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二建继续教育海绵城市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331790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山东二建继续教育海绵城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山东二建继续教育海绵城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山东二建继续教育海绵城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山东二建继续教育海绵城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山东二建继续教育海绵城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山东二建继续教育海绵城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山东二建继续教育海绵城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12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2015年4月,从130多个申请城市中选出试点城市(D)座。A.13.0 B.14.0 C.15.0 D.16.02、最早提出LID理念与绿色基础建设 ,要求在源头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强调还原开发前水文循环的国家是(B)。A.英国 B.美国 C.澳大利亚 D.日本3、由于水多, 强调排水,并利用源头管理方法对径流和污染物进行控制,“排”的过程中体现可持续性的国家是(A)。A.英国 B.美国 C.澳大利亚 D.日本4、由于水少,采用水敏感城

2、市设计,通过雨水源头控制,减少了暴雨径流,同时也增加供水的国家是(C)。A.英国 B.美国 C.澳大利亚 D.日本5、城市发展带来许多城市水问题,下面的选项中正确的是(ABDE)。A.水环境污染 B.水生态破坏 C.大面积地面硬化 D.水资源短缺 E.水安全风险6、由降雨径流给城市水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有(AC)。A.初期径流污染 B.大面积地面硬化 C.合流制溢流污染 D.河道硬质化 E.水资源短缺7、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A)A.正确 B.错误8、国家提出“以水定城”战略的主要原

3、因是城市灰色基础设施建设容易给城市带来内涝等灾害,从而给国家造成巨额经济损失。(B)A.正确 B.错误9、海绵城市建设应因城因地而异,科学规划、着眼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工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不会一蹴而就。(A)A.正确 B.错误10、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可促进水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能够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A)A.正确 B.错误11、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建设海绵城市的关键环节是(C)。A.净化和处理雨水 B.提高雨水下渗速度 C.降

4、低地表径流量 D.修建大量蓄水池12、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要求将多少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B)。A.0.65 B.0.7 C.0.75 D.0.813、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径流总量控制一般采用什么指标作为控制目标(D)。A.雨水下渗减排总量 B.设计降雨量 C.雨水调蓄总量 D.年径流总量控制率14、径流污染问题较严重的城市或地区,其海绵城市规划控制目标可结合当地水环境容量及径流污染控制要求,确定什么指标作为径流污染物控制目标(A)。A.年SS 总量去除率 B.年总氮去除率 C.年总磷去除率 D.年BOD去除率15、海绵城市建

5、设理念应执行道法自然,低影响开发理念,具体体现在(ABCD)。A.对地形地势的尊重 B.对水的尊重 C.对表土的尊重D.对植被的尊重 E.对低影响规划的尊重16、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规划引领、生态优先以及(BCE)。A.低影响开发 B.统筹建设 C.因地制宜 D.雨水源头控制E.安全为重17、低影响开发是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其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包括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A)A.正确 B.错误18、鉴于径流污染控制目标、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大多可通过径流总量控制实现,各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可选择径流总量控制作为首要

6、的规划控制目标。(B)A.正确 B.错误19、径流污染控制目标主要通过控制合流制溢流的频次或污染物总量来实现。(B)A.正确 B.错误20、对于海绵城市规划控制目标,各地应根据当地降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径流污染状况、内涝风险控制要求和雨水资源化利用需求等,并结合当地水环境突出问题、经济合理性等因素,有所侧重地确定低影响开发径流控制目标。(A)A.正确 B.错误2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B)。A.下渗量增大 B.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C.蒸发量增加 D.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22、城市化后对地下水影响正确的是(C)。A.地下水位升高 B.地下水质变好 C.地下水补给量减小 D.地下径流量增大23、

7、城市化后部分水循环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B)。A.城市化后径流汇流历时增大 B.城市化后径流系数增大 C.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减少 D.城市化后径流峰现滞后24、关于城市降雨径流水质特性,不正确的是(C)。A.复杂性 B.随机性 C.确定性 D.间歇性25、城市化后,雨水径流以排为主的后果(ACDE)。 A.雨水混入污水排放 B.管网建设成本降低 C.水文循环通道破坏 D.难以摆脱恶性循环 E.管网建设成本提高26、城市化对水分循环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BCE)。A.降雨量 B.渗透量 C.径流量 D.补给量 E.蒸发量27、城市雨水汇水区的划分应遵循“自小向大,逐步递进”的原则。(A

8、)A.正确 B.错误28、雨水汇水区的划分,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雨水径流管理,高质量的雨水汇水区划将直接影响不同海绵体的(蓄、滞、渗、净、用、排)功效。(B)A.正确 B.错误29、汇水区划分应高水高排、低水低排,避免将地势较高、易于排水的地段与低洼地区划分在同一排水分区。(A)A.正确 B.错误30、城市化对河流水文性质产生重要影响,使其流量增加,洪峰增高,峰现滞后。(B)A.正确 B.错误31、道路广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雨水口宜设在汇水面的低洼处,顶面标高宜低于地面(A)。A.10-20cm B.15-25cm C.5-15cm D.20-25cm32、道路广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雨水口担负的汇

9、水面积不应超过其集水能力,且最大间距不宜超过,(B)。A.30m B.40m C.35m D.45m33、下列雨水斗属于半有压式的是(C)。A.65重力式 B.79重力式 C.87重力式 D.虹吸式34、一个立管所承接的多个雨水斗,其安装高度宜在同一标高层。当立管的设计流量小于其排水能力时,可将不同高度的雨水斗接入该立管,但最低雨水斗应在立管底端与最高斗高差的(C)以上。A.1/ 3 B.1/ 2 C.2/ 3 D.1/ 435、雨水收集利用的适用条件(AC)。A.有雨水回用需求 B.屋面材质采用沥青油毡 C.汇水面径流水质较好 D.径流水质污染严重 E.径流量较大36、虹吸式屋面雨水收集系统

10、与半有压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相比,其优势主要表现在(ACDE)。A.悬吊管无需坡度敷设,节省安装空间 B.需要较大的管径 C.管道具有自洁能力 D.使用寿命更长 E.需要较小的管径37、城市雨水利用的选择次序遵循“低质低用”原则。(A)A.正确 B.错误38、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应独立设置,严禁与建筑污、废水排水连接,严禁在室内设置敞开式检查口或检查井。(A)A.正确 B.错误39、虹吸式雨水斗设计流量可以超过产品的最大泄流量,雨水斗应水平安装。(B)A.正确 B.错误40、下凹式绿地内一般应设置溢流口(如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溢流口顶部标高一般应低于绿地50-100 mm。(B)A.正

11、确 B.错误41、污染物生物净化的效果与入渗水在地下的停留时间有关,停留时间越长则净化效果越好。地下水位距渗透面大于(B)比较适合雨水下渗。A.50cm B.100cm C.75cm D.80cm42、防洪调蓄的塑料雨水模块,其外围铺设透水性土工布,土工布外侧应有不少于(C)碎石。A.25cm B.40cm C.30cm D.45cm43、雨水渗透设施距建筑物基础不应小于(A)。A.3.0-5.0m B.2.0-2.5m C.1.0-2.5m D.1.5-3.0m44、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的养生期间,行车速度限制在(D)下,但禁止重型车辆和机械通行。A.35 km/h B.40 km/h C.2

12、0 km/h D.30km/h45、 径流峰值流量调节适用条件(BC)。A. 区域排水标准较高 B.管网上下游排水标准不衔接C.管渠提标改造难度较大 D.当入渗设施作为调蓄设施时,其容积应满足入渗时间大于12h的要求 E.管渠提标改造难度较小46、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控制要点(AC)。A.严格控制配合比 B.施工气温低于3 并有浓雾或降雨时,不进行基层施工 C.基层施工中确保排水畅通,表面不允许积水 D.基层碾压完成后,进行养护,养生期不小于 5天 E.基层施工中确保排水畅通,表面允许积水47、透水砖砂石垫层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是:砂石主要注重砂、石都不得有含泥的成分。(A)A.正确 B.错误48、透水性土工布铺设应满足保土、透水和防堵的要求,土工布外侧应有不少于20cm碎石。(B)A.正确 B.错误49、使用频率较高的商业停车场、汽车回收及维修点、加油站及码头等径流污染严重的区域不得采用雨水入渗系统。 (A)A.正确 B.错误50、当透水铺装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时,顶板覆土厚度不应小于600 mm,并应设置排水层。(A)A.正确 B.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