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12毕业生知书达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初稿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346610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院12毕业生知书达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管理学院12毕业生知书达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管理学院12毕业生知书达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管理学院12毕业生知书达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管理学院12毕业生知书达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院12毕业生知书达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院12毕业生知书达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初稿(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学院12届毕业生知书达理成长述评实施方案“成长述评”是对学生政治、思想、行为和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考核,是毕业生对自己四年大学生活的全面回顾和总结,是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本科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总结性的考核评价环节。作用在于引导和帮助广大毕业生充分审视自己,完成角色转变,顺利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 我院毕业生成长述评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如下:一、组织机构1、院毕业生成长述评领导组组长:苏立红成员:单 丹、孙 红2、院毕业生成长述评评审委员会总负责:毕业生委员会办公室成 员:各班班长、团支书及各班成长述评评定小组3、建立联系制度建立学员领导组、评审委员会联系班级制度,领导组监督指导各班成长述

2、评环节,评审委员会出席监督各班级成长述评环节。二、成长述评的基本内容及流程第一阶段:对于毕业生大学期间前七个学期的成长(30分)这一阶段对毕业生的德育测评根据德育测评体系(附件1)进行综合评分,评分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自评部分(自评表见附件2),二是班级小组评定(他评表见附件3)部分。测评内容分为八个项目:政治素养、思想修养、社会公德、遵纪守法、集体观念、劳动态度、学习态度、生活态度。政治素养指标主要考核毕业生的“三热爱”表现;思想修养指标主要考核毕业生的思想理论和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及思想进步程度;社会公德指标主要考核毕业生道德水准表现及文明行为;遵纪守法指标主要考核毕业生的遵纪守法情况;集体观

3、念指标主要考核毕业生的参加校内外活动情况及是否具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劳动态度指标主要考核毕业生的劳动卫生情况及艰苦奋斗精神;学习态度指标主要考核毕业生是否能珍惜宝贵的学习时间,端正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及人际交往能力主要考核毕业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具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当的恋爱交友能力及组织领导能力。第一阶段测评时间安排如下:2012年5月11 日:公布毕业生测评体系主要内容、方式及测评计划。2012年5月13日 14日: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会形式,对毕业生进行成长述评,评分由各考核项目的班级记录、毕业生的自我评价及评议小组成员综合评议意见汇总合成。(自评得分占本部分40%,小组评议得分占本部分60

4、%)2012年5月15日:公布第一阶段的测评结果,评分结果将在班内公示天,听取师生意见。如无异议,同学签字确认,若对此阶段成绩存有异议,提出书面申诉申请。2012年5月16日:申述答辩阶段,如有对自己第一阶段的评价结果有异议的同学,可以要求参加申述答辩,届时将由评审委员会、班级班长、团支书及本班评定小组成员组成的申述答辩小组对有异议的同学进行二次测评。二次审议后,公布最终测评结果。第二阶段:对毕业生大学最后一个学期的成长述评(30分)根据毕业生第八学期德育测评标准(附件4),这一阶段的德育测评仍然分为自评(自评表附件5)和班级小组评定(他评表见附件6)两种形式。目的在于保持前七个学期的优良作风

5、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毕业生离校前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密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疏导离校前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良情绪,增强毕业生的爱校情结。测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大方向:(一)、遵纪守法(30%):(1)根据教务系统统计的学期内课堂教学考勤有无旷课、迟到、早退和 学期内病假、事假记录酌情加减分;(2)校、系、班级规定必须参加的会议及相关活动“全勤”可得到相应的加分;(3)依据寝室住宿记录,有无晚归、夜不归宿记录,扣除相应分数。(二)、活动表现(30%):积极参与本学期年级、班级各项工作和活动,依据参与程度可分为不参与、仅参与、不仅参与且做出贡献、参与活动并成为活动的主导力量四个方面,酌情给分。(

6、三)、寝室卫生(20%):寝室卫生评比学期全“A”者可得优秀成绩,所在寝室在卫生检查中若出现“B”级或“C”级,会根据等级及次数扣出相应分数。(四)、行为规范(20%): 积极参加班级及个人组织的体育活动,并做到持之以恒;生活态度积极,并在寝室班级等集体生活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其他生活及交友习惯良好。在学校、学院、社团、班级活动中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起骨干作用;行为符合以上标准或与之相反,加减相应分数。第二阶段时间安排如下: 2012年5月17日18日:以班级为单位召开班会进行第二阶段的自评与班级小组测评,测评依据来自于任课教师、寝室管理员与班长平时的活动记录。评分仍然由各考核项目的班级记录

7、、毕业生的自我评价及评议小组成员综合评议意见汇总合成。(自评得分占本部分30%,小组评议得分占本部分70%) 2012年5月19日:公布第二阶段的测评结果,评分结果将在班内公示天,听取师生意见,并安排申述答辩阶段,如有对自己第二阶段的评价结果有异议的同学,可以要求参加申述答辩,届时将由评审委员会、班级班长、团支书及本班评定小组成员组成的申述答辩小组对有异议的同学进行二次测评。二次审议后,公布最终测评结果。第三阶段:德育论文撰写及德育答辩(40分)(一)、程序安排1、论文撰写全体毕业生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撰写德育论文,记录对大毕业生活的点滴回忆,对同学友情、师生情的感怀,对母校的惜别之情,记录大学

8、四年的心路历程、实践感想、对成功与失败的自我评判和反思,对青春及人生的理解和感悟,重新明确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制订今后的计划和目标,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严禁抄袭他人论文和已发表的成果或由他人代替完成,违反规定的学生将按德育答辩成绩不合格处理。每位毕业生均需有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须认真负责,对毕业生论文进行指导和评阅,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并不断完善论文。论文指导教师可以由各学院老师、专业课老师等学校教师担任。论文内容要求:(1) 百名学子毕业感言(2) 大学生活总结1)题目自拟,须以“大学生活的得与失”、“大学生活最难忘的人和事”、“大学生活对你的人生启迪”、“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建议”和

9、“离别母校的思绪和感慨”五项主题之一为主线,可采用记叙文、散文、议论文等多种文体(诗歌体裁除外)。2)正文内容要记录个人大学四年里得与失的评判与反思、对青春及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明确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制订今后的计划和目标。重点梳理和涵盖以下方面的内容:第一、道德观、政治观和法纪律观: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理想信念、爱国爱校、遵守学校纪律的认知和见解等。第二、大学四年里自身各项素质提升状况:包括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第三、大学教育对个人人生发展的影响分析:大学的学习、生活对人生观、价值观、自身人格完善、专业技能发展、求职就业及未来发展的影响。第四、大学期间特殊、重要事件期间的思想和

10、具体表现。论文格式要求:(1)论文题目简洁扼要,可设正、副两个标题;(2)论文体系包括封面、正文两个部分(封面标准见附件7);(3)论文字数不少于为3000字;(4)书写格式:全文要求统一用黑色碳素笔撰写,字迹工整,稿纸统一用300字每页的A4稿纸。(5)上交时间:2012年5月22日2、交流答辩(1)以班为单位召开答辩会。毕业生在答辩会上陈述自己四年来的成长经历,坦诚地剖析自己,反省不足、明晰收获,并回答学院“德育答辩评审委员会”委员提出的问题。(2)答辩过程中,评审委员对每名毕业生个人总结及答辩时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达到进一步引导和教育毕业生的目的。其他同学也可就思想、道德、心理等诸

11、多方面向答辩人提问,或展开集体讨论,促进共同提高。 3、总结整理阶段毕业生成长述评评审委员会按照现场答辩基本要求(附件8)及各项评分标准(附件9)认真填写毕业生德育论文答辩评审表(附件10),结合平时表现对每位毕业生做出综合评定。评定成绩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第三阶段时间安排如下:2012年5月20日:召开成长述评阶段总结大会,并现场组织学生填写学子毕业感言。同时,公布论文主题、要求及说明。2012年5月23日25日:论文答辩阶段,将由“毕业生成长述评评审委员会”为毕业生答辩做出评分,每天对四个班进行答辩评分。2012年5月27日:公示答辩论文评分结果。2012年5月28日:公布德育测评的

12、最后结果。三、毕业生德育鉴定的等级和标准1、第一阶段成绩占德育总成绩30%,第二阶段成绩占德育总成绩40%,第三阶段成绩占德育总成绩30%。2、德育鉴定等级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优,75-90分为良,60-75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3、德育答辩三阶段,任意阶段成绩不合格者,德育总成绩判定为不合格。 附件1管理学院12届毕业生知书达理德育评价体系评分细则(试行稿)为适应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与新任务,毕业教育工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应有所创新,拥有一套完备的毕业生德育评价体系尤为重要。现将德育素质指标体系分为8个项目:即政治素养、思想理论素养、社会公德、遵纪守法、集体观念、劳动态度

13、、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及人际交往能力。政治素养指标主要考核学生的“三热爱”表现;思想修养指标主要考核学生的思想理论和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及思想进步程度;社会公德指标主要考核学生道德水准表现及文明行为;遵纪守法指标主要考核学生的遵纪守法情况;集体观念指标主要考核学生的参加校内外活动情况及是否具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劳动态度指标主要考核学生的劳动卫生情况及艰苦奋斗精神;学习态度指标主要考核学生是否能珍惜宝贵的学习时间,端正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及人际交往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具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当的恋爱交友能力及组织领导能力。满分为100分。一、 考核项目量化细则项目基本分加分减分1、政治素养

14、(满分10分)7分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政治活动,认真上好包括“形势与政策”课在内的政治理论课。关心时事,熟悉党和国家一些重大方针政策,具有较好的政治敏锐性和正确判断力。参加班级集体研讨会等学习小组表现积极,加0.5分;积极参加各级团组织活动表现突出,由评议小组认定加0.5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递交入党申请书,并不断追求进步、向党组织递交思想汇报,加12分;被评为院“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加1分;被党团组织推荐为发展对象,加1分;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预备党员转正,加1分;党员同学,能够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党性有所提高,并积极参与党员义务劳动且表现突出者,经学院党组织评定

15、加1分。院、系、班级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活动无故缺席,每缺席次减1分。 班级组织的党章学习小组、学习活动缺席一次,减1分。参加院党校学习考核为“不及格”的减1分。2、思想修养(满分10分)7分具备基本的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基本 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参加学院思想理论学习,考核为“优秀”加1分,“良好”加0.5分;积极参加政治思想理论学习小组并撰写心得体会,经评议小组认定加1分;在我院“知书达理”月系列活动中,表现突出者,经学院及评议小组认定加1-2分。思想进步,有奉献精神。在校、学院学习雷锋活动中表现突出者加1-2分。在学院班级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中考核不及格,减2分。从不参加学院和班级政治理论学习或参加学习但态度消极,被动应付,从不参加讨论发言,酌情减1-3分。3、社会公德(满分20分)14分勤俭节约,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物,热心公益,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