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凝证的护理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321078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肩凝证的护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肩凝证的护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肩凝证的护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肩凝证的护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肩凝证的护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肩凝证的护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肩凝证的护理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寒湿痹证:肩部串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 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 或弦紧。(二)气滞血瘀证:肩部肿胀,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 舌质暗或有瘀斑,舌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三)气血号虚证: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头 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质淡,苔少或 白,脉细弱或沉。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肩部疼痛1疼痛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与体位的关系, 做好疼痛评分。2. 慎起居、避风寒,防风寒阻络致经脉不通,引发疼痛。3. 配合医师行治疗,及时评估治疗效果及颈肩部疼痛情 况。4. 遵医嘱行中药熏蒸

2、、中药外敷、中药离子导入、拔火 罐等治疗。痛点处可行灸法或中药涂擦治疗。5. 根据疼痛规律,对夜间疼痛甚者,适当增加穴位按摩、 灸法、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次数。6. 遵医嘱正确应用镇痛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二)肩关节活动受限1. 评估受限程度及与体位的关系,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 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2. 避免诱发肩关节活动受限加重的姿势或体位。3. 可用梅花针或指尖叩击、拍打按摩麻木部位,减轻或 缓解症状。4. 指导并协助四肢关节功能锻炼,防肌肉萎缩。(三)怕冷1. 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 肩部也不敢吹风。注意肢体保暖2. 遵医嘱给予中药熏蒸、中

3、药涂擦、中药贴敷、理疗、 游走罐、灸法、刮痧等治疗,避免烫伤或意外损伤。(四)压痛1.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 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 等处。2. 遵医嘱给予中药熏蒸、中药涂擦、中药贴敷、理疗、 游走罐、灸法、刮痧等治疗,避免烫伤或意外损伤。(五)肌肉痉挛与萎缩:1. 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 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 等典型症状。2. 指导并协助四肢关节功能锻炼,防肌肉萎缩3. 遵医嘱进行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艾灸等治疗, 注意防烫伤。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手法治疗的护理松解类手法的

4、护理1治疗前向患者讲解松解类手法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 项。2嘱患者放松,协助患者摆放体位。3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和反应,询问有无 眩晕、恶心等不适。4治疗结束后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半小时。(二)特色技术1. 中药熏蒸 2.中药贴敷 3.中药涂擦 4.刮痧5. 游走罐 6.拔火罐 7.灸法(三)物理疗法的护理可选择TDP照射、偏振光、超声波、中频、磁振热、经 络导平、艾灸仪、骨质疏松治疗仪。1. 物理治疗前评估患者皮肤情况,讲解治疗的目的及 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2. 中频仪电极片要和皮肤紧密接触,必要时用固定带、 沙袋固定。3. 治疗时要及时询问患者感觉情况,及时调整电流的大小。治疗过程

5、中忌中断电源,防止瞬间电流击伤患者。4. 治疗结束后观察皮肤情况,如有红肿、水泡要及时观 察处理。5. 磁热疗法时,保持有效的照射距离,询问患者感受, 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防烫伤。四、健康指导(一)运动疗法1. 体操练习:双手握住体操棒,在体前,手臂伸直, 然后反复用力向上举,尽量向头后部延伸;在体后,双手 握棒,用力向上举。2. 手指爬墙练习:侧面或前面站立,抬起患炎侧的前 臂,以食指和中指贴墙,然后沿墙向上慢慢作爬墙式运动。3. 后伸压肩,背地桌面,双手扶桌,反复下蹲,重复10 次,练习肩关节后伸功能。4. 站立画圈,站立、双臂伸直,避免弯曲,最大限度 缓慢地由下向上按顺时针画圈(注:双臂伸

6、直,否则无效), 然后逆时针划圈,重复10次,反复进行。5. 患者双手扶持固定物体(如床沿、桌边)做下蹲,用 体重牵拉患肢向上举直。6双手在颈后部交叉,肩关节尽量内收及外展,反复数 次。(二)生活起居1. 避免长时间劳作,忌肩部负重。2. 避免长时间半躺在床头,沙发看电视、看书。3. 注意肩部保暖,防风寒湿邪侵袭。(三)饮食指导1. 风寒湿痹证:宜进祛风散寒温性食物,如大豆、羊 肉、狗肉、胡椒、花椒等。食疗方:鳍鱼汤、当归红枣煲羊 肉等。忌食凉性食物及生冷瓜果、冷饮,多温热茶饮。2. 气滞血瘀证:宜进食行气活血,化瘀解毒的食品,如 山楂、白萝卜、木耳等。食疗方:醋泡花生等。避免煎炸、 肥腻、厚味。3. 气血号虚证:宜进食益气养阴的食品,如莲子、红 枣、桂圆等。食疗方:桂圆莲子汤,大枣圆肉煲鸡汤等。(四).情志护理1. 向患者介绍本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取得患者理 解和配合,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社会状况,及时消除 不良情绪。2. 介绍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 给患者必要的生活协助,鼓励家属参与。4. 有情绪障碍者,必要时请心理咨询医师治疗。五、护理难点患者疼痛难以忍受,病程长,取效慢,患者心情烦躁, 难以坚持治疗。解决思路: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后给予合理的治疗和指导,鼓励病 员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