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因简洁而精彩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336598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堂因简洁而精彩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课堂因简洁而精彩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课堂因简洁而精彩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课堂因简洁而精彩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课堂因简洁而精彩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课堂因简洁而精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堂因简洁而精彩(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堂因简洁而精彩兼评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先生的语文课堂教学文学艺术和科学的美的核心就是简洁。中国诗都是非常简洁的。中国的诗经:“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寥寥八个字,景、情、人、思,囊括无余。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精练是智慧的灵魂。”艺术苦恋简洁。齐白石的画以其简洁的笔触,给人无尽的美感、绵绵的遐思。艺术和科学如此,作为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以追求简洁为最高的艺术境界呢?简洁,往往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奇迹。就像毫不值钱的麦秸,简洁几下,可以做成漂亮的麦秸画;就像毫不起眼的石头,简洁几斧头,可以做成精美的雕塑;就像端午时节那毫不起眼的苇叶,只要简洁地浸泡几下,就可以裹成玲珑剔透、清

2、香可口的粽子;就像毫无分量的竹子,只要简洁地凿几个眼,可以做成能够吹出美妙旋律的笛子。我特别欣赏这样一句广告词把简单的变成复杂,太累;把复杂的变为简单,贡献。没错,简洁的语文课堂,其实是以少胜多的课堂,少的是我们对文本的烦琐分析,少的是我们过多的形式主义做法,少的是对心灵和精神自由展开的空间,让我们的心里多一些音乐般美好的旋律,让我们的课堂多一些真诚而深刻的对话。简洁,看起来是生活的一种方式,是审美的一种要求;其实,更是现代精神自由的一种体现,是价值系统平衡的一个支点。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先生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在他的课堂上,教师视野开阔,删繁就简,独树一帜;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

3、举、小嘴常开。教师兴致勃勃,光彩照人;学生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师生如沐春风、如痴如醉,沉浸在美的画面、诗的境界、爱的怀抱之中。下面结合孙老师的课堂实例作具体评述。一、简洁的导入: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凤头、猪肚子、豹尾,是写作课中常用的三个比喻。它形象地说明,文章的开头部分要像凤头一样美丽;文章的主体部分要像猪肚子一样丰满;文章的结尾部分,要像豹子尾巴一样有力。文章达到这样的境界,才算是上乘之作。听孙老师的课,每次的导入都不一样,但相同的特点就是简洁,如凤头一样小巧玲珑,如风头一样引人入胜,如风头一样充满生命活力。孙老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苏教版第八册)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上课伊始,教师播放电

4、视剧水浒传中的好汉歌。粗犷、豪爽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歌曲结束,师生进行课前交流。师:同学们,谁知道刚才听的是什么歌?生(齐答):好汉歌。师:好听吗?生(齐答):好听。师:你最喜欢水浒传里的哪一位好汉?生:我最喜欢神勇冠英的武松。生:我最喜欢力大无比的鲁智深。师:噢,你最喜欢花和尚鲁智深。生:我喜欢水浒传里的林冲。生:我最喜欢九纹龙史进。师:水浒传里面一共给我们塑造了多少位好汉的形象?一起说。生(齐答):108位。师:你知道什么样的人叫好汉吗?生:勇敢的人。生:重情义的人。生:有正义感的人。生:爱打抱不平的人。生:“忠”义疏财的人。师:是“仗”义疏财的人。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师:讲的真好

5、。你们是什么学校的?生(齐答):实验小学。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非常喜欢你们。你们课外看了好多的课外书,尤其是水浒传,是不是?生(齐答):是。师:刚才同学们讲了好汉的许多特点,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一下水浒传里面108将中第一位出场的好汉。他是谁?生(齐答):林冲。师:板书课题(一笔一画,苍劲有力)。一起把题目读一读。生(齐读):林冲棒打洪教头以上导入气势磅礴,却似黄河之水天上来,音乐旋律明快优美,大有摄人心魄之感。话题新颖自然,贴近学生心灵,唤醒学生记忆,可谓言简意赅,堪称经典。再比如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苏教版第十册)时,孙老师和学生从喜闻乐见的孙悟空谈起,情感一下拉近了,师生在聊天中不知不

6、觉向零距离心理教学靠拢。然后让学生讲自家名人,通过增强自豪感来激发学习热情。接下来由“名人都是从平凡人、普通人开始的”自然地将课前谈话过渡到课文学习,同时加强了师生情感沟通,缩短因为师生不熟悉而产生的心理距离和隔阂,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接纳教师,让教师走进学生心里。形式上水到渠成,内蕴上意味无穷。二、简约的预设:彰显学生个性的魅力 简单必须先经过复杂的过程,就像读书一样,要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简单是在复杂之上,跳出复杂才能简单。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必须先复杂、精细,然后简单。简单不等于浅薄、简陋、粗放,简单是深刻、丰富、精细的升华,深刻才能简洁,丰富才能简单,精细才能简约。(一)“作者思有路,遵

7、路识斯真。”孙老师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苏教版第十册)一课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教路即围绕“行”字理思路,围绕“多”字学课文。学生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对作者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作了个性化的解读,真正达到了“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境界。(二)孙老师在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时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初读课文后,孙老师引导学生据题质疑,据文质疑。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天游峰那么美,好山好水作者为什么不写,却要去写那不起眼的扫路人呢?”“游人感到累,而老人为什么不累呢?”“为什么一杯茶就把作者与老人的心灵沟通了?”“老人70多岁了为什么还不愿意退休呢?”“为什么分两次写老人的外貌?

8、”“老人岁数那么大了,眼睛为什么那样炯炯有神?”“作者为什么要写一对宿鸟呢?”“作者为什么要说30年后再去看望老人?老人能活到100岁吗?”“为什么老人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面对这么多问题,孙老师没有急于表态,而是启发学生:“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学习,效果才最好呢?”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让我们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去学习,有的说大家分组学习,有的说把问题归类,意思相近的问题并到一起来解决。孙老师接受第三种建议,把问题归成这样三类:游人累,为什么七十岁的老人不累?为什么老人实在离不开这里?老人三十年后,为什么能活到一百岁?师生围绕这三个问题共同研读揣摩文本,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在读中探讨

9、交流。请看师生对话的一个片段:师:为什么三十年后,老人能活到一百岁?生:因为空气清新,作者相信老人能活到100岁。生:100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希望老人活到100岁。生:这里的自然环境好,他能活到100岁。生:老人不停的扫路,身体得到了锻炼,所以他能活到100岁。师:劳动锻炼使人健康,根本原因是什么?生:老人活得自信。师:老人什么性格?生:(边读书边说)“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说明老人充满自信、豁达开朗。师:这种性格是怎么来的?生:大自然的滋养。师:大自然滋养了老人的性格,使他充满自信,使他健康长寿。“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

10、具有浓郁的人文性、多彩的情趣性和丰富的生活性。孙老师充分触摸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对文本产生自己的问题,让学生表露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学生流露自己的情感。在自问中自读,在自读中自悟,在自悟中自得。如此,使课堂教学少些灌输,多些交流;少些做作,多些真实。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读出了疑问、读出了意蕴、读出自己的独特感悟,也读出了语文课堂行云流水般的乐章。三、简单的评价:追寻春风化雨的育人境界 人与人之间,本也该多一些简单,多一些坦诚,少一些虚伪,少一些掩饰。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给予学生多一些鼓励的目光,多一些真诚的赞许,多一

11、些会心的微笑,多一些心灵的沟通,学生便多一分自信,思维会愈加活跃,想象愈加丰富,课堂参与的热情也就越高。教师在课堂之上点评妙语连珠,看似信手拈来,但皆是教师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的结晶。综观孙老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评价,随意间流露真情,简洁中洋溢智慧,进入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境界。充满激励。学生成长发展走的是“成功是成功之母”之道,教师充满真情的激励语言能让学生不断获得走向成功的动力。“真能干”,“多聪明”,“就是与众不同”,“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啊”,这一句句话语就像蜜汁一样流进学生的心田,化作前进的不竭源泉。“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说错了也不要紧。”“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谁来猜一猜,猜对了表扬

12、,猜错了也表扬,表扬你的勇气。” “孙老师最喜欢举手的同学,举手的同学是最自信的同学。”激励的语言犹如催人奋进的号角,鼓舞人心。只要是人,谁不希望得到别人的激励呢?尤其是小学生更需要我们教师的激励。激励性语言犹如扬帆的劲风,犹如汽车的马达,它是人前进的内在动力。童年世界是情绪化的世界,外在的刺激直接影响儿童的情感,积极的情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充满赏识。在指导学生潜心读书时,孙老师送去赏识的习习春风和缕缕阳光“读得好,好在声音响亮,这是自信的表现。” “你有一双慧眼,真是火眼金睛,把藏在背后的东西也读出来了。”“课文写得精彩,你也读得振奋,孙老师听得也振奋。”“真好,你们都有发现的眼睛。”

13、在教落花生的课堂上,一学生辩论时引用名言,举出名人事例来证明自己观点时,他情不自禁地鼓掌:“好,很会辩论,引用名人名言,举出名人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你是一个出色的辩论家。”孙老师的范读声情并茂,震撼人的心灵,有学生在品评时有理有据,不仅说出读得好,还说出读得好在哪里,教师动情地对他说:“你说得太好啦,真是我的知音啊!”这种师生互相赏识的场景在他的课堂上时常可见。希望别人赏识是人的本性,赏识使人愉悦,赏识使人快活,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他常讲:“我上课时口袋里总是装满了高帽子。给学生戴高帽子,真心实意地表扬学生、赞美学生,学生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和回报。让我们学会赏识和

14、赞美我们的学生吧!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语言!”充满尊重。当学生提出了别人提不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孙老师走上前去,握住他的小手,注视着他的双眼,赞美道:“你有一双慧眼哟,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呀!” “多么有价值的问题呀,这就是你的发现,这是你的知识产权,这就是你的专利。多么了不起,一个发现家、思想家就在我们班上诞生了。请把你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并写上你的名字。”“还有不同精彩的吗?展示你的不同,展示你的精彩。”“谁说你戴着和孙老师一样的眼镜,我说你有一双慧眼,你能把这句话读读吗?”“真好,你们真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又找到了一处,还有没有?再找出来就比较难了。你还能找到吗?一双双发现的眼睛,

15、靠的是会思考的大脑。” “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我觉得真了不起啊!这九个问题就是九朵智慧的火花。”人文性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民主的课堂中师生是互相尊重的关系,“蹲下来和学生交流”不在蹲下来的形式,而在教师尊重学生的实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歧视、不污辱、不体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见解,不强求,不压制,不误导,不扭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师要学会欣赏差异,鼓励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这样才能张扬个性、发展个性。充满期待。在学生潜心会文时“读完课题,你们能提出问题来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自己,看谁的问题有价值,有水平?” “听了同学们的读书,非常好。我想起古人的话: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

16、疑则大进。不动笔墨不读书。拿起笔,不理解的做个记号,打个问号。看谁提的问题大,看谁提的问题响,看谁提的问题多?”在学生合作探究时“听同桌的问题,如果你们一样,那么你们都是英雄,因为英雄所见略同。如果他的问题你会回答,说明你的水平比他高。如果他的问题你不会回答,说明同桌会思考。交流的过程就是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过程,可以看出你的优势和差距。”在学生读书回答时:“真好,她不仅读出了她喜欢的这一段,而且讲出了喜欢的原因。读得真好,只是有一个字音读得不准。” 除了上面说的有声语言外,孙老师还善于调动体态语言,丰富评价的内涵。握握手、拍拍肩、摸摸头这些亲热温暖的举动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愉悦,那灿烂的笑容是开在学生心中永不凋谢的鲜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