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二氧化碳施肥技术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6372672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棚蔬菜二氧化碳施肥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棚蔬菜二氧化碳施肥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棚蔬菜二氧化碳施肥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棚蔬菜二氧化碳施肥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棚蔬菜二氧化碳施肥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棚蔬菜二氧化碳施肥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棚蔬菜二氧化碳施肥技术(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棚蔬菜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大棚蔬菜生产是在相对密闭的栽培场所,早晨半小时后CO2浓度 约为100*10-6,比室外少200*10-6,比蔬菜作物所需CO2饱和浓度少 900*10-6。由此可见,大棚蔬菜作物处于缺少CO2的饥饿状态,限制 了光合作用,制约了生长发育,严重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实行 CO2施肥后可大幅度提高大棚蔬菜产量,改善蔬菜品质,增加大棚生 产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总结我市多年生产实践经验,摸索出大棚蔬 菜CO2配套施肥技术,现介绍如下:一、选用廉价肥源目前,生产上利用CO2肥源较多,有直接利用工业副产品CO2, 有利用白煤油或液化石油气燃烧生成CO2,这些肥源成本高,且易污

2、 染室内。最好肥源是用稀硫酸加碳酸氢铵生产CO2,价格低,原料来 源广,操作方法简单,应用效果好,无污染,是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的 肥源。以大棚内面积为基数,定量将稀硫酸装入手提的塑料桶中,然后 将碳酸氢铵逐渐放入桶内,生成CO2, 35分钟反应完毕,人也从棚室 尽头走到棚室出口,提出塑料桶。生成的硫酸铵回收后作肥料施入蔬菜。 每日所需硫酸的用量(克)=每日所需碳酸氢铵的量(克)*0.62 每日所需的碳酸氢铵的量(克)=大棚体积(米3)*计划CO2浓度*0.0036二、确定经济CO2施肥浓度作物光合作用是由光合面积、温度、光照、水分及营养条件所决定, 在正常条件下蔬菜的CO2饱和点为1000*1

3、0-6,但不同作物品种随着叶面积、温度、光照的变化CO2饱和点也发生变化。生产实践证明, 大棚蔬菜CO2施肥,在蔬菜作物生长的中前期,叶面积系数小,CO2 施肥浓度应在600800*10-6为宜。温度低,光照弱时,CO2施肥浓度 应在800*10-6为宜。高于1000*10-6有增产作用,但成本较高,经济 效益低,而且会导致气孔开放度缩小,降低蒸腾速度,使叶温升高,出 现萎蔫现象。三、把握好施肥时期和施肥时间大棚蔬菜整个生育期施用CO2均有增产效果,但差异较大,苗期 叶面系数小,吸收CO2量小,利用率低,施用CO2虽有壮苗作用,但 易产生植株徒长,因此,定植至缓苗期不施CO2气肥,苗期也不施或

4、 少施气肥。叶菜类在起身发棵期开始进行CO2施肥,此期叶片活力强, 叶面积系数增大,光合生产率高,CO2利用率高,增产幅度大。茄果 类在开花坐果至果实膨大期为CO2施肥最佳时期,此期进行CO2施肥, 叶面积系数大,吸收CO2多,光合生产率高,有机物质积累多,促进 果实膨大,提高果实产量。施肥时间应在日出半小时后开始,随着光照 强度增大,温度提高,施用CO2浓度逐渐加大。达到确定的饱和浓度 为止。一般中午放风前半小时停止施用,阴雨天不施肥。四、加强地下肥水管理经CO2施肥后的作物,地上养分增加,光合作用增大,根系吸收 能力增强,生理机能改善,施肥量也要相应增加,为避免肥水过大造成 作物徒长,茄果

5、类蔬菜应注意适当增加磷钾肥,瓜类和叶菜类适当增施 氮肥,使地上地下趋于平衡。五、提高温度和光照作物的光合作用是在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大棚蔬菜实行CO2 施肥后,要相应提高室内温度和光照。生产实践证明,当CO2浓度达 到1000*10-6时,白天室内温度应提高3oC4oC,施肥停止后,按正 常温度管理。上半夜温度比正常温度略高,下半夜则略低,要堵好棚壁 塑料薄膜空隙,提高室内保温性能,减少CO2外渗量,提高CO2的利 用率。早晨日出揭苫时及时清除棚顶灰尘和障碍物,增强室内光照强度 和升温速度,提高CO2施肥效果。一、温室种植环境中二氧化碳气体补充是必要的技术手段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气体是作物光合

6、作用的重要原素,二氧化 碳供给不足会直接影响蔬菜正常的光合作用,而造成减产减收,它对作 物生长发育起着与水肥同等的作用。温室大棚一般用于寒冷季节的蔬 菜、水果和花卉的生产,为了保持温室大棚里的一定温度,通常大棚都 是封闭的,这样,势必造成了温室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低,使 温室大棚中的作物光合作用非常缓慢,有时甚至会停止光合作用,许多 国家都非常重视日光温室种植中二氧化碳气体的人工补充,把二氧化碳 气体称之为“气体肥料”,并把二氧化碳气体的人工补充列为日光温室种 植中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所以日光温室种植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增施技 术是一种实现蔬菜高产、优质、抗病的重要技术措施越来越受到广大菜

7、农的关注。发达国家70年代末就已经普及推广了增施二氧化碳气肥的装置和 方法,且使用效果很好,而在我国二氧化碳气肥增施技术推广已近10 年,但增施二氧化碳气肥给生产带来的增产效果并不理想,这种差异到 底是怎么形成的?我国温室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效果差的原因是什么? 这些问题都是当前推广二氧化碳气肥增施技术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总结近10年的推广经验基础上,对影响二氧化碳气肥增施效果 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找出了几个最主要的因素和改善方法, 下面就这些因素和措施做一简单的介绍,以此作为合理利用二氧化碳气 肥增施的规范化技术措施普及推广,同时也将促进温室种植中植物生长 的理论推介给广大农业科技工作

8、者和绿色植物食品生产者,尽快将这一 最佳的二氧化碳气体增施技术推向全国。二、在我国温室种植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基本规律温室大棚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一般规律是:在夜间,由于 作物的呼吸作用、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使大 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很快增加,可比棚外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近一倍, 但早晨日出后,作物光合作用加强,又大量消耗棚内夜间积存的二氧化 碳,使其浓度急剧下降,日出后1小时,二氧化碳浓度下降至300PPM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360PPM)左右,日出后23小时后,如 不通风换气,其浓度将继续下降,甚至降到作物的二氧化碳补偿点 80150PPM,这时,由于二氧化碳

9、的浓度过低,叶片的光合作用基本 停止,因此,从日出后半小时到通风换气这段时间内,二氧化碳最为缺 乏,已成为作物生长的重要障碍,在这段时间内,必须用人工增施二氧 化碳来补充棚内该气体的不足,合理应用这一方法才能促使温棚作物增 产,这也是温棚必须增施二氧化碳气体的基本原理。三、温室种植蔬菜二氧化碳气体充足与缺乏的症状比较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主要原料之一,在自然 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满足植物正常生长的需要,但在封闭的温室大 棚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较低,满足不了植物光合作用所需量,同时由于 缺少二氧化碳使得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缓慢,因而造成植物抗病虫害能 力低、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生产周期

10、延长等情况。二氧化碳浓度充足的情况:CO2充足的蔬菜植株生长健壮,叶绿素含量高,叶色深绿有 光泽;CO2充足的蔬菜开花早,雌花多,落花落果少;CO2充足的蔬菜,幼嫩多枝,枝叶上冲有力;CO2充足的蔬菜果品端正,上市早,产量高。二氧化碳浓度缺乏的情况:缺乏CO2的蔬菜,叶色暗无光泽,植株长势差;缺乏CO2的蔬菜开花晚,雌花少,花果脱落多; 缺乏CO2的蔬菜叶低平,与主枝垂直或下垂,叶面凸凹不平;缺乏CO2的蔬菜,异型果多,上市晚23天,产量低,优质果品少。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症状:CO2浓度过高的蔬菜常引起蔬菜作物叶片卷曲,叶片细胞内 的叶绿粒由于淀粉积累过多而严重变形,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严

11、重时出现凋萎同时叶片中灰分、钾、钙、镁和磷等营养元素 的含量降低,可能诱发相应的营养元素缺乏症;CO2浓度过高的蔬菜会影响作物对氧气的吸收,不能进行正 常的呼吸代谢作用而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促进衰老过程;棚室内空气中CO2浓度过高,如不及时换气则使棚内温度迅 速升高,引起蔬菜作物的高温危害。四、我国现有的二氧化碳气肥增施技术我国现有的二氧化碳产生技术可概括如下:1. 高压液体二氧化碳气肥:即是将CO2压缩在高压钢瓶里控 制使用,缺点是运输不便。2. 固体干冰:将二氧化碳低温高压加工成干冰,干冰成本高 不宜普遍推广。3. 固体颗粒气肥:是一种颗粒型或圆柱型颗粒,使用时按要 求将颗粒均匀埋于作物行

12、间,表面覆土 2厘米,缺点是二氧化碳比重 大于空气,不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4. 燃烧法:在温室大棚内点燃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同时 还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所以须安装气体净化装置。5. 碳酸氢铵深施法:施用碳铵深施58厘米,使用时要注意 挥发的氨气会危害棚室作物。6. 化学反应法:即用碳酸氢铵与硫酸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使用时操作繁琐,要十分注意避免硫酸烧伤使用者或烧坏衣服物品等。7. 气肥棒:一种混合物加工成可燃棒式的一种产品,每天在 温室棚中点燃释放出二氧化碳,缺点是大棚中湿度较大不易点燃烧尽。8. 二氧化碳气肥机:在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器,发 生器靠电解方式制备二氧化碳气体,使用

13、中必须用电和水,并随时添加 化工原料,使用繁琐不便。为了解决增施二氧化碳气肥问题,国内外都采取了许多措施, 但这些措施大都因设备昂贵或气体来源复杂或使用烦琐不方便或使用 效果不明显等原因制约了这一增施技术的发展,它对我国广大的农民种 植户来说不是成本太高就是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符合当前我国农业的 实际国情,根据我国温室农业的特点及近年来对众多的二氧化碳气源的 反复对比和分析,以上这些增施方式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足,不适应我 国目前农村现状,所以至今难以推广应用。五、影晌CO2气肥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环境中的二氧化碳 浓度可提高植物的产量和产品的含糖量,但以提高

14、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 的方法来达到高产目的往往会受到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制约,比如人们常 知的光照强度、土壤水分含量、气温等因素,另外还有一些影响要素不 被人知或知之甚少,也恰恰是这些要素决定着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效果的 好坏,我们的科技人员及技术推广人员一定要建立明确的数据概念,明 确种植物种现实环境中的温、光、肥、水、气这些要素,辨明是否确实 缺少二氧化碳,以此科学地用好二氧化碳气肥增施技术及设备。1. 判断是否需要增施二氧化碳气肥的界限判断各类蔬菜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效果是否明显一般采用增产 界限幅度为15%的综合界限值,我国的日光温室多数使用有机肥进行栽 培,温室内二氧化碳气体含量一般都比较高,只要

15、少量增施即可满足植 物光合作用的需要,如果此时再按照通常技术大量增施气肥的话,会产 生严重的气害现象而影响产量,此时大量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无明显效 果,而国外的温室蔬菜生产多采用无土栽培方式进行,因此增施二氧化 碳气肥的效果就会很好。这里介绍一种简单的判断方法:年施猪粪4 m3/667 m2;年施鸡粪6m3/667 m2;年施豆饼7 m3/667 m2可基本不需要大量增施二氧化碳 气肥。反之则需增施二氧化碳气肥。2. 地温对二氧化碳气肥使用效果的影响在普通的温室设施条件下,地温是影响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效果 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在水分和日照充足情况下,地温在15 23 C的范围内,每增加1 C

16、,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就会增加4 %,因此, 控制地温可以提高增施二氧化碳气肥的增产能力。对于常见的果菜类蔬 菜和叶菜类蔬菜,能显著影响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气肥的地温约为15 C。 在北方的温室内,大多数蔬菜生长的适宜地温为 1822 C,低于 15 C,特别是在地温长期低于12 C时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几乎无效, 因此只有提高温室内地温,植物才可以从土壤中获得充足的矿物质肥料 而获得高产,才可以提高增施二氧化碳气肥的增产能力。3. 错误观念对二氧化碳气肥使用效果的影响在通常情况下广大的种植户误认为既然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有 效,那就是越多越好,或者是认为增施了气肥就可以减少其它肥料的投 放,或者是在定植缓苗时投加气肥,而在后期就不添加了,或者是认为 晴天可以不加气肥,只有在阴天才需要二氧化碳;甚至有人认为只有茄 果类的蔬菜才需要气肥,而叶菜类的就不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