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枣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6368374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枣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县枣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县枣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县枣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县枣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枣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枣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枣业开展现状调研报告县是著名的红枣产地,该县红彤彤的大枣满枝头,以其皮薄肉厚,香甜可口而出名,是历代百姓上贡朝廷的珍品。县栽植红枣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为了开展县城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县委、县政府把红枣产业作为带动农民致富的特色农业的重点工程,投资开展红枣,推动县域经济开展。 一、县枣业开展现状 全县以开展红枣为主的经济林2.1万亩38万株,对300万株盛果期红枣进展了重点管护。400吨红枣保鲜库已投入使用,扶持新建红枣烤房60个。6180亩有机红枣基地严格标准消费,5万亩红枣基地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红枣基地认证,“牌”红枣被评为名牌产品,红枣品质得到有效提升。成龄树达100多万株,20xx年全县

2、红枣产量达20xx万公斤,亩产670公斤。红枣已成为全县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来。20xx年全县红枣产业产值达6690万元,全县枣农人均红枣收入1683元,占全县农民人均总收入3963元的41.3%。目前仍存在红枣科学管护不到位,缺乏龙头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不高,再加上连年遭受自然灾害,红枣减产、农民减收,枣农开展红枣的积极性受挫,产业开展面临困境。其次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争取工程和招商引资的力度不够,缺乏带动力强的大投资红枣工程和红枣产业。 全县红枣销售有两种途径,一是本县枣农给外地客商组织货,由外地客商住点外销。二是由本县经纪人直接外销。市场批发价每吨1.3万元,比产

3、地每吨的0.7万元售价高出0.6万元。去年11月份以来,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全县苹果、玉米等农产品都出现了产品滞销,价格回落等不利因素,但红枣在去年11月底就进入销售的旺盛期,进入12月中旬根本上销售完毕,而且价格比20xx年还高40%左右,农民对开展枣业充满信心。 二、红枣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开展情况 一业兴带来百业兴,枣业的兴起带动了相关产业,促进了县经济的快速开展。一是带动了运输业的开展,全县红枣收获季节每天动用汽车20辆,农用三轮车500余辆,在收获及加工的40天黄金时节内,运输业收入达400余万;二是带动饮食效劳业的开展,红枣收获加工季节,餐饮馆和夜市小摊食客爆满,用餐人员达1000余人,

4、40天时间饮食效劳业收入达330万元;三是促进了农村劳务经济的开展,每家需要加工劳力至少3人,为1300个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按每人每天劳开工资45元计,前后劳作40天,每人收入1800元,劳务收入达490.5万元。四是为本地经纪人提供了施展才华就地致富的时机,全县红枣经纪人及枣商贩每天交易额达6万公斤鲜枣,每公斤按0.06元提成,每天可收入3万元,全县红枣商贩提成费收入达60余万元。红枣收获季节,各项相关产业,大大壮大了的经济力量。理论证明,红枣产业是县经济开展的支柱产业,是立足本县实际,开展经济的正确选择。 三、县枣业开展的根本原因 主要表如今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确立了兴枣富民的开

5、展思路。以产业富民为核心,着力推进以红枣、核桃经济林为主的特色农业。今年要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乡镇组织、部门监管、适当补贴”的原那么,重点抓好红枣工程。 县委、县政府为了做强做大红枣产业,提出了建立省红枣大县的目的,广泛发动群众,促进了红枣产业的迅猛开展。 第二、抓基地建立,进展合理栽植。从今年起政府每年出资一百万元,开展经济林一万亩,林业中心做好规划管理、技术指导和协调效劳,各乡镇制定详实的年度规划,组织群众施行,实现由政府大包大揽向群众自主开展转变。 根据本县县情,综合土壤、气候等各方面有利因素,确立了村为重点的红枣建立基地。 第三、抓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进展科学管护。经济林开展的重

6、心,由重栽植向重管护转变,每个乡镇确定12个管护示范村,抽调、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经济林管护专业队,驻村包户,明确管护任务,制定管护细那么,定期分季节搞好防病、防虫、防灾、丰产等技术效劳。努力建立一批科学管护的村、高产丰产的示范园,带动全县经济林的科学管护上程度、上台阶。同时,合理搭配早晚熟品种、推广抗裂性较强品种,建立红枣采收季节灾害性天气预警机制和抢收制度,强化技术效劳,进步红枣烤房使用率,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目前全县已经成立多家红枣专业合作社,其中红枣专业合作社以红枣加工销售为重点,加强培训栽培管理技术,提供农业消费资料为主导,积极创办庄稼医院和农民技校。加强对枣农的科技培训,已培

7、训枣农1500余人,组织对病虫害的防治,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第四、打造品牌。继续做好有机红枣认证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年内6180亩有机红枣获得正式认证。 积极扩大有机红枣基地建立规模,鼓励和支持开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基地认证工作,提升红枣品质。组织开展系列化宣传推介活动,在大中城市建立营销网络,加大营销力度,叫响有机红枣品牌,进步市场占有率。 第五、抓科技推广 历年来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外联洋专家,内请土专家,每年对枣农进展十余次科技培训,全面进步枣农科学管理程度。并以常村、阳城优质丰产示范园为样板,进展万人大观摩活动,通过培训,进步了枣农的科技意识,促进了枣业开展再上

8、新台阶。 第六、延伸链条。积极培育和引进红枣、核桃加工龙头企业,加快与汉波枣业的洽谈沟通,使企业尽快落户我县,扶持开展农村专业协会、合作组织,积极培育经营大户,引导个体私营业主投资兴办加工企业,鼓励农户进展初加工,形成粗、中、精不同层次的加工体系,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实现加工促升值。 第七、优化开展环境。 县委、县政府发布了维护红枣购销秩序,严厉打击欺行霸市,欺客扰客行为的通告,在占地、用房、运输等方面为枣商提供优惠便利条件,得到枣商一致好评。使红枣产业走上了良性开展道路,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开展。 四、对枣业开展应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县枣业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县城经济的开展。20xx年红枣人均纯收入

9、800元,20xx年红枣人均纯收入1683元,红枣的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两年间翻了一番,枣业已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是我县经济的强有力动脉,为壮大红枣产业,特提如下建议: 第一、发挥区位优势,建立红枣基地。 红枣产业既是育林工程,又是观光农业,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宜栽植枣树的地方,要扩大面积,连片开发,使之形成规模,各级政府要在红枣基地上给予倾斜支持,在科技投入、设施建立、市场开发上要加大扶持力度,要发挥农村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济人的作用,使红枣成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生态环境的“保护树”,成为致家发财的“小金库”,观光旅游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第二、发挥专业

10、合作社作用,促进红枣产业优化晋级。 要鼓励农民建立健全红枣专业合作社,现有的红枣专业合作社需要进一步完善进步,新建的专业合作社要承当起对枣农的技术培训、田间管理、产品销售等重要职责,依靠科技促进红枣产业优化晋级。要进步枣业合作社的组织程度,组建红枣销售集团,壮大经纪人队伍。 第三、培植优势企业,进步加工程度。 政府要加大培植红枣加工企业的力度,着力开展一批规模企业,对小而分工分散的加工点,进展整合,扩大企业规模,创新加工工艺,进步加工程度,按照食品平安标准,搞好红枣加工,加工出深受市民喜欢的优质红枣系列产品。 第四、打造红枣品牌,促进枣业开展。 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创造我市红枣品牌。同时,要开展招商引资、技术交流、产品营销活动,积极促进红枣专业集散市场的形成,促进枣业的蓬勃开展。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