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板图的运用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376882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教学板图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理教学板图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理教学板图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教学板图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教学板图的运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教学板图的运用板图教学是地理知识的形象表达,它具有主题鲜明,内容精炼和突出重点的特点。充分利用板图教学,以图载文、以图释文,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思维,开发智力,强化记忆效果等方面起着显著作用。要充分发挥板图的多种教育功能,教师必须在课前围绕教材,精心设计,合理剪裁,从而使板图真正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形象语言,成为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下面笔者就地理教学中板图的运用谈几点看法: 一、利用板图教学化静态为动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地理教材中有众多的插图,教具中有挂图,学生手中还有地图册。但这些图给学生总是一种静态的感觉。在教学中,采用板图教学,化静态为动态,不仅能表达地理知识的

2、相互关系,分布规律,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分析“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图”时,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闭合等压线并标出中心低压,四周高压的数值,同时启发学生比较各圈气压的高低,接着在板图上标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从高压指向低压)再引导学生标注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形成逆时针的大气涡旋,最后边讲边绘气旋中心气流辐合上升致雨示意图。另巧配手势,伸出右手,大拇指与并拢伸直的四指垂直,小拇指一侧与板图中心部位接触,大拇指指向空间代表气流上升方向,四指弯曲方向代表北半球气旋近地面水平气流的方向。在学生清楚了气旋发展形成及其天气的分析思路后。叫学生以同样的方法在练习本上完

3、成北半球反气旋的形成图。这样有形有意,显示在学生面前的地图不再是静止的,而是具有“动感”的。教师边画边讲,学生边看边听,同时学着画地理略图,使学生的视、听、做同时进行,做到了视听结合,手脑并用。既落实了双基,又培养了能力。 二、利用板图增强直观效果,强化学生的感知和记忆。板图教学,能使课本文字具体化,把复杂的地图简明化,对所要表现的地理事物重点突出。 教师教学时边讲边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记忆,听觉记忆,使学生知识记得更牢。例如,在讲“长江”一节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长江干流图后,就可边讲边填它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依次流经省区的简称;讲上、中、下游分界线时,用红色粉笔画上符号,写出地名,用蓝

4、色粉笔画出主要支流和湖泊;讲重要水电站时,用黄色粉笔画上水电站的符号,写出名称。这样,学生一目了然,很快就掌握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三、利用板图教学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地理教材中讲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有不少是学生不易观察到的。如果单用口头讲解,不但不易讲清,而且学生理解也很困难,而采用板图教学,使枯燥的内容形象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课堂气氛生动活泼的效果,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讲授世界洋流分布时,如果只让学生念书死记,效率低,效果差,而在黑板上分别用蓝色、红色粉笔画出各大陆东西两岸的寒流和暖流,随着教师边讲边画,有关洋流成因、洋流分布、洋

5、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一一准确地落实在图上。通过读图思考、分析,同学们很容易发现洋流的分布规律: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大洋两侧“东寒西暖”,中高纬则“东暖西寒”,利用这个简单的板图,使知识前后联系,前因后果,总结规律,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板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著的。它不仅充分体现了地理的基本特点知识和图像的不可分割,而且,它以黑板作为地理图像的载体,还具有使用频率高、容量大,适应课题广,清晰易懂,近视效果好,可以迭加发展等突出优势。同时也反映了地理教学中的改革趋势知识图像化。 作为教师,用板图板画教学可节省大量的语言,变繁琐的口授为形象的精讲;作为学生,板图板画既形象直观,又能轻松愉快地获得地理知识。教师在上面边讲边绘,学生在下面边听边绘,变单调的听讲为多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觉思维,也使学生的绘图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