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3月质检 历史 含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633101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一3月质检 历史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一3月质检 历史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一3月质检 历史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一3月质检 历史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一3月质检 历史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一3月质检 历史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3月质检 历史 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一3月质检 历史 含答案一、 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管子轻重乙中提到“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耨,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 A冶铁技术有所发展 B铁制农具全国范围使用C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D小农户个体经营方式形成2. 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A.手工业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3.“今是土之生五谷也,

2、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A.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4. 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了他的田庄A.主要从事商业生产 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C.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D.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5. 秦统一全国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同时,经济上自公元前216年始,“使黔首(百姓)自实田(自己上报土地数目)”,这一法令表明秦朝A.秦朝在全国实行土地国有制 B.土地私有制度已经在全国确立C.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经济政策 D.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经

3、济控制6.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7.“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A.井田制 B.均田制 C.农民土地私有制 D.地主土地私有制8. 张履祥在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

4、。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凭田以耕,亦其势也。”此现象主要反映了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C.古代农业生产中已出现租佃关系 D.农民的人身依附性增强9. 以下是关于中国古代某一水利工程的描述:具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作用,它应该处于以下四大经济区中的哪一经济区A.山东经济区 B.山西经济区C.江南经济区 D.龙门碣石以北经济区10.宋史食货志载:“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后乐集载:两浙一带,“所在围田遍满,昔之曰江曰湖,今皆田也。水稻种植遍及南方各地”。这段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南方耕地面积有所增加 B.南方农田水利有较大

5、发展C.江南的农业生产发展 D.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11据史料记载,上海市西菜业同业公会于1931年7月成立,首批参加的会员有17户,会址设在公共租界福州路730号。1945年12月,它改名为“上海市西菜咖啡业同业公会”。到1947年,华人会员已有109家,西人会员为 72家。下列各项中,对这段史料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西餐于20世纪30年代初传入中国 B西餐厅的经营者最初都是外国人C西餐在中国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D西餐业在内战期间受到严重影响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

6、国。”作者评论的是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C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13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国际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从封闭走向开放C从分散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1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促进17世纪末18世纪初世界市场粗具规模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新航路开辟和“商业革命” B欧洲国家早期殖民扩张C工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内销售 D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推行15马克思曾说,只要英国人“把机

7、器应用于一个国家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马克思的这段话,理解正确地是A殖民活动给殖民地带去严重灾难 B工业革命加速殖民体系的崩溃C煤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殖民活动客观上传播了新生产方式16.xx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淮北柳孜运河遗址发掘出许多唐宋瓷器文物,某文物部门拟写的下列出土文物清单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青瓷 B白瓷 C秘色瓷 D青花瓷 17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它开始于A棉纺织业 B采矿业 C化学工业 D交通运输业18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可能包括 A轧棉机、内燃机 B蒸汽锤、铁路设备C电灯泡

8、、轮船 D电话机、水利纺纱机19有人形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是“全面开花”。但它仍有两个重要的发源地和中心,它们是:中国 美国 英国 德国 A B C D20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上升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益为突出21.一位中国古代农民穿着棉袄,吃着烤熟的甘薯,在露天剧场欣赏戏剧窦娥冤,这位农民生活的朝代最有可能是在A.北宋 B.元朝 C.唐朝 D.明朝22.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

9、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23.据张翰松窗梦语记载:明朝中后期杭州仁和县张毅庵,其丝织品“备极精工”,人相争购,逐渐富裕,从一张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雇请“各色人匠”,因此“家业大饶”。上述材料本质上反映了A.明朝中后期杭州的丝织业发达 B.杭州丝织品精致C.杭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杭州人辛勤劳动,因此逐渐致富24.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10、;“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具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海禁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25.“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D.传统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6.下列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唐以来,这一政策有所松动 B. 在各个朝代建立之初起到了积极作用C.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D. 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最终废除了这一政策27.明清时期国力强盛的主

11、要表现有 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加 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 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 国内生产总值的涨幅长期在世界占据领先地位A. B. C. D.28.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29.假如你生活在明朝中后期,做生意赚了很多钱,之后你会首先考虑把这钱用来 A.广置田地 B.放高利贷 C.兴办手工作坊 D.娶妻纳妾30.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

12、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40分)31.(22分)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指商业、工业)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意为工商业一日之利,可供五日之需);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则民舍本事而事末,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仲管子治国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材料三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而传统的城镇,商业机能则日渐浮现。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