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记忆的特点及培养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633790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生记忆的特点及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小学生记忆的特点及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小学生记忆的特点及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小学生记忆的特点及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小学生记忆的特点及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记忆的特点及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生记忆的特点及培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生记忆的特点及培养浅谈小学生记忆的特点及培养单位:救兵乡九年一贯制小学姓名:徐金硕浅谈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及培养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人们对过去见过的、听过的、嗅过的、尝过的、触摸过的、思考过的、体验过的对象及动作等,都可以在头脑里留下痕迹,以后还会再现或回忆出来,这都是记忆现象。记忆是由记到忆的过程,离开了记忆,个体就什么也学不会,他们的行为只能由本能来决定。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小学生记忆力的培养。一、记忆的概述(一)含义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记忆是比感觉更为复杂的心理现象。记忆以对人对事物的识记与保持形成知识经验,以再认或回忆的方式在脑中进行反映。我们过去经历的事如

2、果不能再脑中反应出来,这就是记忆的丧失,即通常所说的遗忘。所以记忆是心理过程在时间上的持续。从信息论的观点看,记忆是由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阶段组成的彼此紧密联系而统一的心理过程。记忆的种类可分为两部分,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划分,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的划分,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二)记忆的过程记忆是由记到忆的过程。记忆的过程是由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互相联系、相互依存的阶段构成的。识记、保持是再认或回忆的前提和保证,再认或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与证明。没有记就没有忆。记是忆的前提,忆是记的表现。记忆是知识的仓库,人如果

3、没有记忆,每次都要重新去认识已经经历过的事情,那么其智力水平将永远处于新生儿的状态。一般人记不住3岁以前的事情,心理学称之为人类幼年健忘”。4-5岁时的记忆属于形象记忆,记忆力以无意记忆为主。从小学开始,记忆的有意性有了明显的发展,不仅能识记和回忆需要的材料,还可以运用一些方法帮助自己记忆。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小学生的有意记忆,并尽快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最大限度地开发记忆潜能。这是智力发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二、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儿童入学后,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经常要对学生的记忆提出一定的要求,要求记住书本上的生字,演算规则,学习内容,或要求他们背诵某些课文,使得小学生的记忆能力迅速发展。

4、因此,小学生的记忆发展具有下列特点:1、有意识记逐渐超过无意识记,成为小学生主要的记忆方式低年级小学生仍然保留学前期无意识记的特点,但入学后他们不能只识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必须学习一些他们并不一定感兴趣的东西。在这样的条件下,儿童的有意识记就逐渐发展起来了,并越来越占优势,成为小学生记忆的主要形式。2、意义识记逐渐超过机械识记,并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重要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较多地运用机械识记的方法,如背课文常常是从头到尾,逐字逐句的背。到了中高年级他们逐渐掌握了一系列意义识记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对识记的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和逻辑加工,理解识记逐渐增多,而机械识记相对减少。之所以有这样一种趋势是由于低年级

5、小学生熟记课文时,不会独立领会和分析教材。他们又没有足够的理论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对他们来说逐字逐句的背诵比自由思维并按意义识记容易得多。3、儿童对抽象材料的记忆的增长率逐渐超过对具体形象材料记忆的增长率很多实验都证明年幼儿童最容易识记一些具体的直观形象的材料,其次是容易识记一些含有具体形象或活动的词的材料,而那些没有直观形象的词的材料是比较难以识记的。小学儿童特别是低、中年级的儿童仍具有这一特点。这一时期具体形象记忆仍占主要地位,而抽象记忆同时在不断发展,其增长率逐步超过对具体形象材料记忆的增长率。小学生儿童善于具体形象记忆和儿童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水平有关。(三)小学生记忆培养小学生是

6、记忆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地发展和提高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内容以及记忆规律等加以培养。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丰富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生活经历才有记忆,有的年龄很小的孩子,由于见多识广”能记住和讲出很多见闻。2、加强识记目的性教育。3、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4、加强对记忆材料的理解与充分应用。5、增强学生记忆的信心。6、是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7、教给学生正确的记忆方法。记忆的方法很多,教师要教会小学生一些常用的记忆方法来发展他们的记忆力。常用的记忆方法主要有直观形象记忆法、歌诀记忆法、特征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归类记忆法、重点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推

7、导记忆法、图表记忆法等。具体介绍以下几种。1、倒数数字。教师念一组数字,学生按相反的顺序背诵出来,比如,教师念5879,同学们说9785。2、穿插挑选。教师依次念下列每组数字和汉字,每隔一秒钟念一个。每念完一组,要求学生只能按数字顺序回忆出来,而不能回忆汉字。例如,教师念“家一4一水一3一风”,学生念“4-3o3、进行谐音记忆法训练。谐音法可把枯燥乏味的数字(或其他材料)变为有意义的语言。例如,“兀”(3.1415926535897932384626)编成故事:“山巅一寺一壶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尔乐。”4、奇特联想记忆法。奇特联想记忆法可以把生活中容易遗忘的事物联系起来,

8、便于记住。例如,气球、天空、导弹、苹果、小狗、闪电、街道、柳树八个词,可以用此方法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我被气球吊上天空,骑在一颗飞来的导弹上,导弹射出了一个苹果掉在小狗的头上,小狗受惊后像一道闪电似地奔跑,窜过街道,撞在柳树上,死了。这样把八个毫不相干的词就记住了。5、口诀记忆法法例如,我们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字也可以编成口诀,帮助分辨:“已、己、巳”几个字容易混淆,可以编成这样的口诀:“张口已,闭口巳,半张不张是个已”。6、直观形象记忆法例如,“明”字,教师说:“太阳和月亮放在一起多么明亮呀!”7、重复印象为使要记住的事物在孩子头脑里形成深刻、清晰的印象,让他一遍又一遍反复地听或诵读,这是一种简便

9、易行、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如反复听同一个故事,多次到一个游乐场所游戏,在活动过程中加以必要的引导,如让他跟讲故事,让他指路、背着说出游乐器械的特点等,可以强化记忆。8、多感官参与在认识事物时,让学生尽可能动用多个感官共同参与,可以使他的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更全面、更清晰,有助于记忆内容准确、保持时间延长。比如背唐诗,让他能边听边说、边看着图、还能用手指一i指。9、应用巩固获得任何知识技能后,如果没有练习的机会,都会被逐渐忘掉。让学生记忆知识、经验,一定要给他机会,鼓励他应用到生活活动中,以求“熟能生巧”;结果孩子会加深有关知识经验的印象和理解,提高记忆的准确度,延长记忆时间,需要时能迅速轻松地提取,提高记忆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