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管理制度格式版(六篇).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36853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管理制度格式版(六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管理制度格式版(六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管理制度格式版(六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管理制度格式版(六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管理制度格式版(六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管理制度格式版(六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管理制度格式版(六篇).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管理制度格式版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根据_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师幼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工作制度:一、托幼机构职责1、加强领导,落实传染病管理责任制,建立园长责任制。按照_部门和教育局的要求,_园内各项传染病治措施的落实。2、幼儿园设立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指定专人(保健员)具体负责本园传染病疫情收集、报告、指导教师晨检、幼儿健康教育、食堂卫生、免疫预防等传染病防治工作等。3、主动与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机构加强沟通,接受技术指导、培训、督导检查等工作。二、传染病防治1、督促家长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完成儿童预防接种。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

2、构做好托幼机构儿童常规接种、群体性接种或应急接种工作。2、在本托幼机构内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疑似病例后,应当立即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报告。3、班级老师每日登记本班儿童的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的儿童,应当了解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原因,对疑似患传染病的,要及时报告给园(所)疫情报告人。园(所)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追查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4、在本托幼机构内发现疑似传染病例时,应当及时设立临时隔离室,对患儿采取有效的隔离控制措施。临时隔离室内环境、物品应当便于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控制传染病在园(所)内暴发和续发。5、托幼机构应当配合

3、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可疑污染)的物品和环境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6、发生传染病期间,托幼机构应当加强晨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保护易感儿童。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按要求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间该班与其他班相对隔离,不办理入托和转园(所)手续。7、卫生保健人员应当定期对儿童及其家长开展预防接种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防护能力和意识。传染病流行期间,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工作。8、患传染病的儿童隔离期满后,凭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方可返回园(所)。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管理制度格式版(二)为了切实加强学校对流行性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

4、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特制订如下工作制度。一、加强领导,职责到人校长统筹安排学校卫生工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副校长分管所在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教导处处要切实加强学生卫生教育,把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列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训的内容,抓出实效,经常_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定期不定期开展卫生大检查,抓好环境卫生工作。总务处要及时添置学校卫生设备,重点抓好食堂、饮水卫生。教导处负责普及卫生知识和预防传染病教育,_学生健康检查,并协助学校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和卫生检查,落实防控措施,在学校发现传染病时要及时做好控制工作。班主任要利用班(队)会等阵地,加强卫生防病教育,抓好本班各项卫生措施的落

5、实,负责学生晨检工作,发现学生身体不适,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使学生得到治疗,防止疾病蔓延。其它科室和教职工也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防控传染病工作。建立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失职,造成传染病蔓延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进一步健全卫生保健制度,切实加强学校卫生管理,从源头上阻断传染病输入。加强食堂管理,高标准做好食堂管理工作,严把采购关,不得采购变质或可能对人体有害的食品,采购生猪食品做好记录,每餐做好食品留样制度,每件食品采购要有卖主签字。加强饮用水管理,及时提供足够卫生的饮用水,杜绝学生喝生水和使用公用茶杯现象。未经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不得允许任何单位、任何人

6、来校推销豆奶之类的食品、保健品及药品。配合镇政府、公安、工商、_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实行综合整治。三、普及知识,提高能力利用广播、电视、墙报等宣传工具和班会、晨会、讲座等形式,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预防各类传染病和个人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防止病从口入。定期举办防病知识培训班,对班主任、学生骨干等进行轮训,提高对传染病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增强对_的应变处理能力。四、完善设施,改善环境发动师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卫生的整治,特别要对教学区、食堂、厕所等重要生活区进行彻底的清扫,定期消毒,消除蚊蝇孽生的环境,同时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

7、气的清新。积极添置防蚊蝇、除尘和消毒、冷藏等设备。五、健全晨检,做好防治每日观察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并登记造册,对已出现发热、感冒、麻疹、水痘、风疹等状况的学生要及时就医,对实行家庭医学观察病愈后的学生要凭当地卫生院以上医疗单位健康证明返校上课,防止学生交叉感染。对出现数量较多的传染病,要在控制中心医师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必要时可报教育局批准采取停课措施。六、按照要求,上报疫情学校一旦出现疫情,要及时了解基本情况并迅速上报,积极配合疾控中心做好疫情处理与控制工作,对瞒报、迟报、漏报疫情,并产生不良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管理制度格式版(三)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

8、场所。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由于他们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一旦传染病发生,易于传播和流行,并可能扩散到家庭和社会。及早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控学校传染病,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一、学校常见传染病种类及症状:1、出疹性疾病: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全省多次_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目前多为散发。好发于冬春两季。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其发疹特点为先热后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

9、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_日至出疹后_日,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_日传染性最强。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隔离期限。出疹后_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_天。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疫苗接种率普遍不高,儿童普遍易感,易呈暴发流行。流行季节为冬春季,临床特征为为发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皮疹颜色淡,出疹均匀,整齐,疹后皮肤光滑,干净如常。隔离期限。出疹后_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_天。2、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在学校及幼托机构易造成暴发流行。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肿、痛。腮腺炎其病虽不可怕,然而其并

10、发症却十分可怕。可能导致:1、男生睾丸炎。较大儿童及体弱患儿易并发睾丸炎,常有一侧或双侧睾丸肿大、疼痛。若治疗不及时出现睾丸萎缩而引起无精症,故而不生育;2、卵巢炎。_岁以上女患儿易并发卵巢炎。症状是小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全身乏力,发烧较重可达39以上。治疗不及时,婚后不孕;3、脑膜脑炎。在腮腺肿大一周后出现嗜睡、呕吐、头痛、颈项强直、发烧39以上,一般无抽搐。隔离期限。至腮腺完全消肿后_天止,自发病起约_周时间。3、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于_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手、足、口腔可发现皮疹、丘疹或疱疹

11、,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_天。4、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多。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体温达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等。以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轻为特征。流感病毒的变异化非常快,是一种_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多数人以为流感是小病而不加理会,其实每年死于流感的人不胜其数。流感病毒若入侵器官,可引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炎、支气管炎、心力衰竭等,后果十分严重。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发病_天内传染性最强。隔离期

12、限:自发病日起_天5、水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儿童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临床特点是皮肤粘膜出现瘙痒性水疱疹。水痘结痴后病毒消失。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并发症:皮肤继发感染:最常见,如脓疱疮、蜂窝_炎等;水痘肺炎;心肌炎、脑炎。易感孕妇在妊娠早期如患水痘,终止妊娠是最佳选择。隔离期限。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少于发病后_天。6、流脑:为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冬春季,病变主要在脑膜、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高烧、头痛、皮肤瘀点及脑膜刺激症。现已有疫苗预防,发病率低。隔离期限。症状消失后_天,但不少于发病后_周。7、乙脑:为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

13、的急性传染病。流行季节为7、8、9三个月,传播途径是经蚊子叮咬。临床上以高烧、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症为特征。现已有疫苗预防,发病率低。隔离期限。隔离至体温正常。8、艾滋病:根据教育部和_部要求预防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要达到以下目标:在青少年中普及有关艾滋病预防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们能明确认识到人类通过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能够避免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增强预防艾滋病、性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青少年认识到艾滋病的传播没有国界。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一员,有责任和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努力以制止艾滋病的蔓延。倡导对艾滋病病毒

14、感染者及患者的关爱,_歧视,开展救助。具体实施要求:1、学校应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成立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使学校对艾滋病等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切实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2、建立健全学校卫生管理_网络。以学校领导、班主任、学生及各班卫生委员等为主干组成三级管理网络体系,_学习教育部、市教育局、市卫生局下达的有关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等文件,进行广泛动员宣传教育。3、制定实际的防控艾滋病政策、制度及计划,使防控工作有序进行。4、运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防控艾滋病教育。通过专题讲座、播放多媒体教学片;通过课堂教育

15、如在政治、生物、体育与保健等各学科教育中有机渗透相关知识,使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做到经常化、多样化,并始终贯穿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反复强化,深入人心,确保遏止与防治艾滋病五年计划贯彻、落实,并得到有效防控。5、利用年内各个世界卫生日、卫生宣传日等活动,开展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开展板块展览、知识竞赛、班团课、社区服务等活动,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的有益健康教育活动,寓教于乐。6、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应备有一定数量的健康知识教育丛书,供学生阅读。7、要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团委、学生会的协同作用,提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学生参与社区综合实践活动,把相关知识传递给家庭以及社区其他成员,从而带动社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开展。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管理制度格式版(四)为了减少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确保我校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加强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特制定本制度如下:一、加强管理1、针对学校实际和传染病流行的特点制定出相关的卫生管理制度与具体的防治措施,专人进行管理,明确职责,认真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传染病预防的监督与管理。2、对食堂、厕所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