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338447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1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1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1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1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大学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建筑物的变形测量学 生 姓 名 :董荣济学院 :测绘学院学号 : 201063103040专 业 名 称 :工程测量指 导 教 师 :张毅二O二年三月目录摘 要II第一章 绪 论1第二章 变形观测的基本理论22.1 研究现状22.2 变形观测的原因和内容22.3 变形观测的特点3第三章 变形观测精度要求及实施过程 53.1 变形观测精度要求53.2 变形观测的实施过程6第四章 建筑变形观测工程实例 84.1 厂房沉降位移监测实例84.2 工作基点的布设84.3 变形观测点的布设94.4 观测结果的记录 9第五章 结论10参考文献 11摘要建筑物从基础施工到竣工验收及其

2、运营使用过程中,由于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水 位地质、土壤的物理性质、大气温度以及建筑物本身的荷重、结构等因素的变化影响,往往 产生不同形式的变形。如果变形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甚至危及建筑 物的安全。因此,在工程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期间,必须对它们进行变形观测。对某房屋建 筑物及其基坑的变形观测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关键词:建筑物 变形观测 精度 观测精度 观测方法 实施过程第一章 序 言建筑物在施工和营运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和土壤性质的不同,地下水位 和大气温度的变化,建筑物荷载和外力作用等影响,导致建筑物随时间发生的 垂直升降、水平位移、挠

3、曲、倾斜、裂缝等,统称为变形。用测量仪器定期测 定建筑物的变形及其发展情况,称为变形观测。各种工程建筑物在其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形,当这种变 形在一定限度内时可认为属正常现象,但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就会影响其正常使 用并危及建筑物自身及人身的安全,因此需要对施丁中的重要建筑物和已发现 变形的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掌握其变形量、变形发展趋势和规律,以便一旦 发现不利的变形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建筑物的安全,同时也 为今后更合理的设计提供资料。由于建筑物破坏性变形危害巨大,变形观测的作用逐步为人们了解和重 视,因此在建筑立法方面也赋予其一定的地位,建设部已制定颁布了中华人们 共

4、和同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97),并自1998年6月1日 起施行。目前国内许多大中城市已经提出要求和做出决定:新建的高层、超高 层,重要的建筑物必须进行变形观测,否则不予验收。同时要求,把变形观测 资料作为工程验收依据和技术档案之一,呈报和归档通过变形观测, 取得第一 手的资料 , 可以监视工程建筑物的状态变化和工作情况 , 在发现不正常现象 时, 应及时分析原因 , 采取措施, 防止事故的发生, 改善运营方式, 以保证 安全。其次, 通过在施工和运营期间对工程建筑物原体进行观测 , 分析研究, 可以验证地基与基础的计算方法、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 对不同的地基与工程 结构规定合

5、理的允许沉陷与变形的数值, 为工程建筑的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 研究工作提供资料。第二章 变形观测的基本理论2.1 研究现状变形监测主要是采用常规大地测量和某些特殊测量技术。常规大地测量是 采用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等常规测量仪器测定点的变形值,它是目 前变形监测的主要手段。其优点是:(1)能够提供变形体整体的变形状态,监测面 积大,可以有效地监测、 确定变形体的变形范围和绝对位移量;(2)观测量通过组 成网的形式可以进行测量结果的校核和精度评定 ;(3)适用于不同的监测精度要 求、不同形式的变形体和不同的外界条件;缺点是外业工作量大,布点受地形条 件影响,不易实现自动化监测。在大多数国

6、家中 ,传统的常规大地测量方法仍然 是人类进行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的主要手段。而且在一些有关的技术领域内 , 其他技术尚无法替代传统的常规大地测量方法。精密水准测量目前仍然是精度 例如在工程建筑物的沉降方面最高、成果最可靠且简便易行的方法。所以传统 的测量方法,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仍有巨大的作用。特殊测量手段包括应变测量、 准直测量和倾斜测量,它具有测量过程简单、可监测变形体内部的变形、容易实 现自动化监测等优点,但通常只能提供局部的和相对的变形信息。地面测量技术 发展方向的代表是测量机器人 ,其在工程测量和三维工业测量以及变形监测等 领域正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2.2 变形观测的原因及内容一般来说

7、, 建筑物变形的原因较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有三点:第一,自然 条件及其变化,即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土壤的物理性 质、大气温度等因素引起建筑物变形。如:由于基础的地质条件不同,引起建 筑物各个部分不均匀沉降,而使其发生倾斜、位移、裂缝等变形;或由于地基 本身的塑性变形也会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同时由于温度与地下水位的季节 性和周期性变化引起建筑物的规律性变形。第二,与建筑物自身相联系的原因, 即建筑物自身的荷载大小、结构类型、高度及其动荷载(如风力大小、震动强 弱)等引起建筑物变形。要减弱这方面变形的影响,往往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来 实现。最后,由于建筑物施工或营运期间一些工作做得

8、不合理,或由于周围环 境影响而产生额外的变形。例如:在高大建筑物周围进行深基坑开挖,就会对 其原有建筑物产生一个额外的变形。当然这些引起变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 互作用的,对建筑物往往是共同作用的,只是不同时间段,不同因素的作用强 弱不同而已。这些变形的原因, 是相互联系的。随着工程建筑物的兴建 , 改变 了地面原有的状态, 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外力 , 这就必然会引起地 基及其周围地层的变形。而建筑物本身及基础 , 由于地基的变形及其外部荷载 与内部应力的作用而产生变形。工程建筑物的变形按其类型来区分 , 可以分为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静态变形 通常是指变形观测的结果只表示某一期间内的

9、变形值 ,也就是说 , 它是时间的 函数。动态变形是指在外力的影响下而产生的变形 , 故它是外力为函数来表示 动态系统对于时间的变化, 其观测结果是表示建筑物在某个时间的瞬时变形。 变形观测的任务是周期性地对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 , 求得其在两个观测周期的 变化量, 而为了求得瞬时变化, 则应采用各种自动记录仪器记录其瞬时位置。 变形观测的内容, 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与地基情况来定。要求有明确的针对性, 既要有重点, 又要作全面考虑。以便能正确反映出建筑物的变化情况 , 达到监 视建筑物的安全运营, 了解其变形规律之目的。例如: 对油罐基础而言, 主要观 测内容是均匀沉陷与不均匀沉陷,从而计算绝对

10、沉陷值、平均沉陷值、相对弯曲、 相对倾斜、平均沉陷速度以及绘制沉陷分布图 , 对于厂房、宿舍楼等建筑物本 身来说, 则主要是倾斜与裂缝观测; 对于高大的炼塔和高层房屋 , 还应观测其 瞬时变形、可逆变形和扭转变形,即动态变形。2.3 变形观测的特点与一般工程测量相比,变形观测具有以下特点:(1)变形观测属于安全监测,有内部观测和外部观测两方面。内部观测内容 有建构筑物的内部应力、温度变化的测量,动力特性及其加速度的测定等,一 般不由测量工作者完成。外部变形观测的内容主要有沉降观测、位移观测、倾 斜观测、裂缝观测和挠度观测等。内部观测与外部观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应同时进行,以便在资料分析时可

11、以互相验证与补充。(2)观测精度要求高。由于变形观测结果直接关系到对建构筑物的安全稳定 性作出正确判断,影响对变形原因和变形规律的正确分析,因此,和其他测量 工作相比,变形观测必须具有很高的精度。(3)需要进行重复观测。建构筑物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变形都有个时间过程, 而变形观测的任务是周期性地对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计算出建构筑物上同一 观测点在两个观测周期间的坐标差和高程差(坐标和高程的变化量)。有时为 了求得瞬时变形,则应采用各种自动记录仪器记录其瞬时位置或瞬时状态。(4)要求采用严密的数据处理方法。建构筑物的变形量一般都较小,有时甚 至难以与观测误差区分开来;同时,大量重复观测使原始数据增

12、多,要从不同 时期的大量观测数据中精确获得变形信息,必须采用严密的数据处理方法。测 量工作中数据采集难度大,易受气象、潮水、地形等条件的影响;内业计算繁 琐;精度难以保证;成图时间较长等缺点。使水上测量工作变得方便、快捷、 轻松、高质、高效。测量工作中数据采集难度大,易受气象、潮水、地形等条件的影响;内业 计算繁琐;精度难以保证;成图时间较长等缺点。使水上测量工作变得方便、 快捷、轻松、高质、高效。第三章 变形观测精度要求及实施过程3.1变形观测精度要求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取决于该工程建构筑物预计的允许变形值的大小和 观测目的。如何根据允许变形值来确定观测的精度,国内外还存在着各种不同 看法。我

13、们倾向于采用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工程测量组比较早提出的:“ 如 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使变形值不超过某一允许的数值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则 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 0.1-0.05;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研究建构 筑物变形的过程,则其观测中误差应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在工业与民用建筑 物的变形观测中,由于其主要观测内容是基础沉陷和建筑物本身的倾斜,其观 测精度应根据建筑物基础的允许沉陷值,允许倾斜度和允许相对弯矩等来决 定,同时还应考虑其沉陷速度和倾斜速度。例如,某综合勘察院在观测一幢大 楼的变形时,建筑设计人员提出的允许倾斜度a=0.004,据此求得大楼顶点的 允许偏移值为120mm,若根据上

14、述的观点以允许倾斜值的0.05作为观测的精 度指标(观测中误差m),即m=6mm。如果根据本单位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力 量,比较容易达到精度要求,而且在不增加很多工作量,不必花费很大精力情 况下,还能达到更高的精度时,也可以将观测的精度指标提高,例如本例中可 取2mm作为最后的观测中误差。对于沉陷延续的时间很长而沉陷量又较小的 基础,若根据沉陷速度确定观测精度,其观测精度就应当高得多。一般来讲,从实用的目的和需要出发,对于有传动设备、连续生产的大型 车间(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土大坝, 通常要求观测工作能反映出 1mm 的沉陷量,那么沉陷观测的精度则要求达到 0.

15、5mm ;对于不是连续生产的一般工业厂房、民用建筑、高层房屋建筑,以及 土工建构筑物,要求观测工作能反映出 2mm 的沉陷量,则沉陷观测的精度要 达到 1mm 的要求。至于观测的频率决定于变形值的大小和变形速度,以及观测的目的。通常 要求观测的次数既要能反映出变化的过程,又要不遗漏变化的时刻。3.2 变形观测的实施过程依据建筑物变形的主要原因及其类型的划分进而对变形观测的过程进行 详细的策划。变形观测策划输入包括:1 业主要求变形观测所能提供的信息;2 国家规范 ;3 以前类似建筑物的变形观测方案;4 观测对象所在地的地质条件 及周围环境;5 施工进度计划。变形观测具体方案内容(策划的输出)(

16、1)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类型:沉降观测、倾斜观测(垂直度观测)、位移观测 裂缝观测。(2)不同变形观测的精度与方法变形观测的精度取决于该工程设计的允许变形值大小和进行观测的目的。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变形观测中,由于其主要观测内容为基础的沉降和主体倾 斜,其观测精度应根据建筑物基础的允许沉降值、允许倾斜度和允许相对弯矩 来决定。同时还应考虑沉降速度的影响。在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FIG)第 十三届会议中规定:“当观测目的是为了使其变形观测精度中误差应小于允许 变形值的1/101 /20”。在我国,对于不同内容的变形观测,其精度要求在测量 规范中均有明确规定。不同等级,不同精度的变形观测,所采用的观测方法也 不相同。这样,观测精度决定采用何种观测方法,而观测方法的选用必须确保 观测精度的实现,并尽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