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物理重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37309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导体物理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半导体物理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半导体物理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半导体物理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半导体物理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导体物理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物理重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半导体物理复习重点第一章1.某一维晶体的电子能带为E(k) = E。11 一 0.1 cos( ka ) 一 0.3 sin( ka) 其中E=3eV,晶格常数a=5x 1Sm。求:(01)能带宽度;(2)能带底和能带顶的有效质量。dE dk(1)解答要点:由题意得:dE 2 d2 k=0.1aE lsin( ka) - 3 cos( ka)=0.1a2E Los( ka) + 3 sin( ka)令- = 0,得 tg ( ka)= -dk3k 1 a = 18.4349。, k2a = 198 .4349。.dE 2当 k 1 a = 18.4349。, y = a 2 E 0(cos 1

2、8.4349 + 3 sin 18.4349 ) = 2.28 x 10 - 40 0, 对应能带极小值;dE 2当 k2a = 198 .4349。, y = 。2E0(cos 198 .4349 + 3 sin 198 .4349 ) = -2.28 x 10 -40 0, 对应能带极大值。则能带宽度 E = E max 一 E min = 1.1384 eV(2))=dE带底h 2d 2 k)=dE2带顶h 2d 2 kn-1n*2.28 x 10 -40.625 x 10 - 34 )一 2.28 x 10 -40.625 x 10 - 34 )=1.925 x 10 - 27=-1.

3、925 x 10 - 27 (kg )k答:能带宽度约为1.1384eV,能带顶部电子的有效质量约为1.925x10-27kg,能带底部电子的有效质量约为-1.925x10-27kg。2.试用能带理论解释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导电性。解答要点:固体按其导电性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其机理可以根据电子填充能带的情 况来说明。固体能够导电,是固体中的电子在外场的作用下定向运动的结果。由于电场力对电子的 加速作用,使电子的运动速度和能量都发生了变化。换言之,即电子与外电场间发生能量交 换。从能带论来看,电子的能量变化,就是电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上去。对于满 带,其中的能级已被电子所占满,在

4、外电场作用下,满带中的电子并不形成电流,对导电没 有贡献,通常原子中的内层电子都是占据满带中的能级,因而内层电子对导电没有贡献。对 于被电子部分占满的能带,在外电场作用下,电子可从外电场中吸收能量跃迁到未被电子占 据的的能级去,起导电作用,常称这种能带为导带。金属中,由于组成金属的原子中的价电 子占据的能带是部分占满的,所以金属是良好的导电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能带类似,即下面是已被价电子占满的满带(其下面还有为内层电子占满的若干满带),亦称价带,中间为禁带,上面是空带。因此,在外电场作用下并不导 电,但是这只是绝对温度为零时的情况。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例如温度升高或有光照射 时,满带中有少量

5、电子可能被激发到上面的空带中去,使能带底部附近有了少量电子,因而 在外电场作用下,这些电子将参与导电;同时,满带中由于少了一些电子,在满带顶部附近 出现了一些空的量子状态,满带变成了部分占满的能带,在外电场作用下,仍留在满带中的 电子也能够起导电作用,满带电子的这种导电作用等效于把这些空的量子状态看作带正电荷 的准粒子的导电作用,常称这些空的量子状态为空穴。所以在半导体中导带的电子和价带的 空穴参与导电,这是与金属导体的最大差别。绝缘体的禁带宽度很大,激发电子需要很大的 能量,在通常温度下,能激发到导带中的电子很少,所以导电性很差。半导体禁带宽度比较 小,数量级在1eV左右,在通常温度下已有不

6、少电子被激发到导带中去,所以具有一定的导 电能力,这是绝缘体和半导体的主要区别。室温下,金刚石的禁带宽度为67eV,它是绝缘体;硅为1.12eV,错为0.67eV,砷化镓为1.43eV,所以它们都是半导体。禁带第二章 1、(1)什么叫施主?什么叫施主电离?施主电离前后有何特征?试举例说明之,并用能带 图表征出n型半导体。(2)什么叫受主?什么叫受主电离?受主电离前后有何特征?试举例说明之,并用能带图 表征出p型半导体。解答要点:(1)半导体中掺入施主杂质后,施主电离后将成为带正电离子,并同时向导带提 供电子,这种杂质就叫施主。施主电离成为带正电离子(中心)的过程就叫施主电离。施主电离前不带电,

7、电离后带正电。例如,在Si中掺P,P为V族元素,本征半导体Si为W族元素,P掺入Si中后,P的最外层电子有四个与Si的最外层四 个电子配对成为共价电子,而P的第五个外层电子将受到热激发挣脱原子实的束缚进入导带 成为自由电子。这个过程就是施主电离。n型半导体的能带图如图所示:其费米能级位于禁带上方EcEfEv(2)半导体中掺入受主杂质后,受主电离后将成为带负电的离子,并同时向价带提供空穴, 这种杂质就叫受主。受主电离成为带负电的离子(中心)的过程就叫受主电离。受主电离前带不带电,电离后带负电。例如,在Si中掺B,B为III族元素,而本征半导体Si为W族元素,P掺入B中后,B的最外 层三个电子与S

8、i的最外层四个电子配对成为共价电子,而B倾向于接受一个由价带热激发 的电子。这个过程就是受主电离。p型半导体的能带图如图所示:其费米能级位于禁带下方EcEf2、掺杂半导体与本征半导体之间有何差异?试举例说明掺杂对半导体的导电性能的影响。 解: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杂质后,可以控制半导体的导电特性。掺杂半导体又分为n型半 导体和p型半导体。例如,在常温情况下,本征Si中的电子浓度和空穴浓度均为1.5X1O10CHH。当在Si中掺入 1.0X10i6cm-3 P元素后,半导体中的电子浓度将变为1.0X10i6cm-3,而空穴浓度将近似为 2 . 25X104cm-3。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电子,而少

9、数载流子是空穴。第三章1、什么叫统计分布函数?费米分布和玻耳兹曼分布的函数形式有何区别?在怎样的条件 下前者可以过渡到后者?为什么半导体中载流子分布可以用玻耳兹曼分布描述?解答要点:(略)2、说明费米能级的物理意义。如何理解费米能级是掺杂类型和掺杂程度的标志? 解答要点:(1)费米能级的物理意义:费米能级Ef和温度、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类型、杂质 的含量以及能量零点的选取有关。Ef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参数,只要知道了 Ef的数值,在一定温度下,电子在各量子态上的统计分布就完全确定。它可以由半导体中能带内所以量 子态中被电子占据的量子态数应等于电子总数N这一条件来决定,即Z f (E ) = N,将半

10、i导体中大量电子的集体看成一个热力学系统,由统计理论证明,费米能级Ef是系统的化学势,即E =|1=(虬),H代表系统的化学势,F式系统的自由能。上式的意义是:当系 F6N T统处于热平衡状态,也不对外界做功的情况下,系统中增加一个电子所引起系统自由能的变 化,等于系统的化学势,所以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电子系统有统一的费米能级。一般可以认为,在温度不很高时,能量大于费米能级的电子态基本上没有被电子占据,而能 量小于费米能级的几率在各温度下总是1/2,所以费米能级的位置比较直观的标志了电子占 据量子态的状况,通常就说费米能级标志了电子填充能级的水平。费米能级位置越高,说明 有较多的能量较高的电子态上

11、有电子。(2)略第四章1. 何谓迁移率?影响迁移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解:迁移率是单位电场强度下载流子所获得的漂移速率。影响迁移率的主要因素有能带结构 (载流子有效质量)、温度和各种散射机构。2、对于重掺杂半导体和一般掺杂半导体,为何两者的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试加 以定性分析。解:对于重掺杂半导体,在低温时,杂质散射起主体作用,而晶格振动散射与一般掺杂半导 体的相比较,影响并不大,所以这时侯随着温度的升高,重掺杂半导体的迁移率反而增加; 温度继续增加后,晶格振动散射起主导作用,导致迁移率下降。对一般掺杂半导体,由于杂 质浓度较低,电离杂质散射基本可以忽略,起主要作用的是晶格振动散射,所以

12、温度越高, 迁移率越低。第五章1、漂移运动和扩散运动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非简并半导体的迁移率与扩散 系数之间有什么联系?解:漂移运动是载流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的定向运动,而扩散运动是由于浓度分布不均 匀导致载流子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底的方向的定向运动。前者的推动力是外电场,后者的 推动力则是载流子的分布引起的。漂移运动与扩散运动之间通过迁移率与扩散系数相联系。 而非简并半导体的迁移率与扩散系数则通过爱因斯坦关系相联系,二者的比值与温度成反比 关系。即_ qD = /2、何谓非平衡载流子?非平衡状态与平衡状态的差异何在?解:半导体处于非平衡态时,附加的产生率使载流子浓度超过热平衡载

13、流子浓度,额外产生 的这部分载流子就是非平衡载流子。通常所指的非平衡载流子是指非平衡少子。热平衡状态下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是一定的,产生与复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跃迁引起 的产生、复合不会产生宏观效应。在非平衡状态下,额外的产生、复合效应会在宏观现象中 体现出来。第六章1、定性地画出正向偏置时p-n结能带图;在图上标出准费米能级的位置,加以简单说明。 并与平衡时p-n结能带图进行比较。解答要点(略)第七章1. 试定性说明阻挡层的整流作用。解答要点(略)2. 试说明金属与半导体接触后为什么会形成接触电势差。解答要点(略)第八章1. 试定性分析MIS结构在外加不同电压VG时表面空间电荷层的几种状态(以

14、p型衬底为例)。 解答要点:(1) 多数载流子堆积状态:当金属以后与半导体间加负电压(指金属接电源负极)时, 表面势为负值,表面处能带向上弯曲。在热平衡情况下半导体内费米能级应保持定值,故随 着向表面接近,价带顶将逐渐移近甚至高过费米能级,同时价带中空穴浓度也将随之增加。 这样,表面层内就出现空穴底堆积而带正电荷。越接近表面空穴浓度越高,这表明堆积的空 穴分布在最靠近表面的薄层内。(2)平带状态:外加电压为零,此时表面势等于零,能带不弯曲,称作平带状态。表面 层内电场和表面层内电荷均为零。(3) 多数载流子耗尽状态:当金属与半导体间加正电压,即金属接正极时表面势为正值, 表面处能带向下弯曲,这

15、时越接近表面,费米能级离价带顶越远,价带中空穴浓度随之降低。 在靠近表面的一定区域内,价带顶位置比费米能级低的多,根据玻耳兹曼分布,表面处空穴 浓度将比体内空穴浓度低得多,表面层的负电荷基本上等于电离受主杂质浓度。表面层的这 种状态称作耗尽状态,表面层也叫耗尽层。少数载流子反型状态:当加于金属和半导体之间的正电压进一步增大时,表面处能带相对于 体内将进一步向下弯曲。这时,表面处费米能级位置可能高于禁带中央能量,也就是说,费 米能级离导带底比离价带顶更近一些。这意味着表面处的电子浓度将超过空穴浓度,即形成 与原来半导体衬底导电类型相反的一层,叫做反型层。反型层发生在近表面处,从反型层到 半导体内部还夹着一层耗尽层。在这种情况下,半导体空间电荷层内的负电荷由两部分构成, 一部分是耗尽层中已电离的受主负电荷,另一部分是反型层中的电子,后者重要堆积在近表 面区。2. 试推导MIS结构电容相当于绝缘层电容 C0和半导体空间电荷层电容 Cs的串联(即 1/C=1/C0+1/C),并作出MIS结构的等效电路。S解答要点(略)等效电路如图:VGvG金屈栅电极_楚摩层r半导体丰第十章1. 半导体对光的吸收有哪几种主要过程?并简述各种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