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型学徒制打通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344350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新型学徒制打通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企业新型学徒制打通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企业新型学徒制打通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企业新型学徒制打通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新型学徒制打通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新型学徒制打通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企业新型学徒制打通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作者:刘忠彬程潞张沙来源:职业下旬2018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存的问题入手,对企业新型学徒制进行了试点性实践,介绍了该模式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试点运行的过程和经验,总结了该培养模式的运行规律、试点效果和培养特点,有效破解了我国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层面企业积极性不高这个“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关键词:企业新型学徒制 学徒制试点 现代学徒制一、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人社厅发(2015)127号文件对“企业新型学徒制

2、”的实施进行了具体部署,至此职业教育跨入了教学改革的新时期。提升育人质量,培养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其根本路径就是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企业的育人主体作用,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到目前为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一是顶岗实习阶段,其主要解决学校实训不足的问题;二是订单培养阶段,其主要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在这两个阶段,企业的教育资源确实发挥了作用,解决了学校一些实际困难,推动了职业教育发展。但是企业从中没有获得应有利益,积极性不高。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企业新型学徒制实践河北省唐山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条件。其中350公里动车组,规划了40平方公里的

3、唐山(丰润)中国动车城,着力打造以铁路客车制造、装备制造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到2015年,动车城吸引动车组及其关联企业100多家,年销售收入1000多亿元。这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地理优势,因此笔者学校与北车轨道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进行了企业新型学徒制实践。1.组织建设学校与北车轨道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成立了企业新型学徒制领导小组,教学副校长兼任组长,合作企业经理任副组长,组员由带徒师傅及相关理论教师组成。领导小组定期会商和解决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时协调学徒制工作,引导校企双方整合教育资源、深度合作、协同育人,保障学徒制的顺利实施。2.制度建设根据企业新型学徒制实

4、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和教学计划,按照企业的生产要求,结合产品结构,学校与北车轨道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制定了安全、质量、生产等相应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学生在师傅的指导下参与产品的生产过程,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得到锻炼和提高。3.文化建设加强合作企业育人文化建设,把一训三风、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校园文化引入企业,增强企业育人文化氛围,彰显企业育人功能,实现校企文化融通,打造一体化育人环境,使技能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养。4.内容建设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导向,学校与北车轨道有限责任公司依据生产任务的相关要求和产品的质量标准,共同确定

5、学徒制运行方案、培养计划、学徒内容、产品选定、保障措施等,并与企业签订企业新型学徒制合作协议。5.标准建设根据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岗位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产品质量标准、生产任务标准、学生学徒标准、现场管理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等,构建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评价体系,为评价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的评价方法。6.运营流程企业新型学徒制运行流程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设有工作内容和目标以及翔实的实施要求,各阶段承前启后、互相协调,形成完整的运营流程。(1)运营规划。按照试点专业培养目标要,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每学期的学徒规划,其内容包含学徒项目、实施办法、产品选定、师傅的选定、运营保障等。(2)

6、协议签订。学校与试点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其内容包含校企双方的分工、责任,学徒产品种类、批量,现场管理、安全保障、学徒时间、费用分配等内容。学徒产品要包含多项技能,种类和批量适中,以保障专业技能的完整性和培养效率。(3)运营准备。学校先把企业的规章制度、安全要求、职业道德、文明生产、产品加工的技术要求等内容,按照先理论后实践的原则融入课堂教学,并对每名学生进行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学徒实践阶段。(4)学徒实践。在生产过程中师傅现场为学生讲解技术标准,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并操作演示,指导学生练习。最后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学徒实战环节。(5)学徒实战。根据学徒实施方案,

7、学生在师傅带领下加工一定数量的产品。师傅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对学生的操作方法、加工程序、安全操作规程、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考核。根据学生对生产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确定更换学徒岗位和生产任务。(6)学徒考核。根据学徒制评价体系,对每个学生在整个学徒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学生学徒成绩和就业参考。7.学徒效果及问题笔者学校两个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班采用了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方式,加强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培养的针对性,提高了学生习得技能的速度和效率。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学徒过程中,短时间内不适应企业的管理和要求,个别学生有抵触情绪

8、。三、企业新型学徒制是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途径企业新型学徒制是在当前国情条件下探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具备自己的鲜明特征。1.合作共赢,职责共担校企双方通力合作,招生与招工同步,校企协同育人,着力解决了企业的招工难题,使企业获得了人力资源红利。校方负责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价值观培养、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企业通过产教融合形式,由师傅依据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学校与企业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彻底实现校企协同育人。2.产教融合,以产带学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自然地将生产过程和学习过程深度融合,使生产实践和理论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3.岗位多元,素质全面学生在企

9、业学徒,可以在产品加工、质量检测、部件组装、工艺制定、班组管理等多个岗位实践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团队协作能力、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等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全面得到锻炼和提高。4.市场导向,与时俱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升级,企业的产品和生产技术也会随之转型而改变,这样紧跟技术发展潮流,保证了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企业新型学徒制真正实现了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了企业育人主体作用,解决了企业招工难题,为企业入职培训节约了成本,破解了校企合作中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难题,打通了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的阻力,提高了学校办学质量和声誉,实现了招生、教学、就业良性互动,是一种稳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