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定律(1)交换律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331523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算定律(1)交换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运算定律(1)交换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运算定律(1)交换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运算定律(1)交换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运算定律(1)交换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算定律(1)交换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算定律(1)交换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算定律(1)交换律 教学内容:试验教材第八册 P5253 教学目标:1、知道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的内容和字母表达式。2、能运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一、加法交换律1、出示情景图:(1)桌上一共有几罐果汁? 列出算式? 818188(2)算一算。 (3)反馈得出:8+18=18+82、我班有 17 个男同学,16 个女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口答算式得出:1716= 16173、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观察,唤起学生的记忆(对于加法交换律, 学生早已

2、接触过),通过语言的表述,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加法交换律。】4、学生再举例、验证。并用数学语言说说发现的规律。5、揭示概念: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 律。【在大量的举证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加法交换律的概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 理性。让学生在举例、验证、观察、分析,再抽象概括定律的过程中,了解数 学思维的一般过程,知道数学的严谨性。】6、根据加法交换律写出算式的另一半7+8= ()() =98+6645+ ( ) =54+ ()O +二甲数乙数 =a+b= 7、揭示加法交换律的字母式子:a+b=b+a【在练习中通过不同的表达形式巩固加法交换律,提高学生的语言变通能力。】

3、二、乘法交换律:1、加法有这样一个规律,其他的运算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2、先指名举证(避免无法验证的例子如:甲+乙=乙+甲) 再同桌合作举例、验证3、反馈:乘法也有这样一个规律4、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乘法的规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5、命名规律:乘法交换律。【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举证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数学的 思维过程。在语言表述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揭示字母式子【在交流中让学生知道乘法交换律的不同表示方法,进一步理解乘法交换律。】三、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分别是怎么说的。四、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74+641

4、=78X1426 =102X248【在计算、交流中,让学生知道根据交换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也能运用交换律 可以进行验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培养学生简算的意识和能力。】运算定律(2)结合律教学内容:试验教材第八册 P5455教学目标:1、通过问题情景,让学生初步知道结合律的内容。2、通过大量的举证,让学生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结合律,并能运用。3、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结合律的得出。教学过程:一、加法结合律:1、出示“爱心大行动”统计图,第天第二天第三天四年级764852三年级233440二年级402620一年级504456求一四年级义卖总和?学生列式

5、2、计算四年级的义卖总和。76+48+52=76 +(48+52)=76+100= 1763、反馈:76+48+52=(76+48)+52 =124+52=176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得出:(76+48)+52=76 +(48+52)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两种算法?【通过从实际问题的解决,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算法,初步感知加法结合律】5、分组计算一、二、三年级的义卖总和。你发现了什么? (50+44)+56=50+(44+56)(40+26)+20=40 +(26+20)(23+34)+40=23 +(34+40)6、学生举类似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用数学的语言概括7、揭示:加法结合律。【通过一三

6、年级的义卖总和的计算,让学生再次感知加法结合律,最后通过 学生的大量举证,用不完全归纳法概括出加法结合律。同时在这样的学习方式 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8、用加法结合律填空。89+72+28=89+ (+)=83+(17+25)78+( 28+19) =0 + 口 + =0+(+)9、用 a、b、c 表示加法结合律。10、看书。【在练习中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训练学生的语言变通能力,也进一 步巩固加法结合律。】二、乘法结合律:1、猜想:接下来会学习什么?(乘法结合律)2、乘法结合律会怎么说?(学生试说) 【运用猜测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根据加法结合律,模仿叙述乘法结合律,初 步感

7、知乘法结合律】3、用一个算式表示乘法结合律。【把数学语言转化成数学算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变通能力,另一方面 有为后面的验证猜测作好了充分的准备。】4、举例验证。5、揭示结合律。【猜测、验证是科学的论证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正确的思维过 程,感悟数学学习过程的严密性、严谨性。】6、根据乘法结合律填空:7X125X8=7X(X)25X(4X7)=( 57X 5)X 2=( a X b )X c=xX yX z=7、小结。三、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分别是怎么说的? 观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四、应用:1、125X(8X7)31X25X425X4X7【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简算意

8、识。】运算定律(3)乘法分配律 教学内容:试验教材第八册 P56教学目标:1、知道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和字母表达式。2、能运用乘法分配律使一些计算简便。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一、复习: 填空825 + 175 = 175+根据()AXB =XA根据()9X125X8 = 9X(X)根据()56+ (44+129) =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运算定律三、新授1、希望小学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原来长65 米,宽52 米。扩建后,宽将增加 15米,扩建后的操场面积有多大?( 1 )学生读题,想像原来的操场是怎样的?现在的呢?2)出示例图:指名根据

9、例图说题意3)学生独立解决。 并同桌交流想法4)反馈(1):先算扩建后操场的宽,再算65 X (32+15)=65 X 47 =3055(2)先算操场原来的面积,再算增加的面积,最后 65X32 + 65X15=2080+975=30555)计算结果一样吗?得出:65 X(32+15)= 65X32 + 65X15(6)观察:等号两边分别是怎么算的?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2、为希望小学添置了30套课桌椅,每张课桌35元,每把椅子15 元,一共需要 多少元?(1)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2)交流想法(3)发现了什么? 30 X (35 + 15)= 30X35 +30X 153、观察1 和2,你发现

10、了什么?【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引导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从感性逐步走向理性。】1、根据规律,每人写两个算式,并算一算先同桌再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2、看书:P56【在经历了举例、验证、分析后,引导学生逐步抽象、概括出规律。由于乘法 分配律的叙述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学生初步得出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书本来 完善乘法分配律。】6、反馈揭示: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 个积相加,所得的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 + b) X C = a X C + b X C7、根据: 65 X(32+15)=65X32+65X15 和 (a+b) X C=a X C +

11、b XC 理解概念中的两个数、一个数、分别等词 【将文字、字母、算式三者结合起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8、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分配律四、巩固:1 、运用乘法分配律填空。(93+28)X11 = 93 X( )+28 X( ) X +X = (+) X()a X (b C) = a X( ) a X( )举例验证(8513)X29 =( )X29()X29【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乘法分配律。同时引出一个新的规律:两个数的差与 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被减数和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减,所得的结果不变。因是一个新的规律,需引导举例验证】2、不计算,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并说说理由

12、。(对的用“V”表示,错用“X” 表示)1、54X 3636X 46 = (5446)X 36()2、75X 9191X 25 = 7525X 91()3、8X (11X 9) = 8X 11X 8X 9()4、(2217)X 35 = 22X 3522X 17()3、上述第 2 小题,如计算,你愿选择何种方法?为什么?(凑整简便) 【继续巩固乘法分配律。在讨论中,让学生明白,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 简便。】五、总结:学习了什么?有什么用?(根据数据特征,有时可以简便)4、用你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87X 4444X 13(1258)X 8【在计算中,使学生学会根据数据特征,运用运算定律,灵活地

13、进行计算。】运算定律(4)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试验教材第八册 P5758 教学目标:1、能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2、提高学生根据数据特征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发展学 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难点:根据数据特征和运算符号,合理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说你知道的运算定律。2、根据运算定律填空,并说说这样填的依据:a( )= b( )aX( )=bX( )(ab)c = a() (aX b)X c = aX( X )(ab)X c = a X( )b X( )3、有什么用?二、新授: 小亚和小胖搬了新家,住进了同一个小区。这个小区共有25幢楼,每幢楼 的住户同

14、样多,这个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人家?1、指明列式:25X28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新教材倡导计算多样化,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 算。】3、反馈:25X2825X2825X28=25X(4X7)=(25X4)X71=25 X(208)=25X(30-2)=25X2025X8=100X7=500200=700分别说说这样算的依据?=7004、现在要你选择,你更愿意用那种方法,说说为什么?(数分拆得好,计算就 简便)【算法多样化并不是一味地迁就学生的任何算法,这里需引导学生根据数据特 征,选择合理的算法。】3、将下列算式中的数据合理分拆,使计算简便。并说说分拆的理由?125X88二101X28二98X37=56X125125X32X25【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会合理拆数,使计算简便。】7、将上述的98X37= 56X 125计算完整8、运用运算定律计算下面各题129+76+124+7164X12599X37+3725X(128X4)(8+40)X2525 X 204【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根据数据特征,合理选择算法,提高学生简算的意识。】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