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非线性叙事浅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321777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的非线性叙事浅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影的非线性叙事浅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影的非线性叙事浅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影的非线性叙事浅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影的非线性叙事浅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影的非线性叙事浅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的非线性叙事浅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影的非线性叙事浅谈【内容摘要】一般情况下电影创作思维都要求流畅叙事,然而流畅叙事并不等同于线性思维,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可以提倡非线性”叙事,在结构中埋伏笔、在段落中设暂停, 打破固有的时空关系。“非线性”叙事的好处在于用不断交替变换的线索,富有变化的叙事节 奏,让受众时刻保持好奇的心态,而不至于出现视听疲劳。关键词:电影非线性叙事象征联系 弓I言:在非线性叙事的串联下,三个时空用隐匿的线索串联,构成统一结构下的不同分 支,同时也在完整叙事的结构形式。时间成为被重塑的名词,而衍生了新的意义,形成了时 代印记下的张力,隐性的联系重构出新时空意义下。重塑的时空成为现实意义上的一种趋向, 趋向于人、

2、事物、空间的作用下之下。正文:非线性叙事电影通俗的讲就是把故事的结局先说出来,或者是把几件看上去毫不相干 的事先分别的表现出来,然后在你一头雾水的时候不断通过一些个插叙、倒叙的手法对影片 进行还原,把错综复杂的故事结构梳理正常。当然,具体的拍摄手法还要视剧本而定,反正 就是让你摆脱惯性思维,使用精彩的剪辑拼接使断续的画面完整化。守望灯塔是英国当代最富争议的小说家之一温特森的最新力作,小说以苏格兰一个 偏僻荒凉的海边小镇索尔茨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名叫银儿的孤儿和灯塔看守人普尤的故事。 该小说是典型的故事中嵌套故事的叙事结构,主要围绕两个中心故事展开:一个是外层的故事, 由银儿讲述的她和普尤在灯塔的

3、生活;一个是嵌套在故事中的故事,由普尤讲述的关于巴 比达克的爱情悲剧。两个故事跳跃交叉,编织成一个关于爱的现代寓言。本文将应用热拉 尔热奈特的叙事理论,从内层叙事、外层叙事和混合叙事等方面来说明温特森如何通过非线 性叙事手法隐喻的揭示女性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生存状态的反思及自我意识的形成。一、外层叙事:变化的节奏在小说中温特森提供给读者两个叙述者 银儿和普尤,似乎刻意让他们的叙述彼此 穿插,纵横交错,造成叙事时距的变化和节奏的起伏,借以突出女性意识萌发前后的变化。首先 从单个的故事来看,银儿的故事包含三个部分:缺失的童年,灯塔的日子和成长的岁月。叙事的 节奏从总体上经历了快一慢一较快的变化。

4、第一部分从银儿的出生一直到丧母,再到被瞎子 普尤收养。时间跨度是十年,而叙述篇幅却只用了占全小说的十分之一不到。这一部分是银 儿对童年的追忆,因此是一种对过去事件的俯视。温特森采用加速叙事来缩短叙事时间,使得 银儿的家庭出身浓缩为时间轴上的一个点,符合第一部分作为全文叙事起点和故事背景的需 要。小说在进入第二部分以后,银儿的自述开始减少,故事主要围绕普尤讲述的各种离奇的故 事进行,并采用银儿和普尤的对话或者普尤的自述形式展开,对于普尤来说,凡事要想得细都 得先经他的烟斗吸一吸。他把词语吸进去,好比别人往外吹泡泡一样。“他是这里的顶梁柱。” 从叙事时间来看,这是典型的场景描写,故事时间等于叙事的

5、伪时间。无论是对话的交叉出现, 还是对普尤吸烟场景的刻画,温特森都刻意放慢了叙事的节奏。从时间跨度来看,银儿在灯塔 与普尤相处的日子并不长,然而却是她一生中最幸福、最温暖的日子,也是她最珍贵、最美好 的回忆。银儿作为一个私生女,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缺失的世界里。母亲去世后,她进入灯塔当 助手,才在普尤身上找到了缺失的父爱,也在他讲述的故事里找到了生活的快乐。温特森在这 里通过对语言和动作的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强烈的画面感和怀旧感,让读者仿佛随着银儿一 起坠入对往事的不尽怀念之中。与之前的加速叙事相比,时间在这里突然慢下了脚步,甚至出 现了停滞。这也暗合了普通人的记忆的模式:人们对痛苦的经历不愿过多

6、提起,而对美好的瞬 间则乐于反复玩味。叙事节奏由快转慢,暗含了人物心理的变化;小说进程由概述转为场景描 写,反映了温特森在叙事结构上的精心设计。灯塔进行自动化改造的消息打破了银儿安宁的 生活,也再次打破了故事的叙述节奏。普尤悄悄乘船离开灯塔后,银儿开始了独立生活和寻找 普尤的旅程。叙事再次回到较快的节奏,但这一次银儿的叙述策略与第一部分相比,却有着明 显的不同。从银儿离开灯塔到再次在灯塔与普尤重逢,故事时间跨越了银儿从幼年到成年的 成长过程。叙述的篇幅也相应地增加。这一时期是银儿思想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她女 性意识开始萌芽的时期。为了突出银儿思想的逐步变化,温特森选取了不同时期的几个重要

7、的事件进行场景式的细节描写,其中包括大量的对话;而对于大事件之间的过渡则大胆地采用 省略留白。例如从图书馆的故事转到会说话的鸟的故事,小说既没有交待时间,也没有过渡性 描述,而是直接以“我去了卡普里岛”1(P134)开头。场景和省略相结合的叙事方式,使故事在 快慢之间既保持了幅度与跨度的对等,又在细节上突出了银儿思想的发展阶段。二、内层叙事:概述与留白作为小说的内层叙述者,普尤的讲述主要采用的还是概要叙事。一个故事往往浓缩成一个 段落或是一句话(达克的故事的某些部分除外)。例如在讲述一个落水海员故事的时候,普尤说 道“:他在海里呆了七天七夜,他的伙伴们最后都死了,而他靠着对自己讲故事活了下来。

8、”故事 的时间跨度是七天,普尤却用了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叙述。可见插入故事的速度与故事在全小 说中的地位是成正比的:重要的事件浓墨重彩,次要的事件则一笔带过,甚至略写。作为全小说 第二中心线索的达克故事,无可厚非地占据了普尤叙述的中心,其叙事策略有着丰富的节奏变 化:除了以上提到的概要叙事,还适时地采用场景叙事和省略叙事。从总体来看,达克故事是通 过普尤的叙述穿插在银儿的自述当中的。也就是说,普尤讲述达克的故事和银儿讲述普尤的 故事是处于并置的状态。随着普尤的讲述跳到前景位置,银儿的声音渐渐退居到背景中去,故 事的主要叙述者由银儿转向普尤。作为异故事叙述者的普尤,讲述达克的故事,而且还有次要 的故

9、事和银儿的自述不断插入,采用概要叙事是必要而且必然的选择。然而,温特森深知细节 就是小说的生命,不时在概述中插进场景的刻画。例如达克和莫莉的对话以及达克和他妻子 的对话。这些对话场景占整个故事的比例虽然不多,但这些逼真的描写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造成了叙事的张力。读者在聆听故事的同时,不禁为温特森细腻的笔法所打动。特别是莫莉 在苹果树下为达克包扎割伤的手指,以及达克殴打妻子后将手放入开水中烫伤等细节,使人物 有血有肉,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省略是达克故事最有特色的叙事策略,它与时 间倒错的混合应用使故事呈现出迷宫一样的复杂结构。实际上,达克故事采用的是典型的“从 中间”开始的手法。

10、故事一开始就交代达克离开莫莉来到索尔茨当牧师,娶了一个自己不爱的 女人。但是故事对达克和莫莉的爱恨纠葛却绝口不提。直到两人在伦敦重逢,才又以补充倒 叙或者热奈特称为“附注”的方式,填补叙事以前留下的空白。原来达克怀疑莫莉约会秘密情 人,才抛弃了有孕在身的莫莉。而达克的“怀疑”和莫莉肚里的孩子又留下新的空白:莫莉到底 有没有情人?谁又是孩子的父亲?于是,旧的空白不断被填补的同时,新的空白又不断涌现。每 一次的补充倒叙都指向新的空白,形成类似于侦探小说的悬疑结构,直到答案揭晓:莫莉偷偷 会面的人是她外逃的哥哥,而达克正是瞎眼苏珊的亲生父亲。但是,并非所有的空白都得以补 全,有的空白是温特森认为无需

11、言明的事实,另一些则是她富含深意的留白。比如小说结尾温 特森暗示读者普尤是达克的后人“:他俩的孩子跟他们一样。从此以后,每一个普尤也都是这 样。不管是说一个普尤还是很多个普尤,随你愿意,总之,瞎眼普尤看护灯塔。”从时间跨度和 潜层文本,我们可以推测出故事的叙述者普尤正是莫莉和达克的后代,但是具体是第几代后人 我们却无从考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温特森有意给读者留下的一些想象空间。这些省略 一方面加快了故事的进程,另一方面也暗含了温特森本人对叙述的理解“:对于存在的连续叙 述是个谎言。从来就没有连续叙述,有的只是一个个被照亮的时刻,其余则是黑暗。”这与其说 是银儿的想法,不如说是温特森的叙事策略

12、:通过延迟叙述或者省略来调节叙事速度,增强故 事的可读性。如果把温特森的小说比作一张油画,那么场景和概要的速度变化就是画面上浓 淡相宜的色彩搭配,而省略叙事则是画面上必要的留白。温特森像一个游刃有余的艺术家,通 过控制叙事的节奏,以记忆片断的方式向读者展示出一个个动人的瞬间,瞬间又连接成一片闪 光的星空。三、混合叙事:超越的声音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达克故事的后半部分没有引号,普尤的叙述和银儿的叙述融为一体。确 切地说,这部分故事是银儿对普尤故事的复述。我们听到的是混合了的银儿和普尤的声音。 在经历了独立成长的经历后,银儿已经变成了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成熟女性。当她再回顾达 克故事时,开始质疑普尤的

13、讲述:达克“是天底下最强壮的男人,可是一个女人毁了他”1(P24) 她试图站在莫莉的立场来重新审视达克的爱情悲剧,并且发现一个与普尤阐释完全相反的结 论:女人不是祸根,而是牺牲品。此时,银儿已经超越了普尤的声音,透露出一种独立的思辨意 识。她对普尤的叙述由接受到怀疑,再到反思和批判,最终上升为一种女性对于自身命运和现 实状况的思考。她成熟的过程正是她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而作为温特森的理想叙述者和代 言人,银儿的自我认同和读者的认同,实际上标志着女性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实现。从叙事 时间回观两个故事,温特森在小说中采取了明显的时空交错的非线性叙述手法。银儿的故事 从表面看采用了顺时叙事,即完全按

14、照事件的先后顺序展开情节。但是达克的故事以片断的 方式跳跃穿插在银儿的叙述之中,使得叙事速度突然变缓,银儿的成长也相应地表现出一种断 裂性。而达克故事“从中间”开始的叙事手法和省略的反复出现,更是不言而喻的非线性叙事。 从两个故事的相互关系及时间先后顺序看,银儿的故事通过普尤的讲述悄悄引渡到达克故事, 然后又通过普尤的讲述神奇地引渡回银儿的讲述。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普尤的讲述,无论速度 是快是慢,相对外层叙述而言,都是银儿对普尤故事的复述,属于场景叙事:普尤的叙事时间= 银儿的故事时间。整部小说在叙事进程上形成了 “过去一现在一过去一现在”的交融结构,而难以分辨出 开头和结尾。这正好照应了小说开

15、头温特森借普尤之口插入的声音“:天底下没有哪个故事可 以从自己讲起,就像没有哪个孩子可以没有父母就可以降生到这世上。”因此,可以说温特森在 讲述故事的同时也隐藏着一个对成长的隐喻:过去和现在紧密相连。讲故事对温特森而言,不 仅仅是一种叙事游戏的精心安排,更是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20世纪90年代,写作事业 遭遇重创的温特森曾如是说“:假如你不断地把自己当小说来写和读的话,你就可以改变正在 压垮你的东西,你会变得更快乐些。”温特森实际上是借小说守望灯塔讲述自己成长、成 熟的心路历程:如何由不堪生活的重负到拥抱生活。温特森在守望灯塔中有效地使用了 自己的文本创造能力,谋划叙事结构,控制叙述节奏,

16、不仅给读者奉上了一个个动听的故事,而 且以讲故事为喻,让读者以叙事者的身份来思考生活、讲述生活、享受生活。她提出的个人 成长问题,特别是女性独立意识的形成,展现了她对现实和历史特有的敏感,同时也激发了人 们对生活的不断探索和对爱的不懈追求。而这正是温特森写作的目的所在。时时刻刻是2002年获奖影片,故事讲述了三个不同时代的女人,这是三个女人的故 事,虽然处于不同的时空,却都渴求更有意义的生活。除了各自的恐惧与渴望,把她们联系 起来的还有这个名字:戴罗薇夫人。时间的交错、空间的重叠、线索的连接,雕刻时光的流动,在质感的色调中隐匿着多层 表意化的象征。1923、1951、2001,三个时空敲击着旅程的出口。影片中叙事语言被节奏的 诗话,部分隐喻性词汇隐匿着客体的思维,而生涩的叙述被以个体“我”的语言叙述形式彰显, 先知式归结着生命的平衡与逃避、面对或者是终结。在影片表征的女性主义层面上,以自我 控制力明显在主动被动的控制之中。一、故事空间的多次置换影片的开头不是主角的依次亮相,而是予影片一种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