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讲稿新的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341419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讲稿新的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讲稿新的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讲稿新的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讲稿新的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讲稿新的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讲稿新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讲稿新的(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期的首要的政治任务,对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 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都具有重大意义,对建设富强、文 明、和谐、大美和幸福龙江也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39次提出生态,19次提出生 态文明,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 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一、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 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

2、境友好型 发展道路的过程。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 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绿色 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 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首 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之一纳入

3、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 加明确。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 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是在发展理念上的重大创新, 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十八大之所 以如此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因为党中央基于对中国资 源环境状况及其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形势的清醒认 识和高度警觉: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 退化。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个重大发展问题,又是一个 重大民生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改善生产生活 环境,有利于提高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报告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 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4、的生态 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 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二、深刻认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 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 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 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一)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 明。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 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 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

5、持续,民生不能有 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文明 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 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 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以生态文明取代工 业文明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全人类智慧的结 品,也是克服危机的明智之举。但是,正如恩格斯在自 然辨证法中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 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 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 也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 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多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建设生

6、态文明,注重节约资 源,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党的 十七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5年来,举国上下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上做了大量卓有成 效的工作,全国近半数的省份积极开展了生态省(区、市)创 建活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喜人。例如,我们县的雾淞, 沾河漂等旅游项目,野猪、袍子、鹿等野生动物增多,大 热的烟囱冒出来的是白烟,说明企业在发展的前提,注重防 止大气污染;林业部门的林改地项目的实施,即保护了承包 土地农民的利益,同时也逐步实施退耕换林政策等。这些都 是逊克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生态 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下大力气探索中国特

7、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很有远见、很有深意的 重大战略举措。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 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追求的理念 一脉相承的,是我们党关于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新概 括、再升华。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就把环境保护作 为基木国策,“九五”计划决定实施可持续战略,“十五” 计划首次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目标,党的十 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及统筹人与自然和 谐发展的思想,

8、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节约资源作 为基木国策,“十一五”规划首次将能源消耗强度和主要 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推进形成主 体功能区,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牢固树立生 态文明观念等。在这一系列战略思想和重大部署指导下, 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生态文明观念逐步树立, 全民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增强;节能减排目标顺利完成, “ 一五”期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 %,二氧化硫、化学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4.29 % 和12.45 %,基木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资源 利用率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 量降低36.7 %,主要产品单位能耗

9、大幅度降低;环境质 量局部改善,2005年到2010年,七大水系国控断而好于三类水质的比例提高30.3个百分点;生态保护和修复取 得成效,“ 一五”期间,森林覆盖率提高2.16个百分点, 退牧还草区牧草质量提高,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力度加大, 全国沙化面积减少;应对气候变化取得进展,十一五” 期间通过节能提高能效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吨。(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尽管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经 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人民群众对良 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一是资源约束趋紧,我 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上升到56.7 %

10、,重要矿产资源的对 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多年平均缺水量536亿立方米, 2/3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耕地逼近18亿 亩红线;二是环境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 环境情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木遏制,一些重点领域水 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环境群体性事件频 发。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资 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生态脆弱,加之我国发展很快, 发达国家几百年逐步显露的问题,在我国被压缩到几十 年集中显现。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木 转变,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做法 还很普遍。从源头上 从根木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不 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

11、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三、认真落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必须加紧落实,务求取得成效。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就是“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优 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保(加大自然生 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E这是我们 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顶层 设计的科学完善,意义重大而深远。(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源头上抓起。在我国现阶段 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始终没有突破

12、50%。第二产业消耗了全国70%的能源资源,而重化工又消耗了这70%中的 70%。加上一些地方和行业“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生产方式,给生态环 境带来了危机。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空间是宝贵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 园。我国辽阔的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是中华民族繁衍 生息和永续发展的家园。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 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国土空间也发生了 深刻变化,一方面有力地支撑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 步,另一

13、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和需要着力解 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耕地减少过多过快,生态系统 功能退化,资源开发强度大,环境问题凸显,空间结构 不合理,绿色生态空间减少过多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必须珍惜每一寸土地,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 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类空间科学布局,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 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 天蓝、 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 局,必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这是解决我国国土 空间开发

14、中存在问题的根木途径,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 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 务。要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动各地区严格按 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三大战略格局”。 一是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格局,即以路桥 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 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 化地区为主要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为重要组 成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二是构建“七区二十三带”为主 体的农业发展格局,即以东北平原、 黄淮海平原、长 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 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 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基木农田为基础,要其它农业地 区为重要

15、组成的农业战略格局;三是构建“两屏三带” 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即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一川滇生态屏障、 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 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它国 家重点生态功能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 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二)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搞好“两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 友好,既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 要求,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资源节约了,有利于环境友好; 环境友好的社会,资源的产出率一定是高的。所以我们必须 节水、节地、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保护和治理生 态环境,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全面促进

16、资源节约总的要求是,要节约集约利 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 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 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我国人均能源占有 量低,能源消耗总量增长过快,消耗强度高, 能源消耗供需矛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软 肋,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 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 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 全。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水 多水少水脏并存,地下水过度超采,必须加强 水源地保护和用水用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 用,建设节水型社会。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 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径流资源总量的6%;又是用水量最多的 国家,1993年全国取水量(淡水)为5255亿立方米,占世界 年取水量12%,比美国1995年淡水取水量4700亿立方米还 高。由于人口众多,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500立方 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名百位之后,被列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