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教学案例(二)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339358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课教学案例(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历史课教学案例(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历史课教学案例(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课教学案例(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课教学案例(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历史课教学案例(二)通江学校:左一斌一、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识:使学生掌握周朝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并能识读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的史实。技能:通过学生对齐国强大、称霸的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的具体分析,使学生逐渐理解诸侯争霸的作用,认识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

2、二)教学策略1、 多媒体与历史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结合2、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相结合3、 先进的教育思想与先进的教育技术相结合。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东周开始的时间?东周包括哪两个时期?两个时期名称的由来与哪些历史有关?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回答(课件展示 )(意图:让学生明确历史概念,考察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和新知识的预习情况。为本课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春秋五霸1.春秋诸侯争霸的背景。提问:春秋争霸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的?设计: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先组内发表意见后在班上交流。(课件展示答案)教师过渡:春秋时期历时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3、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2春秋五霸:提问:春秋五霸指哪些?各自的位置?(课件展示 春秋形势图)学生:观察形势图,掌握好两种说法的五霸名称,介绍春秋大国位置,画出方位示意图。(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逐渐树立起空间概念。充分发挥地图辅助文字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历史史实掌握的准确性,不断地重复,尝试回忆加深记忆。便于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弥补。)3.齐桓公争霸:原因:教师:分析设计如下的思考题:1.齐国发展生产,有哪些有利的环境资源条件?2.采取了哪些有利的措施?学生:阅读教材叙述改革措施,评说管仲改革的作用。(将归纳要点课件展示一下)标志:教师

4、增加葵丘会盟的时间、盛况、意义设计思考题:改革与富国强兵之间有什么联系?(渗透改革是强国之路的思想。)4、晋楚争霸(1)、晋文公改革提问:晋文公改革的措施有哪些?有何作用?学生阅读教教材进行回答。学生讨论:“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看书、总结思考,明白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做到史论结合,有利于历史知识的掌握。)(2)城濮之战:提问:在晋楚争霸过程中,最著名的战役是什么?晋国为何会以少胜多?(展示课件)学生:介绍城濮之战情况。展开讨论作用。讲述“退避三舍”的故事。提问:退避的目的是什么?(以退为进)提问:“退避三舍”的作

5、用?1.诚信:实现诺言,报答谢恩2.避其锋芒,诱敌深入(设计意图:分析史实,学习古人诚信的态度,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3)楚庄王称霸学生:讲述“一鸣惊人”和“问鼎中原”的故事。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提问: 在哪次战役后,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5.吴越争霸:投影卧薪尝胆图(略讲)学生:观察此图,讲述卧薪尝胆故事,学生畅谈,(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学习他们的志向毅力。)小结:a.知识点展示。b.讨论:1、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他们最突出的成就有哪些?从他们身上,你看到国家富强的启示和个人事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课件展示:归纳要点)齐桓公:革新强国,首成霸主。(革新)晋文公:勤业治国,跃

6、居霸位。(勤业)越王勾践:雪耻复国,终建霸业。(毅力志向)2.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共同点?有成就宏图霸业的雄心壮志;重用人才;重视改革内政和发展生产,增强国力;能运用正确的谋略,取得政治上、军事上的优势。教师过渡语: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接连不断,社会呈现天下大乱的形势。这期间,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先后出现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这七个大国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一面在本国实行变法改革以图强,一面相互混战,侵伐小国,互相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历史上称这七个大国为“战国七雄”。二、战国七雄1.提问:七国的形成有哪两类情况?(学生阅读并进行分类)2.学生读图:利用顺口溜掌握七国的名称和具体位置。(课件展示战国形势图)3.利用课件和小字介绍了解当时的三次战役的双方和影响。小结:略。课后作业:寻找有关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成语及成语故事。板书:略。课后反思:略。2013年10月9日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