毒类。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肝、肾、胃也可能发生作用。蒸

9、气对眼及呼吸道具有刺激作用。大鼠吸入126600ppm1.752.25h引起死亡。LD50:大鼠经口LD5o(mg/kg):5800兔经口LD50(mg/kg):5340兔经皮LDso(mg/kg):8000LC5o:无资料刺激性:家兔经皮:395mg,轻度刺激(开放性刺激试验)家兔经眼:950ug,重度刺激亚急性与慢性毒性:大鼠7.22g/m3,8h/d吸入染毒20个月,未发现临床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致突变性:细胞遗传学分析:酿酒酵母菌200mmoI/管。性染色体缺失和不分离:小鼠吸入12gm/Lo致癌性:美国工业卫生会议(ACGIH):未分类为人类致癌物。第十二部分生态学信息生态毒性:半数致

10、死浓度LC50:8300-40000半数效应浓度EC5。:10mg/l/48h(水蚤)生物降解性:B0D5:122%土壤半衰期-高(小时):168土壤半衰期-低(小时):24空气半衰期-高(小时):2790空气半衰期-低(小时):279地表水半衰期-高(小时):168地表水半衰期-低(小时):24地下水半衰期-高(小时):336地下水半衰期-低(小时):48水相生物降解-好氧-高(小时):168水相生物降解-好氧-低(小时):24水相生物降解-厌氧-高(小时):672水相生物降解-厌氧-低(小时):96水相生物降解-二次沉降处理-高(小时):75%水相生物降解-二次沉降处理-低(小时):54%

11、非生物降解性:水相光解半衰期-高(小时):270水中光氧化半衰期-高(小时):3.97E+06水中光氧化半衰期-低(小时):9.92E+04空气中光氧化半衰期-高(小时):2790空气中光氧化半衰期-低(小时):279其他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废弃处置方用焚烧法处置。埋。废弃注意事把倒空的容器归还厂商或在规定场所掩项:危险货物编号:31025UN编号:1090包装类II类包装包装标易燃液体I-包装方小开口钢桶;安甑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法: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运输;主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

12、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法规信息: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91号),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2009),危险化学品名录等法规标准,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危险化学品名录。填表时间:填表部门:数据审核单位:修改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