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戏剧阅读指导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340027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诗歌、戏剧阅读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现代诗歌、戏剧阅读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现代诗歌、戏剧阅读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现代诗歌、戏剧阅读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现代诗歌、戏剧阅读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诗歌、戏剧阅读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诗歌、戏剧阅读指导(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郑二中分校高三语文组现代诗歌、戏剧阅读指导【考纲解读】同“小说阅读”部分。【考点透析】一、诗歌阅读诗歌,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和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 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和韵律,一般分行排列。诗歌的欣赏要从以下几个方 面入手:(一)、把握旨趣,领会情感美诗的现在学习一要素是感情,无情即无诗。鉴赏诗歌必须首先进入诗人的情感 世界,把握诗人的抒情基调和情感旨趣。1. 知人论世,找准情感突破口。欣赏任何一首诗歌,总要对它的作者和它所诞 生的时代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否则,我们的欣赏就是盲目的。以香草、美人比喻理想 中的事物,古已有之,郭沫若借鉴这种传统技法,把祖国比作“年轻

2、的女郎”,把自己 比作“炉中煤”,借以吐露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 形象呢?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我们便会一目了然。艾青正是因为一次被捕、一 场大雪,想到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引起了对她的怀念、追忆乃至歌颂,写下了 大堰河我的保姆。鉴赏诗歌,找准了情感突破口,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就会更 便捷,对情感美的领会就会更深刻。2. 避实就虚,咀嚼诗歌真味。以实写虚,化抽象为形象,这是诗人创作的高超本 领;避实就虚,反复咀嚼又是我们领会情感美的巧妙途径。阅读鉴赏时,我们就得用 诗意的眼光避实就虚,慢慢咀嚼出诗歌的真味。3. 由表及里,品读形象寓意。阅读和鉴赏诗歌时,我们要学会品

3、读形象的寓意, 由表及里,探测诗人物化的情绪,领会诗歌的旨趣。(二)、展开想像、感受形象美高尔基说得好:“在诗歌作品中,即使在一首短诗中,现在学习一位重要的是形 象。”诗歌中的形象分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1. 调动积累,张开想像的翅膀。想像不仅对于诗人的创造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可以认 为,诗人通过想像创造出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像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2. 体察物象,剖析寓意。中国历代的诗人总是在大自然中努力寻求属于自己的新鲜活泼的物象,寄托自 己的情感和心志,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事物形象。艾青笔下的那一块“礁石”,臧克 家笔下的那一匹“老马”,都以其生动感人的

4、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欣赏 者要学会联想,由表及里地剖析,在体察外在形象特征的基础上把握形象的寓意,从 而领会形象的意蕴美。(三)、物意契合,赏析意境美赏析诗歌的意境美是为了更好地把握诗的综合美感,即它的情理交融的思想内 容之美,形神结合的艺术表现之美。1. 抓住意象,发挥想像,由形象悟情感。阅读诗歌时要抓住具体的意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像,去领悟和品析作品中的 思想情感。我们只要抓住诗中意象深入玩味,并调动联想和想像,就会进入诗人为我 们营造的韵味浓厚、意蕴深广的神话境界,心中的美感就会与诗人的思想脉搏一起 跃动。2. 透析形神,体悟情理,由具体到抽象。1诗的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5、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物)相契合,形成的情 景交融、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意境要求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发掘具体的 形神中蕴涵的抽象的情理,就能品味出这首诗深邃而绵远、空灵而新颖的意境美。3. 品味情境,观照情感,于客体察主体。意境作为形象思维的特殊表现,诗人在写“境”的同时,就注入了他的喜怒哀 乐诸种感情,注入了他的思想及其对“境”的褒贬态度,正像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 语皆情语也”。我们鉴赏诗歌就不仅要品味其情境,更要观照诗人的情感,在客体的 形象中体察诗人的主观世界。(四)、咀嚼涵泳,品味语言美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诗人善于熟练地运用诗的语言来表现丰富多彩的 现实生活和人们复杂微妙的内

6、心世界,从而激发欣赏者深沉的思考和奔驰的想像。1.熟悉节奏韵律,体会语言的音乐美。诗的语言要在朗诵时顺口流畅,欣赏时悦耳动听,要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迭宕 的韵律美和流畅回环的音乐感。作为鉴赏者也要从诗歌的音韵与节奏中,体会出其 中的音乐美。我国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诗人,很重视诗歌的音乐美,他们的诗歌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然,遣词造句绘声绘色。欣 赏诗歌时我们反复诵读,熟悉诗歌的节奏韵律,就会领悟诗歌语言体现的音乐美。2.推敲炼字技巧,赏析语言隽永美。诗是精炼的语言,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旨趣,所以诗家以一字 称工,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

7、,从而品味语言的隽永美,是鉴 赏诗歌语言的又一途径。3. 考查修辞手法,领会语言形象美。诗歌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常常借助于多种修辞手法,常见的如比喻、拟人、 反复、排比、对偶等等。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排比、反复的运用, 不仅使语言形式整齐有致、朗朗上口,也强化了诗段的整体内容,有利于联想的顺利 展开,给人形象生动之美感。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呼告、比喻、通感 等的运用,使语言产生音韵美的同时,也突出了借物抒情的效果,真切地表现出了诗 人激动不已、起伏翻涌的情绪。(五)、解析透视,品评章法美一首好的诗歌,不但在内容上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形式上也同样具有美 的魅力,而诗歌的章法之美更

8、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1.理清层次,扣住内容,品析构思的精妙之处。构思的内容是相当复杂的,它包括确定主题、选择素材、提炼诗意、选用诗体, 甚至包括形象怎样描写、气氛怎样渲染、情景如何交融、虚实如何转化、显隐怎样 结合、起承转合怎样安排等一系列问题。在鉴赏过程中,我们可以抓住线索、把握 基调,从诗歌的层次、内容切入,品析构思的精妙之处,从而领会诗歌的章法美。2.整体观照,对比阅读,把握风格的独特之处。一个诗人在艺术上成熟与否往往以其有无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标志。在鉴 赏诗歌时,我们就要学会整体观照全诗,通过对比阅读等方式,把握诗歌风格的独特 之处,从而品出诗歌的章法美。在诗歌的鉴赏品评中,还可运

9、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加深 对诗歌风格的理解,将不同诗人的同一题材的诗歌进行比较,或将同一诗人不同时期 的作品进行比较等等,在比较异同之中诗歌风格自然呈现。二、戏剧阅读戏剧是一种综合运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反 映社会生活的舞台艺术。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戏剧”实指剧本,剧本是整个戏剧演出 的基础,它具有的主要特点是:现在学习一,在一定时空限度内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 生活;现在学习二,强烈而富有表现力的戏剧冲突;现在学习三,人物语言的动作化与 个性化。戏剧的鉴赏思路如下:(一).理清人物关系,把握矛盾冲突。剧情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 声。

10、人物的性格在戏剧冲突中得到充分地揭示。从戏剧冲突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人 物的思想性格、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葛,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什么性质 的、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等的不同本来就存在着矛盾冲 突。戏剧中的矛盾冲突就是诸如此类的矛盾冲突中提炼出来的,但是它更集中、更 尖锐。要想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更深刻地认识作品的思想内涵,必须先理清人物关 系。典例分析:雷雨中有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鲁 大海与周萍的矛盾、鲁侍萍与周萍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冲突构成了复杂的戏剧冲突。在周、鲁两家八个人物之间存在着夫妻、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兄弟、兄 妹

11、和主仆之间的多种关系,这些关系层次交叉,互相牵连,产生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冲 突和阶级对立。这一悲剧深刻反映了社会的阶级剥削、阶级压迫,以及由此而产生 的阶级对立,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以周朴 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资本家与工人的阶级冲突是 最本质的冲突。这个矛盾的存在、发展,决定了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茶现在学习二幕出场人物三十多人,但并非以一个人为中心,每个人都在 做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人 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时代,人物与 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

12、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时代的冲突。(二).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戏剧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但舞台说明 同人物语言相比,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戏剧的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 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鉴赏剧本,品味人物语言至关重要。戏剧人物语 言的主要特点有:高度个性化;丰富的潜台词;富于动作性。(1) 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 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 的思想感情,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例如茶馆现在学习 一幕开始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每个人只是

13、三言两语,但却各有特色,显示出各自 不同的性格特征:松二爷的话平稳、周详,显示出他的软弱、胆小怕事;常四爷的话 硬朗、倔强,显示出他的刚强、正直不屈;二德子的话凶狠、难听,显示出他的霸 道、蛮横无理。典例分析:窦娥冤中,在押赴刑场上,窦娥要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这 一细节对塑造窦娥形象有什么作用?【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 句言。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什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

14、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分析:高明的戏剧家,常常善于捕捉生活细节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纵观全 剧,作者在刻画窦娥反抗性格的同时,也注意逐一展现人物性格中温顺善良的另一侧 面。这折戏中写她赴刑场时,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的细节,可见在走向死亡的路 上、窦娥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就 越发显出她的冤屈,她的反抗和抗争也就越令人同情。因此,这一细节的描写使人物 形象更其丰满动人,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也更为有力。(2) 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有时表现为人物之间的动作冲突,如 周萍打鲁大海;有时表现为人物内心的活动。如

15、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 苦的心理等等。也就是说,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也包括内部动作,即内心活动。我 们常常说“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的内在感情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从这个角度说, 人物语言的动作性主要指人物的内心动作。这种显示动作性的语言,从人物的内心 发出,能够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例如雷雨现在学习二幕,当周朴园说死去 的侍萍和周家“有点亲戚”关系时,有下边一段对话:鲁侍萍:亲戚?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这一“嗯”一“哦”,语言很简单,但发自人物的内心,揭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 世界,表现了这两个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特殊心态。(3)品味人物语言中蕴含的丰富

16、的潜台词。所谓潜台词,也就是话语字面意义 以外的深层意义,也称为言外之意。好的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典例分析:雷雨中,鲁侍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句台词 中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鲁大海(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周萍(向外人们)把他拉下去!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 儿子?分析:这里鲁侍萍的语言,有言外之意,有未尽之言。这里三个“ ping ”字,各 有其含义,“萍”是母亲的呼唤,亲情的体现,其含义是:你是我的亲儿子,大海的亲 哥哥,你不能打自己的同胞兄弟啊但这时侍萍很快意识到,周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