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35699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一、正常炉况标志正常炉况的标志为:(1) 风口明亮、风口前焦炭活跃、圆周工作均匀,无生降, 不挂渣,风口烧坏少。(2) 炉渣热量充沛,渣温合适,流动性良好,渣中不带铁, 上、下渣温度相近,渣中FeO含量低于05%,渣口破损 少。(3) 铁水温度合适,前后变化不大,流动性良好,化学成 分相对稳定。(4) 风压、风量和透气性指数平稳,无锯齿状。(5) 高炉炉顶煤气压力曲线平稳,没有较大的上下尖峰。(6) 炉顶温度曲线呈规则的波浪形,炉顶煤气温度一般为 150350C,炉顶煤气四点温度相差不大。(7) 炉喉、炉身温度各点接近,并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波 动。(8) 炉料下降均匀、顺畅,

2、没有停滞和崩落的现象,探尺 记录倾角比较固定,不偏料。(9) 炉喉煤气CO2曲线呈对称的双峰型,尖峰位置在第二 点或第三点,边缘CO2与中心相近或高一些;混合煤气中C O2/CO的比值稳定,煤气利用良好。曲线无拐点。(10) 炉腹、炉腰和炉身各处温度稳定,炉喉十字测温温度 规律性强,稳定性好。冷却水温差符合规定要求。二、异常炉况标志与调节1. 异常炉况的概念与正常炉况相比,炉温波动较大,煤气流分布稍见失常,采 用一般调剂手段,在短期内可以恢复的炉况。也称为非正常 炉况。2. 异常炉况的类型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煤气流分布失常;另一类是热制度 失常。前者表现为边缘气流或中心气流过分发展,以致出现

3、 炉料偏行或管道行程等。而后者表现为炉凉或炉热等。3炉温向热炉温向热的标志:(1) 热风压力缓慢升高。(2) 冷风流量相应降低。(3) 透气性指数相对降低。(4) 下料速度缓慢。(5) 风口明亮。(6) 炉渣流动良好、断口发白。(7 )铁水明亮,火花减少。炉温向热的调节:(1) 向热料慢时,首先减煤,减煤量应根据高炉炉容的大小和炉热的程度而定;如风压平稳可少量加风。(2) 减煤后炉料仍慢,富氧鼓风的高炉可增加氧量0.5% I%。(3) 炉温超规定水平,顺行欠佳时可适当撤风温。(4) 采取上述措施后,如风压平稳,可加风,加风数量应 根据高炉的大小和炉热的程度而定。(5) 料速正常后,炉温仍高于正

4、常水平,可根据高炉炉容 的大小和炉热的程度适当调整焦炭负荷。(6) 如果是原、燃料质量改变而导致的炉温向热,且是较 长期影响因素,应根据情况相应调整焦炭负荷。(7) 如果高炉原、燃料称量设备出现误差,应迅速调回到正常水平。4炉温向凉炉温向凉的标志:(1) 热风压力缓慢下降。(2) 冷风流量相应增加。(3) 透气性指数相对升高。(4) 下料速度加快。(5) 风口暗淡,有生降。(6)炉渣流动性恶化,颜色变黑。(7)铁水暗淡。炉温向凉的调节:(1) 下料速度加快,炉温向凉时,增加煤粉喷吹量,适当 减风。(2) 煤粉喷吹量增加后,料速仍然较快,富氧鼓风的高炉可适 当减氧。(3) 如风温有余,顺行良好,

5、可适当提高风温,加风温应 考虑接受高炉的能力,防止由于加风温而导致高炉难行。(4) 采取上述措施,料速仍然较快,可再减风,直至料速 恢复正常水平。(5) 料速正常后,炉温仍低于正常水平,可适当减负荷。(6) 如果是原、燃料质量改变而导致的炉温向凉,且是较 长期影响因素,应根据情况相应调整焦炭负荷。(7) 如原燃料称量误差,应迅速调回正常水平。(8) 如果是风口漏水应及时更换,冷却设备漏水,根据第 9章有关内容进行调整。5管道行程管道行程的概念:高炉横截面某一局部区域气流过分发展的表现。管道行程的形成原因:原燃料强度降低、粉末增多,风量与料柱透气性不相适应; 低料线作业、布料不合理、风口进风不均

6、及操作炉型不规则等。管道行程标志:(1) 管道行程时,风压趋低,风量和透气性指数相对增大。 管道堵塞后风压回升,风量锐减,风量与风压呈锯齿状反复 波动。(2) 管道部位炉顶温度和炉喉温度升高。高炉中心出现管 道时,炉顶四点煤气温度成重合,炉喉十字测温中心温度升 高。(3) 炉顶煤气压力出现较大的高压尖峰,管道部位炉身静 压力降低。(4) 管道部位炉身水温差略有升高。(5) 下料不均匀,时快时慢。(6) 风口工作不均匀,管道方位风口忽明忽暗,出现生降 现象。(7) 渣铁温度波动较大。(8) 管道严重时,管道方向的上升管时常发生炉料撞击声音。管道行程调节:(1) 当出现明显的风压下降,风量上升,且

7、下料缓慢的不正常 现象,应及时减风。(2) 富氧鼓风高炉应适当减氧或停氧,并相应减煤或停煤,如 炉温较高可撤风温50100C。(3) 当探尺出现连续滑落,风量风压剧烈波动时应转常压 操作并相应减风。(4) 出现中心管道时,钟式高炉可临时改若干批双装,无 钟高炉临时装若干批acao的料或增加内环的矿石布料份 数。(5) 若出现边缘管道时,可临时装入若干批正双装,无钟 高炉可在管道部位采用扇形布料或定点布料装若干批炉料。(6) 管道行程严重时要加净焦若干批,以疏松料柱,防止 炉冷。(7) 采取上述措施无效时,可放风坐料,并适当加净焦, 恢复时压差要相应降低001-0. 02 MPa。(8) 如管道

8、行程长期不能得到处理,应考虑休风堵部分风 口,然后再逐渐恢复炉况。6边缘气流发展及中心堆积高炉上下部调节不相适应、鼓风动能偏低、旋转溜槽磨漏等, 都会造成边缘气流发展及中心堆积。边缘气流发展的标志:(1) 风压偏低,风量和透气性指数相应增大,风压易突然 升咼而造成悬料。(2) 炉顶和炉喉温度升高,波动范围增大,曲线变宽。(3) 炉顶压力频繁出现高压尖峰,炉身静压升高,料速不 均,边缘下料快。炉喉煤气CO2曲线边缘降低,中心升高,曲线最高点 向中心移动,混合煤气CO2降低,炉喉十字测温边缘升高, 中心降低。(5) 炉腰、炉身冷却设备水温差升高。(6) 风口明亮,个别风口时有大块生降,严重时风口有

9、涌 渣现象或自动灌渣。(7) 渣铁温度不足,上渣热,下渣偏凉。(8) 铁水温度先凉后热,铁水成分咼硅咼硫。边缘气流发展的调节:(1) 采取加重边缘,疏通中心的装料制度。钟式高炉可适 当增加正装料比例,无钟高炉可增加外环布矿份数,或减少 外环布焦份数。(2) 批重过大时可适当缩小矿石批重,控制料层厚度。(3) 炉况顺行时可适当增加风量和喷煤量,但压差不得超 过规定范围。(4) 炉况不顺时可临时堵12个风口,或缩小风口直径。(5) 检查大钟和旋转溜槽是否有磨漏现象,若已磨漏应及 时更换。7边缘气流不足及中心过分发展边缘气流不足的标志:(1) 风压偏高,风量和透气性指数相应降低,出铁前风压 升高,出

10、铁后风压降低。(2) 炉顶和炉喉温度降低,波动减少,曲线变窄。(3) 炉顶煤气压力不稳,出现高压尖峰,炉身静压力降低。(4) 炉喉煤气CO2曲线边缘升高,中心降低,曲线最高点 向边缘移动,综合煤气CO2升高,炉喉十字测温边缘降低, 中心升高。(5 )料速不均,中心下料快。(6) 炉腰炉身冷却设备水温差降低。(7) 风口暗淡不均显凉,有时出现涌渣现象,但不易灌渣。(8) 上渣带铁多,铁水物理热不足,生铁成分低硅高硫。边缘气流不足的调节:(1) 采取减轻边缘、加重中心的装料制度,钟式高炉可适 当增加倒装比例,无钟高炉可适当减少边缘布矿份数,或增 加布焦份数,并相应减轻焦炭负荷。(2) 批重小时可适当增加矿石批重,但不宜影响顺行太大。(3) 料线低时可适当提高料线。(4) 鼓风动能高时可适当减少风量和喷煤量,但压差不宜 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水平。(5 )炉况顺行时可考虑适当扩大风口直径,但鼓风动能不 得低于正常水平。(6)炉况不顺时可考虑采取洗炉措施,炉渣碱度可适当降 低,维持正常碱度的下限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