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重大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360917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重大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重大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重大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重大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重大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重大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重大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重大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产业化推进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苏发201516号)及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的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142423号)、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142064号),加快我省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的技术水平提升和产业化推广应用,特制定本方案。一、实施背景当前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发达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纷纷抢占节能环保、新能源和低碳技术等未来发展制高点,节能环保装备技术不断向深度化、尖端化方向发展。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

2、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随着节能减排深入推进,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的难度越来越大,环境污染治理的标准和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在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创新,产业化和推广应用方面,实现更大突破。我省是节能环保产业大省,总量规模位居全国第一。近年来,不断加强产业技术创新,积极推进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化,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并实现成果产业化,部分装备产品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目前我省节能环保装备产品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原始创新技术较少,技术集成和再创新能力薄弱,一些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部分关键设备仍需要进口,一些已能自主生产的节能环保装备产品性能和效率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省内自主研

3、发的技术推广应用也不足,产业化水平与发展速度还不能满足节能挖潜和日益紧迫的环境污染治理需求。编制本方案对于加快落实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及国家相关政策,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创新发展,拉动投资和消费具有重要意义。二、总体目标到2017年,通过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切实提高我省节能环保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保障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解决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重点开发一批急需的技术装备和产品,推动先进成熟技术产业化应用和推广。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到2017年,全省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实现销售收入78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产业规模继续保持国内领先。产业技术水平显

4、著提升。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获得200个以上专利授权,大幅提升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国产化水平。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集成、转化能力大幅提高,形成一批拥有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装备与产品。先进技术装备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到2017年,高效节能技术与装备市场占有率由目前不足20%提高到50%左右,高效低耗的先进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市场占有率由目前的20%左右提高到35%左右。三、主要任务(一)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围绕高效锅炉窑炉节能、电机系统节能、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半导体照明、水处理、大气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节能环保材料药剂、仪器仪表等重点领域,瞄准未来技术发展制高点,开展节能减排科技

5、研发攻关,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掌握专利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超前部署一批基础性、前沿性技术。表1 关键技术研发重点方向领域技术装备名称关键技术研发目标锅炉窑炉领域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拼排埋弧焊焊接技术、水冷壁成排弯技术、水冷壁温度场应力场CFD模拟试验优化制造工艺,解决弯管困难问题,减少成排弯区域探伤比例,降低制造成本;采用纳米陶瓷喷涂、炉内流场组织等手段,防止超超临界锅炉侧墙水冷壁易发的高温腐蚀。燃气燃煤工业锅炉超低排放柔和燃烧技术装备天然气柔和燃烧技术、煤粉柔和燃烧技术煤粉锅炉节能50%,通过燃烧方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不需烟气后处理。高效燃气蓄热式加热炉高效换热技术、低污染物排放技术提高工业窑炉

6、能效水平、降低SO2、NOx排放。电机系统领域空冷岛风机永磁调速装备磁力传动技术、变速调节技术、变速系统与减速扭矩系统一体化技术减少传动系统振动,避免轴系扭振,零负载启动,增大永磁变速传动系统的输出扭矩,提高磁力传动系统的带载能力。余能回收利用领域LNG冷能发电装备高效换热技术提高高效换热器换热效率,优化循环流程,选择合适的循环工质,减少海水温度对发电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发电效率。天然气锅炉排烟潜热回收装备基于开式吸收式热泵的湿烟气低温余热回收技术、自动控制及防腐蚀防结晶技术、系统集成及成套技术提高潜热回收率,优化工艺流程,降低鼓风机功耗,防止溶液结晶、腐蚀。低温余热回收系统中抗露点腐蚀的柔性

7、金属搪瓷产品抗渗透技术、抗腐蚀技术、抗垢技术、高导热技术、耐高温技术提高柔性技术搪瓷防腐层的既耐高温、耐腐蚀又抗磨的性能,解决腐蚀性介质汇总或低温露点温度以下换热管金属避免腐蚀问题,避免造成不必要能源资源浪费。压缩空气溶液除湿干燥技术及系统空气压缩机排热回收利用驱动溶液除湿循环技术满足工艺所需干度,避免了冷冻机组的电能消耗。照明领域纳米复合陶瓷基板封装的大功率高显色性智能化LED路灯高效率光源芯片技术、智能控制技术、陶瓷基板高效热管散热技术、组合荧光粉技术制备大功率、高能效、高品质光源芯片和高效率LED路灯,整灯效率达140lm/W、显色指数85、寿命60000小时以上,通过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实

8、现灯具二次节能20%。专用设备固体废弃物移动式热解制油装备脉冲式进料技术、紧凑式反应器设计、油蒸汽的高效除尘和快速冷凝技术改进进料方式,减少进料口结焦,优化反应器结构,提高装置紧凑性和可移动性,实现油蒸汽的快速冷凝,得到更高产率的生物油,降低油中固体炭颗粒含量,提高油品质量,降低管道阻塞风险,延长装置的连续运行时间。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催化裂化烟气脱硝、除尘、脱硫一体化超低排放技术SCR脱硝+水洗除尘+氨法脱硫的一体化超低排放工艺排放烟气氮氧化物、粉尘、二氧化硫分别可达50mg/Nm3、30mg/Nm3、50mg/Nm3以下,运行成本低、无废水排放、副产硫酸铵化肥。燃煤电厂臭氧脱硝装置臭氧脱硝技术

9、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将烟气中的NO氧化至高价态NOx,然后利用脱硫吸收液吸收高价态化合物,将NOx浓度降低在20-35mg/m3,脱硝效率在6085%。燃油燃气低氮燃烧装置非常规空气分级、燃料分级燃烧和烟气再循环技术燃油、燃气分别采用非常规燃料分级结构,不采用烟气再循环手段的工况下,实现NOx的超低排放(NOx分别150mg/m3、30mg/m);在采用烟气再循环手段工况下,实现NOx的超低排放(NOx分别100mg/m3、20mg/m)。燃煤电厂烟尘超净排放关键装备高效干式电除尘器(回转极板电除尘器、低低温电除尘器)、湿式电除尘器、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的开发和应用烟尘排放浓度降低到5mg/Nm3

10、以下同时实现节能降耗。湿除采用双回路水循环系统,实现洗尘水循环利用,废水近零排放。湿式静电除尘器弱碱性化水循环技术、计算机模拟、优化技术减少极板腐蚀,节水,实现更好更优的除尘效果,提高效率和可靠性。超低排放燃煤热电联供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煤粉低NOx排放柔和燃烧技术;廉价的湿法脱硫烟气石膏雨和PM2.5超低排放控制技术;废热全热回收利用技术。形成煤粉低NOx排放柔和燃烧技术、廉价的湿法脱硫烟气石膏雨和PM2.5超低排放控制技术和废热全热回收技术为核心的燃煤热电联供系统技术解决方案,为燃煤热电联供高效、超低排放提供技术选择。光化学高级氧化烟气净化装置化学氧化法吸附法等离子脱除技术以及TiO2光催化

11、氧化技术实现98%以上的SO2和Hg脱除效率,NOx的脱除率也可维持在80%以上。印刷包装行业废气回收和净化装置吸附+冷凝回收,吸附+催化燃烧等工艺排放甲苯与二甲苯合计、TVOCs、NMHC分别可达15mg/Nm3、50mg/Nm3、50mg/Nm3以下,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喷涂行业生产线低挥发性涂料改造技术分行业水性涂料设备和工艺改造技术形成较为成熟的水性涂料替代、设备工艺改造技术,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水污染防治领域核电放射性废液处理采用化学絮凝和离子交换组合工艺,集成自动加药颗粒控制系统,利用离子交换和反渗透技术提纯废液、再蒸发回用硼核素实现放射性核素优化处理的同时,确保二次废物最小

12、化。一体化多循环生物倍增污水处理工艺微动力空气提升大推流技术;生物段高倍比多循环技术;微混密曝低通气量曝气节能技术;低氧状态下同步硝化反硝化控制技术;基于标准化、一体化、模块化的自动化生产技术高效稳定去除COD;在低碳高氮磷条件生物脱氮率提高20%左右;采用高效的曝气系统(充氧效率达58 kgO2/kWh),溶解氧通过变频调节,曝气与水下搅拌有效调节,工艺运行能耗大幅降低;低溶解氧控制,实现节能40%以上;节省占地。采用高污泥浓度(58g/L)下的运行,大大提高污泥容积负荷;同时采用一体化设计,节省占地面积30%以上;实现自动化控制,运行管理简单,高效稳定:变频调控风机运行,自动溶解氧控制方式

13、。重金属废水处理装备重金属超磁分离处理技术、吸附法处理技术增加重金属耐受度,减少运行能耗和费用,提高去除分离速度和稳定性;解决动态吸附问题,以适应大型工业化应用。电化学还原-电催化氧化装备电化学还原-电催化氧化集成技术,全混合和连续流两种反应器削减硝化废水毒性,提高其可生化性。固废处置领域电渗透污泥脱水技术及成套化设备电渗透脱水技术、电源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电催化涂层技术以高效减容和干化为目标,使污泥脱水后含水率降至60%以下,处理量20t/d;研究高效节能阳极材料及催化涂层技术,提高电极使用寿命。垃圾渗滤液脱氨处理装备定转子汽提脱氨技术解决高氨氮渗滤液难处理的问题,同时提取渗滤液中的氨并资

14、源化利用,降低运行成本。污泥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IMD(Impulse Mixing Digester)反应器技术、中温厌氧消化技术掌握IMD高效厌氧反应器的特性;确定污泥的IMD反应器厌氧消化参数,进行污泥成套工艺技术的研发;在工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适宜市政污泥处理的成套技术和设备,提高污泥有机质的去除率、产气率和污泥的脱水性。环境生态处理与修复领域土壤修复装备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化学法修复技术、加热搅拌热解析技术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吸收、沉淀、氧化和还原;利用化学药剂、植物实现污染物的去除和直接降解;解决污染场地的挥发性、半挥发性污染物原位修复问题。环境应急处

15、理领域环境应急装备智能化快速响应系统技术、功能模块单元组合集成技术增强污染应急处理反应能力,及时反馈污染程度和因素,提高应对各种污染因素的能力。仪器仪表二次细颗粒物主要前体物监测仪器紫外与红外激光光谱融合技术、多传感器特征信息提取与信息融合模型建立、多波长耦合同光路探测技术采用多光谱融合交叉修正技术同时具有较强的目标气体选择性和最大限度的抑制或消除气体组分交叉干扰这两大优点,可以实现低浓度、多组分气体(SO2、NO、NO2、NH3)的准确测量。粉尘测试仪利用光散射原理,通过对不同粒径的光电处理,实现对不同粒径档颗粒物质量的同步处理成功研发该设备并将其推广应用到相关领域。硝化/反硝化速率测定仪基于电子鼻方法的氨氮在线测定仪开发智能化的脱氮过程控制策略,集成新型智能化仪表、常规水质仪表和自动控制装置,构建生物脱氮优化运行的单元控制系统。环保药剂材料高性能气固分离陶瓷膜研发制造气固分离陶瓷支撑体、分离膜和规模化工业制备技术以及气固分离工艺开发出耐高温、耐腐蚀,应用于煤化工、石油化工、冶金行业的国产高性能气固分离陶瓷膜。(二)加快工程示范应用按照研发一批示范一批的滚动发展模式,加速优势技术的产业化转化率,推进先进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