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365440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兴义市向阳路小学 杨丽红每布置作文时总看到孩子们抓耳挠腮,冥思苦想惧怕作文。跟许多同行交流发现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害怕作文。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得是小学生对作文的认识有关。要克服小学生的惧怕作文心理,提高其作文成绩,关键要使其端正对作文的认识,指导者要充分掌握和运用写作学习规律,对其加以科学合理的写作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搞好作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很多学生不喜欢作文,一提到作文就会头疼,觉得作文非常难。现在流行着这样的口头语:“作文作文,做起脑袋疼人,不做老师打人。”可见学生厌恶作文的情绪。学生还没开始写就被其传言吓住了。学生

2、的作文被一种“八股”式的“套子”污染了,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弥漫了孩子的笔端。原本应该才情飞扬的写作变成了毫无灵气的操作,变成了令人厌恶、恐惧的难事和苦差!这种惧怕作文心理正严重影响着作文教学的质量和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一、作文教学要源于生活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学生作文中的条条框框

3、,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学生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我作为班主任,有了亲身的参与、有了真正的感悟学生能将自己劳动过程中的深刻体会,以及学会的技能、对劳动的认识、父母艰辛劳动的不容易一一描述出来。这样,不光在思想上教育了学生,使他们对劳动的意义有了认识;而且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写作的材料,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真情可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体验过程。体验了多少,体验了什么,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二、让生活成为习作的源头活水 生活,永远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读的活动总陪伴我们左右。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引导学生“多读、多

4、听、多想、多说、多记”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作文、应用作文。“生活处处皆作文”,报刊杂志要看,广播电视要听,名胜古迹要赏。无一不是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读、多听、多说、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习作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广阔,习作就有多广阔。 那应该如何去做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一)加强基础知识学习要克服学生惧怕作文则仍需要加强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使其掌握基本的写作知识,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例如,加强小学生对字、

5、词、句、段、篇的学习与训练,能促进小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积累;让小学生们懂得在写作中适当运用顺叙、倒叙、插叙、细节描写、欲扬先抑等表达方式及技巧,能使他们的作文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二)老师利用多种途径教师应该改变作文指导方式单调、古板的现状,充分发掘多种符合小学生学习规律和兴趣点的方式来进行作文指导并辅以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实现快乐学习与快乐作文,对克服小学生的惧怕作文心理有一定的帮助。四季转变,花开花落,斗转星移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我们观察的对象,也是我们写作的好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常处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多观察,多感受,并用语言将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例如:春天生机盎然、朝气

6、蓬勃;夏天怡人心田、热火朝天;秋天果实累累、喜上眉梢;冬天银装素裹、美丽纯洁这一切,教师都应敏锐地抓住,创设机会引导学生体察、体验、表达。教师则应巧妙地把握好促成学生表达的机会,不要命令学生为表达而观察。教师则需要创设各种有实际意义的活动,润物细无声,将会带来令人欣喜的成果。例如,在班级举办“向你介绍我的家乡”专题活动。引导学生带来向父母询问家乡的风景、特产等,也可以对家乡的名胜古迹进行拍照、拍成,上课的时候向大家介绍自己家乡的风景名胜。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又可激发学生表达兴趣,提高表达能力。如果教师自身就热爱自然,注意深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一定可以创设出多种有效方式,让我们的孩

7、子心灵更细腻,并不断主动体验,拥有异彩纷呈的世界,性灵心慧,做到语文标准中提出的新理念:易于动笔且乐于表达。(三)学会模仿借鉴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

8、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四)巧设作文题目在我们孩子的心中,有他所爱,有他所想,要写的内容也有很多。作为教师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所设的题目要能够使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那么,他们就会乐于写作,勤于写作,作出好文。如命题作文的题目要切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富有生活气息,使学生有亲切感。半命题目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学生一般都会写得具体、生动、有趣、富有青少年的特征。如自由作文,让学生自由选材,自由选择表达方式,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话题作文,范围宽广,可化大为小,以小见大。巧设作文题目,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使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难事,更不是苦事,写作兴趣自然就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