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提升练(九)板块九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37362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提升练(九)板块九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提升练(九)板块九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提升练(九)板块九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提升练(九)板块九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提升练(九)板块九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提升练(九)板块九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提升练(九)板块九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含解析)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提升练(九)(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改革开放前的政治制度建设与外交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2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实践3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访问非洲国家的影响4改革开放前的经济探索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一五”计划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6国家调整经济管理体制71958年下放计划管理权限加剧经济混乱8改革开放前的科技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提升经济效益9新人口论符合当时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10近代戏曲传播国家民族观念1120世纪60年代教育调整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湖南十三校联考)我国1975年宪法规定

2、: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通称“四大自由”,就是你可以对你认为的任何坏人、反革命、阶级敌人,采取上述形式,任意“揭发”)国家保障人民群众运用这些形式。我国1982年宪法在“总纲”中删除了“四大自由”,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这种变化说明()A.我国已经建成了非常完善的法制社会B.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有了完全的保障C.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遭到一定的削弱D.我国的法制社会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解析:D材料中宪法发生了从注重阶级斗争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得到完善、加强,我国法制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D项正确,C项错误。A、B两项中

3、的“非常完善”“完全”程度上过于绝对,排除。2.(2018安徽合肥二模)下表反映了我国()各级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及所占比重小学普通中学普通高等学校人数(万人)占学生总数的比重(%)人数(万人)占学生总数的比重(%)人数(万人)占学生总数的比重(%)1987年151.318.2280.075.711.876.11990年1 069.528.7293.036.413.676.62000年1 181.569.1498.916.831.735.72012年1 056.4710.7678.909.4177.967.4A.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B.建立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

4、.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迅速发展解析:A材料中,我国各级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及所占比重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这充分显示出国家在真正落实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民族政策,A项正确。我国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1965年,B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正式提出于1995年,与表中时间不符,C项错误。根据材料表格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是在稳步发展而非迅速发展,D项错误。3.(2018广东广州二模)1953年3月,中日双方达成日侨回国协议。1955年3月,中国派出贸易代表团访日,中日双方签署民间贸易协定,两国的贸易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这反映了()A.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B.中

5、日两国共同应对美国的威胁C.中苏同盟关系的破裂D.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实践解析:D根据材料的信息可知,当时中日两国虽然没有实现关系正常化,但是达成一些协议,贸易关系也有显著发展。这是1953年12月以来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践,是中国奉行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的结果,D项正确。1972年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日关系发展而非美国的威胁,当时美日属于同盟关系,B项错误;中苏同盟关系破裂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C项错误。4.(2018重庆二模)1963年12月到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率团访问了埃及、摩洛哥等非洲十国。国际舆论高度关注此次出访,认为它是“

6、亚非政治和整个东西方关系中的一个重大的新发展”,“具有长期的重要意义”。这次访问()A.开启了中非之间团结合作B.打破了美国对华孤立政策C.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D.推动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解析:C20世纪60年代由于美国和苏联的孤立,中国和非洲大陆国家交往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的访问扩大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影响,C项正确。中非之间团结合作在之前就有,A项错误;这次访问之后美国仍然奉行对华孤立政策,B项错误;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D项错误。5.1956年底,全国已有75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2亿多户,占农户

7、总数的96.3%,其中高级社的户数达1亿多户,占农户总数的88%。这种情况表明()A.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B.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巨大C.改造分散的小农经济成效显著D.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解析:C材料说明农业合作化程度高,国家加强对农业经济的指导,材料不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三大改造后农业合作化程度高而未直接提及计划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中农业集体化程度高有利于改善小农经济分散的状况,故C项正确;材料时间为1956年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故D项错误。6.(2018广东深圳二模)1953年9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市建设中

8、几个问题的指示。凡是工业建设比重较大的城市,要迅速组织力量,抓紧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小城市一般不再扩大基本建设,只进行一些必要维修工作。据此可知当时()A.集中资源建设工业化基础B.限制城市人口的过快膨胀C.优先发展沿海的工业城市D.将工业城市进行重新规划解析:A工业建设比重较大的城市抓紧规划设计工作、中小城市不再扩建,结合材料时间1953年可知,当时是在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建设工业化的基础,故A项符合题意,正确;B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材料不只涉及沿海的工业城市,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有提及要将工业城市进行重新规划,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7.(2018河北唐山一模)根据下表内容判断,

9、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召开时间会议类型主要议题和会议成果1961.3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人民公社体制问题;公社规模必须划小1961.8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重点是工业问题,其次是粮食问题;会议通过工业七十条,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1961.10中央局第一书记会议专门讨论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问题A.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B.人民公社化造成了严重后果C.中央着手调整经济管理体制D.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解析:C从时间上看,这一时期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从材料中的“公社规模必须划小”“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专门讨论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问题”来看,针

10、对人民公社体制和“大跃进”带来的问题,中央正在着手调整经济管理体制,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排除D项。8.(2018广东惠州摸底)1958年6月后,中央先后作出了下放计划管理权限,下放基建项目审批权、下放财权和税收权以及下放商业、银行管理权等一系列决定,把铁路、交通、邮电、航空、港口、电力等重点企业也下放给了地方,该措施()A.克服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B.加剧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混乱C.协调了中央和基层经济关系D.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解析:B材料讲述了中央“下放计划管理权限”,并不能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11、,事实上改革开放前中国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其弊端一直存在,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在“大跃进”运动期间,中央变中央集中管理体制为地方为主的分散的多中心的计划管理体制,造成人力和资源的浪费,加剧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混乱,故答案为B项;材料强调的是扩大地方的经济建设的管理权限,以发动群众的力量来大搞建设,不涉及协调中央和基层的经济关系,故C项排除;材料导致工业生产的无计划性,使工业生产混乱,不利于其健康发展,故D项排除。9.(2018湖南教育联盟联考)20世纪80年代,广州许多大学科研能力突出的老师利用周末到珠三角的乡镇企业进行“技术性”指导。通常在星期六由企业接走,到星期日又送回学校。这一现象说明(

12、)A.“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B.“科教兴国”战略深入人心C.城市经济改革获得进展D.科学技术提升经济效益解析:D材料中的现象指的是大学教师利用周末到乡镇企业进行技术性指导,这充分说明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D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最早在美国出现,A项错误;1995年,党中央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城市经济改革的信息,C项错误。10.1957年,在当时全国6亿人口的前提下,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提出了“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有税,不让人口增殖拖经济的后腿”的主张。该主张()A.是贯彻“百花齐放”方针的结果B.符合当时经济建

13、设客观需要C.认为人口再生产阻碍经济发展D.在实践中很快得到贯彻执行解析:B“百花齐放”方针是文学艺术领域的工作方针,与题干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1956年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国家经济总量不高,人口过快地增殖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马寅初强调的是人口增殖过快对经济发展的阻滞,并不是一刀切地反对人口再生产,故C项错误;在当时由于受“左”的错误的影响,马寅初的人口观点曾一度受到批判,故D项错误。11.(2018湖北八校联考)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1889-1962)抗战前创作的戏曲有黛玉葬花馒头庵晴雯补裘黛玉焚稿等;抗战时期创作的有桂剧梁红玉木兰从军、京剧桃花扇等。该材料主

14、要反映了()A.动荡年代人们借戏剧逃避现实B.戏剧的教化功能开始发挥作用C.戏剧有利于传播国家民族观念D.戏剧的大众化取得了重大进展解析:C欧阳予倩在抗战前创作的戏曲表现的主要都是个人情感,而到抗战时期所创作的戏曲都与国家、民族相联系,说明他借助戏曲来传播保家卫国的民族观念,以此激发中国人的民族意识,C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进行了积极的抗争,材料也显示出抗战时期人们的态度,A项错误;戏剧的教化功能在产生之初就发挥作用,B项错误;戏剧的大众化是指戏剧从高雅走向通俗,被大众所接受,与材料无关,D项错误。12.(2018山东潍坊二模)1961年,教育部开始调整北京等地区的高等学校,采取定(发展

15、规模)、缩(缩小发展规模)、并(与他校合并)、迁(迁离北京)、放(下放地方领导)、停(撤销停办)的方法。这一政策旨在()A.摆脱计划管理体制对教育的影响B.适应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C.缓解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矛盾D.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解析:C材料反映了1961年中共中央对“大跃进”在教育领域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纠正,即对1958年“教育大革命”对教育领域所产生的巨大负面效应的调整。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走群众路线,搞全民办学,盲目追求学校数量、学校规模。1960年,由于“大跃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和对生产力的破坏,也由于我国遭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停止援助等原因,共和国遭遇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当我国国民经济遭遇严重困难的时候,“教育大革命”进入1960年下半年以后,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