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格锻炼制度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6353413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体格锻炼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幼儿园体格锻炼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幼儿园体格锻炼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幼儿园体格锻炼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幼儿园体格锻炼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体格锻炼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体格锻炼制度(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体格锻炼制度一、目的根据幼儿年龄和生理特点,每日有组织的开展各种形式的体格锻炼,掌握适宜的、运动强度,保证运动量,提高儿 童身体素质,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二、管理对象园内全体儿童。三、管理要求1. 体格锻炼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时间、从短到长,逐渐提高锻炼强度。2. 应结合儿童生活、体育游戏、体操等,适当考虑季节变化,充分利用阳光、空气、水和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 展多样化的体格锻炼活动。3. 对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儿童、注意个别对待,选择锻炼的方法应有所不同。活动中注意对体弱儿童进 行特殊照顾(活动量、衣着、持续时间),患病儿童应暂停锻炼。.4

2、. 要有营养、良好护理、合理生活制度的保证,保证儿童有充足的休息以解除疲劳。5. 正常天气下;儿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掌握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户外体育锻炼指征(如夏季高强度日照 或闷热天气、冬季雾霾天气),关注媒体的信息预报及相关部门工作提示。6. 体育活动应尊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年龄特征,运动项目和运动量要适合各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在体育 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分层指导,促进每位幼儿动作发展。7. 幼儿体育活动时,保教人员须同时参与。业务园长(或保教主任)负责督促、检查儿童体格锻炼执行情况,保 健医生负责进行医学监护。仔细观察儿童对锻炼的反应,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运动创伤。8. 体格锻炼前应

3、做好如下检查:活动场地的安全、器材的清洁卫生及安全,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儿童着装是否符 合安全及运动要求。营养性女失病儿童管理方案一、管理范围 营养不良(发育迟缓、低体重、消瘦)、单纯性肥胖、贫血、活动期佝偻病等。二、管理程序1. 登记:对筛查的营养性疾病儿童应登记在营养性疾病及其他常见病管理登记本,并按要求建立专案管理表, 记录随访管理信息。2. 管理:根据儿童个案具体情况,制定管理方案。3. 结案:对恢复健康或疾病治愈后的患儿给予结案,转为健康儿童保健管理。第一部分营养不良儿童的管理一、管理对象儿童定期体检中发现的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者。二、管理模式中重度营养不良儿童登记并专案管理,根据干

4、预方案增加健康检查次数。二、评价方法1-评价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2006年版),对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的三 个指标进行全面评价。早产儿应修正胎龄后进行评价。2. 营养不良的分类:低体重:此指标主要反映儿童急性或近期营养不良。方法:年龄别体重 均数-2SD(2.)发育迟缓:此指标主要反映儿童慢性长期营养不良。方法:年龄别身(长)高 均数-2SD消瘦:此指标主要反映儿童近期急性营养不良。方法:身高别体重均数-2SD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评估及分类指标测量值标准差法评价体重/年龄M-3SDM2SDM-3SD中度低体重重度低体重身长(身高)/M-3SD中度生长迟缓年龄M

5、-2SDM-3SD重度生长迟缓体重/身长(身高)M-3SD M-2SD M-3SD中度消瘦重度消瘦四、干预措施1. 查找病因(1 )偏食和挑食等。(2).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消化道畸形、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其他慢性疾病。2. 预防原则(1 ):及时分析病史,询问儿童生长发育不良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个体化指导;对存在喂养或进食困难的儿童,指 导家长合理喂养和行为矫治,使儿童体格生长恢复正常速度。对于反复患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及影响生长发育的慢性疾病儿童应及时治疗。户外活动,每天1-2小时,以增强体质,增进食欲。3. 喂养干预对营养缺乏者,要分析营养不足的原因,要从辅食添加、饮食

6、习惯、食欲状况及疾病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导家 长合理喂养及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有条件的单位可进行膳食评估及营养计算,根据评估结果指导家长合理喂养,解 决入量不足或有关营养素不足等问题。对由于感染所致营养不良的儿童,针对感染的病因给予及时治疗,对反复感染的儿童,可根据情况适当选用调 节机体免疫力的药物,以达到减少和控制感染的目的。对由于照顾不当所致的营养不良儿童,要采取综合措施,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和有关常识,尽可能给孩子 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五、随访时间低体重、发育迟缓及消瘦患儿(三岁以下每月随访一次,三岁以上每三月随访一次)。六、转诊要求1. 筛查出的重度营养不良儿童要立即转诊到县级

7、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进行诊断、治疔和管理,好转或结案后转回。2. 中度营养不良儿童3次随访后未到正常的儿童应转诊到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进行诊断、治疗和管理,好转或结案后转回。七、结案按方案要求进行管理后,随访3次正常即可结案。第二部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管理一、管理对象儿童定期体检中发现的贫血者。二、管理模式1. 轻度贫血登记管理,给予个体化的指导,及时纠正贫血;2. 中重度贫血登记,并专案管理。三、评估及分度1. 评估指标(1 )血红蛋白量(Hb)正常值:6月6岁Hb多110g/L。外周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8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27p

8、g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V) 30%或310g/L。(3 )有条件的机构可进行铁代谢等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2. 贫血程度的判断轻度:血红蛋白90 110g_/L (不含110g/L) o中度:血红蛋白6090g/L (不含90g/L)。重度:血红蛋白60g/L。极重度:血红蛋白30g/L。四、干预措施1. 查找原因(1 )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导致铁摄入量不足。不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胃肠疾病,影响铁的吸收。生长发育过快,对铁的需要量增大。长期慢性失血,导致铁丢失过多。2. 预防措施幼儿:注意食物的均衡和营养,多提供富含铁的食物,鼓励进食蔬菜和水果,促进肠道铁吸收,纠正儿童厌食 和偏食等

9、不良习惯。寄生虫感染防治:在寄生虫感染的高发地区,应在防治贫血同时进行驱虫治疗。3. 治疗原则排除其他疾病原因引起的贫血,针对病因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一般治疗:合理喂养,给予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类、豆类或强化铁的食物,注意补充富含 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也可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等微量元素;预防感染性疾病。喂养行为: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挑食、偏食,建立良好的喂养行为。药物治疗:贫血儿童可通过口服补充铁剂进行治疗。按元素铁计算补铁剂量,即每日补充元素铁12 mg/kg, 餐间服用,分23次口服,每日总剂量不超过30 mg。可同时口服维生素C以促进铁吸收。常用铁剂及其含铁量,即每1

10、mg元素铁相当于:硫酸亚铁5mg、葡萄糖酸亚铁8mg、乳酸亚铁5mg、柠檬酸铁铵5mg或富马酸亚铁3mg。口服铁剂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胃疼、便秘、大便颜色变黑、腹泻等副作用。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可改用间歇性补 铁的方法补充元素铁1 2 mg/ (kg 次),每周12次或每日1次,待副作用减轻后,再逐步加至常用量。餐间 服用铁剂,可缓解胃肠道副作用。疗程:应在Hb值正常后继续补充铁剂2个月,恢复机体铁储存水平。疗效标准:补充铁剂2周后Hb值开始上升,4周后Hb值应上升10-20g/L及以上。,五、随访时间贫血儿童补充铁剂后2-4周复查Hb,并了解服用铁剂的依从性,观察疗效。六、转诊1. 重度贫血儿

11、童立即转上级医疗卫生机构或专科门诊或转诊治疗。2. 轻中度贫血儿童经铁剂正规治疗1个月后无改善或进行性加重者,应转上级医疗卫生机构或专科门诊或转诊治 疗。3. 对转诊患儿要做好登记及两周后的随访记录。七、结案标准正规治疗满疗程后Hh值达正常即可结案。第三部分单各屯性肥胖儿童的管理一、管理对象在定期体检中发现的肥胖儿童。二、管理模式1. 2岁以上单纯性肥胖儿童登记,并专案管理。2. 对有危险因素的肥胖儿童在常规健康检查的基础上,每月监测体重,酌情进行相关辅助检查。三、评估与分发1. 评估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2006年版)评价,身(长)高别体重均数+2SD。2. 分度超重:小儿体

12、重为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10%-19%者。轻度肥胖:超过20%-29%者。中度肥胖:超过30%-49%者。重度肥胖:超过50%者。3. 医学评价 危险因素:对筛查为肥胖的儿童,在排除病理性肥胖之后,需进行危险因素评估。下列任何一项指标呈阳性者 为高危肥胖儿童。 家族史:过度进食、肥胖、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 饮食史:过度喂养或过度进食史。 出生史:低出生体重儿或巨大儿。 BMI快速增加:BMI在过去1年中增加N2.0。计算公式:BMI=体重(kg)/身(长)高(血) 合并症:根据儿童肥胖严重程度、病史和体征,酌情选择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高血压、脂肪肝、高 胆固醇血症

13、、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等合并症。四、干预措施1. 查找原因膳食结构不合理。运动量不足及行为偏差。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2. 预防原则开展有关儿童超重肥胖预防的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均衡膳食,避免过度进食,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尽 量少看电视或使用电子媒体。3. 干预及随访(1 )幼儿期 监测体格生长情况,避免过度喂养和过度进食,适当控制体重增长速度,不能使用饥饿、药物等影响儿童健康的减重措施。 采用行为疗法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学龄前期对超重/肥胖儿童进行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分析,纠正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干预方法制定适合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行为矫正、饮食调

14、整与运动。行为矫正 分析儿童饮食行为、运动行为、日常生活行为,找出主要危险因素,纠正不良的饮食及不良行为与生活习惯。 家长配合、共同参与减肥方案。饮食调整饮食管理原则a. 必须保证儿童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所需。b. 主要控制脂肪的过多摄入;保证蛋白质摄入(每天不低于l2g/kg);主食仍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但应限制甜食、零食的摄人。c. 指导家长在饮食原料上多选择绿灯食品,也要避免过食,少食黄灯食品,尽量不吃红灯食品。具体实施方法a. 进餐时应在满足小儿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限制患儿食量;在小儿要求添饭时,应给予体积 大、热量少的食物,如多给蔬菜,而尽量少添加主食。b. 控制进食速度

15、:指导家长在就餐过程中,应不断提醒肥胖儿“慢点吃”或“慢慢嚼,把饭嚼烂”等,以促进小 儿放慢进食速度。运动治疗 运动强度:肥胖儿童的运动强度应为中等强度,一般运动时脉搏达到140 160次/分钟较为合适(仅供参考); 避免儿童过于疲劳。 运劫频率及持续时问:每次连续运动不少于15分钟,每天运动总时间不少于30分钟(建议45分钟),每周运动 5天,能达到较好的减肥作用;但应避免因运动量过大,而增加食欲。 运动方式:选择有全身肌肉参加的有氧、移动身体重心的运动,以及适合儿童特点、多种多样、有趣味性、易于坚持的活动项目,如跑步绳、爬楼梯、游泳、球类等。五、随访1. 幼儿期每月测量一次体重,每3个月测量一次身高。2. 学龄前期每季度进行一次体格发育评价。亡、莳谂1. 管迤半年肥胖程度无明显减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