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想《天气与生活》教学反思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340757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科想《天气与生活》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科想《天气与生活》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想《天气与生活》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想《天气与生活》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气与生活教学反思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上课之前先研究了本节课的课型,经过反复推敲,经过对事实性学习的定位,初步将本课类型归为讨论交流式的事实性学习课,在本课环节的设计上,我主要从三大步上体现学生讨论交流式的事实性学习的全过程。第一大步是贴近生活,感受事实。即通过我们大连实际发生的风暴潮引入各种天气现象这个事实,并通过讨论交流来了解天气的重要性,并学会关心天气。第二大步是参与活动,讨论交流。第三大步是师生交流、了解更多关于天气事实的资料。 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备课、上课,我觉得相对于我自身来说,有了长足的进步: 首先,教学目标设定准确,教学重点突出。根据学生的表现,我可以确定自己对本课的教学

2、目标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到位的,并且在课上教学重点的体现比较突出,较成功的达成了预期学习结果。 其次,能结合三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设计适合三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即设计天气符号,在设计这一重点环节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我注重了三个小环节,第一处是引导学生自己创新设计天气符号,第二处是学生对自己设计的符号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按设计要求来评价,以求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发展形象思维,第三处是在出示标准的天气符号之后,让学生再次来评一评标准的天气符号好还是自己设计的好,这里用意不但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更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大胆质疑的习惯。 以上是我觉

3、得还有一点点以后可以继续发扬的地方,当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缺乏亲和力、感染力。教师没有做到放松自然的与学生交流、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气氛,课堂效率也随之产生影响。这说明我还缺乏锻炼,以后工作中应该让自己更成熟,更快的成长起来。 ,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回答不能因势利导,挖掘知识的能力不强。当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时,教师没有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说,学生说时老师只注意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却不懂得利用学生的回答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回到本课知识上来,比如第一大环节的讨论交流,就不是很透很彻底,这说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还没有底气,不敢和学生深究。 , 设计符号的纸片太小,学生画的图画也太小,教

4、师预设不充分。如果换一张更大的纸,提醒学生将图画画的再大一些,课堂展示的效果就会更好,相信学生评的也会更加精彩。 , 在评价标准气象符号与自己设计的气象符号哪个好时,教师应该在最后告诉学生气象台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比如说风、扬沙等,让学生知道气象台并不是毫无根据的来随便设计的,他们在讲究形象、代表性的同时还要考虑科学性,从而让学生正确认识标准的气象符号。 5,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点多,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不到位。 第二大环节设计符号时学生评价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评价对他们来说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教师这时候也不能包办代替,适当的引导是正确的,但教师在上课时却显得很急燥,没有起到引导学生评价的作用,基本上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不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