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庭五眼与黄金分割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350944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庭五眼与黄金分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庭五眼与黄金分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庭五眼与黄金分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庭五眼与黄金分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庭五眼与黄金分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庭五眼 三庭:眉毛以上为上亭 眉毛以下嘴以上为中厅 嘴以下为下厅五眼:人的脸从正面看 宽度等于5 个眼睛的宽度首先,我们在面部正中作一条垂直的通过额部鼻尖人中下巴的轴线;通过眉弓作一条水平线;通过 鼻翼下缘作一条平行线。这样,两条平行线就将面部分成三个等分:从发际线到眉间连线;眉间到鼻翼下 缘;鼻翼下缘到下巴尖,上中下恰好各占三分之一,谓之“三庭”。而“五眼”是指眼角外侧到同侧发际边缘, 刚好一个眼睛的长度,两个眼睛之间呢,也是一个眼睛的长度,另一侧到发际边是一个眼睛长度。这就是“五 眼”。这是最基本的标准。我们再看,在垂直轴上,一定要有“四高三低”。“四高”:第一是,额部,第二个最高点,鼻

2、尖。第三高,唇珠。第四高,下巴尖。“三低”分别是两个眼睛之 间,鼻额交界处必须是凹陷的;在唇珠的上方,人中沟是凹陷的,美女的人中沟都很深,人中脊明显;下 唇的下方,有一个小小的凹陷,共三个凹陷。三庭五眼”是人的脸长与脸宽的一般标准比例 ,不符合此比例,就会与理想的脸型产生距离 :如果鼻端至下巴 的距离与.现如今,在“三庭五眼”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个更为精确的标准,各个部位皆符合此标准,即为美人,具 体如下: 眼睛的宽度,应为同一水平脸部宽度的 3/10; 下巴长度应为脸长的 1/5; 眼球中心到眉毛底部的距 离,应为脸长的1/10; 眼球应为脸长的1/14; 鼻子的表面积,要小于脸部总面积的 5/

3、100; 理想嘴巴宽度应为 同一水平脸部宽度的 50/100。 好看不好看,一算便知道标准的面型,其长宽比例协调,符合三停五眼。三停是指脸型的长度,从头部发际到下颏的距离分为三 等分,即从发际到眉、眉到鼻尖、鼻尖到下颏各分为一等分,各称一停共三停;五眼是指脸型的宽度,双 耳间正面投影的长度为五只眼裂的长度,除眼裂外、内此间距为一眼裂长度、两侧外眦角到耳部各有一眼 裂长度,其是五眼长度称五眼。学家用黄金分割法分析人的五官比例分布,以三庭五眼为修饰的标准。三庭 指脸的长度比例,把脸的长度分为三个等分,从前额发际线至眉骨,从眉骨至鼻底,从鼻底至下颏, 各占脸长的 1/3。五眼 指脸的宽度比例,以眼形

4、长度为单位,把脸的宽度分成五个等分,从左侧发际至右侧发际,为五只眼 形。两只眼睛之间有一只眼睛的间距,两眼外侧至侧发际各为一只眼睛的间距,各占比例的 1/5。凹面 面部的凹面包括眼窝即眼球与眉骨之间的凹面、眼球与鼻梁之间的凹面、鼻梁两侧、颧弓下陷、颏沟 和人中沟。凸面 面部的凸面包括额、眉骨、鼻梁、颧骨、下颏和下颌骨。由于人们的骨骼大小不同,脂肪薄厚不同及肌肉质感的差异,使人们的面部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个体特征。 面部的凹凸层次主要取决于面、颅骨和皮肤的脂肪层。当骨骼小,转折角度大,脂肪层厚时,凹凸结构就 不明显,层次也不很分明。当骨骼大,转折角度小,脂肪层薄时,凹凸结构明显,层次分明。凹凸结构过

5、 于明显时,则显得棱角分明,缺少女性的柔和感。凹凸结构不明显时,则显得不够生动甚至有肿胀感。因 此,化妆时要用色彩的明暗来调整面部的凹凸层次黄金分割律黄金分割律 这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发现,后来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将此称为黄金分 割。这其实是一个数字的比例关系,即把一条线分为两部分,此时长段与短段之比恰恰等于整条线与长段 之比,其数值比为1.618 : 1 或1 : 0.618,也就是说长段的平方等于全长与短段的乘积。0.618,以严格的 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近年来,在研究黄金分割与人体关系时,发现了人体结构中有14 个“黄金点”(物体短段与长段之比值

6、 为 0.618),12个“黄金矩形”(宽与长比值为 0.618的长方形)和2 个“黄金指数”(两物体间的比例关系为 0.618 )。 黄金点:(1)肚脐:头顶足底之分割点;(2)咽喉:头顶肚脐之分割点;(3)、(4)膝关节:肚脐 足底之分割点;(5)、(6)肘关节:肩关节中指尖之分割点;(7)、(8)乳头:躯干乳头纵轴上这分割点; (9)眉间点:发际颏底间距上 1/3 与中下 2/3 之分割点;(10)鼻下点:发际颏底间距下 1/3 与上中 2/3 之分割点;(11)唇珠点:鼻底颏底间距上1/3 与中下2/3之分割点;(12)颏唇沟正路点:鼻底颏底间距 下 1/3 与上中 2/3 之分割点;

7、(13)左口角点:口裂水平线左 1/3 与右 2/3 之分割点;(14) 右口角点:口裂水 平线右1/3与左2/3之分割点。面部黄金分割律 面部三庭五眼黄金矩形:(1)躯体轮廓:肩宽与臀宽的平 均数为宽,肩峰至臀底的高度为长;(2)面部轮廓:眼水平线的面宽为宽,发际至颏底间距为长;(3)鼻部轮 廓:鼻翼为宽,鼻根至鼻底间距为长;(4)唇部轮廓:静止状态时上下唇峰间距为宽,口角间距为长;(5)、 (6)手部轮廓:手的横径为宽,五指并拢时取平均数为长;(7)、(8)、(9)、(10)、(11)、(12)上颌切牙、侧切 牙、尖牙(左右各三个)轮廓:最大的近远中径为宽,齿龈径为长。17 世纪认为美女应

8、具有以下标准:1、从侧面看鼻子应微上翘而不鹰勾;2、上唇较下唇稍薄且左侧有 一酒窝。维多利亚时代认为女人丰满且臀部大才美,并且将颈部的皱褶称之为 “维纳斯项链”。当代美的标那么具体如何得到黄金分割点 C 呢?这里我介绍一下操作方法:1、首先画一个参考Y轴(纵轴),如下图所示。A点位于Y轴上,水平 画出AB直线,长度任意。2、以A为中心,AB为半径,画一个圆,得到与Y轴相交的X点(这里 只取上方相交点, 当然你也可以 取下方相交点, 那么下面的 画 法也要跟 着变了,这里就不列出)。即AX = AB。3、取AX的中心点Z,即AZ = ZX。4、连 接 ZB , 并 以 Z 为 中 心 , ZB

9、为 半 径 绘 制 一 个 圆 , 得 到 与 Y 轴 相 交 点Y (下方相交点)。即ZB = ZY。5、最 后 , 以 A 为 中 心 点 , AY 为 半 径 绘 制 一 个 圆 , 得 到 与 AB 相 交 的 C 点,此时AC = AY。C点即为黄金分割点。在 一 件 作 品 中 , 要 设 置 一 个 强 调 点 ,或 者 说 聚 焦 点 。 为 了 寻 找 强 调 点 把 画 面 垂 直 分 为 三 部 分 , 然 后 再 水 平 分 成 三 部 分 ; 每 条 线 相 交 可 形 成 四 个 点 , 这 些 点 被 认 为 是 具 有 美 学 意 义 的 地 点 , 是 图 面

10、 的 强 调 点 , 用 以 配 置 图 画 的 焦 点 组 成 。 从 进 化 心 理 学 的 观 点 看 , 作 品 的 这 种 构 图 方 式 的 美 学 价 值 也 是 合 乎 情 理 的 。 把 图 面 内 所 有 的 内 容 完 整 地 居 于 中 心 位 置 或 者 对 称 放 置 是不自然的。下 面 的 图 片 已 经 根 据 “ 三 分 之 二 原 则 ” 和 黄 金 分 割 比 例 三 三 分 割 了 。 这 个 作 品 的 视 觉 效 果 比 较 和 谐 , 是 因 为 其 主 要 聚 焦 点 都 分 布 于 审 美 线 上 物体都按照比例不平衡地摆布在图面中。.颜面五官

11、部位的分布比例规律1)从发际到下颏之间的距离应等于3 个耳朵或鼻子的高度,即从发际至眉毛和从下颏至鼻子之间的距离相等且与耳的高度相等.(2)早在 5 世纪. leonardo de vince 就把颅面部横分成二等分,上半部是从颅顶到鼻根部, 下半部从鼻根部到下颏部,这两部分的高度应该相等,同时他还认为两眼之间的距离为一个眼 的宽度,鼻翼的两外侧缘不超过两内眦的垂直线。口角的两侧缘恰好在两角膜内侧缘的垂直线 上,面部正面可纵行分为四等分,即分别从面部中线和其左右通过虹膜外侧缘及面部外侧角做 垂线纵向分割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也有人将面部做五眼分法,即在眼睛水平线上,左右耳孔之间 的距离正好等于五个眼的宽度. .(3)眉毛的外侧缘向上外微微翘起才显得年轻、有朝气,否则就毫无生气.在平视时上睑缘与 瞳孔上缘齐平,下脸缘则与角膜下缘齐平,但是对于老年人则不适宜.4.测角学说、目前常用以鼻尖点和颏下点的直线为基准,这条线可以用来观察嘴唇的突出度 井以此来评价美与丑,鼻尖-嘴唇-颏下点基本为一直线时,被认为是美人的标志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