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浙江专版考点整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6320490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浙江专版考点整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浙江专版考点整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浙江专版考点整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浙江专版考点整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浙江专版考点整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浙江专版考点整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浙江专版考点整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样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综合考查考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各地区中考试卷来看,其考查特点有:1 .在考查形式上,主要有两种,一是选择题;二是主观题。其中,以主观题为主。主观题又分两种考查形式,一是从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选出几个句子要求翻译,二是另给一则文言短文要求翻译。其中,以前者为王。2 .在考查内容上,既涉及重要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通假字等,还涉及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想准确翻译文言语句,考生必须做到:(1)以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及偏义复词有充分的理解,对常用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以及文言固定句式、

2、固定短语等都有准确把握。(2)首先,要严格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其次,要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翻译时应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再次,要遵照原文的风格,切忌断章取义。预计2018年中考仍然会重点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而考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翻译的过程中,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切勿漏译、错译。学典例引颜1.12019 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初二开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韩)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 ,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日:“大王乃肯临臣! ”信出门,笑日:“生乃与哙等为伍!”上

3、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日:“如我能将几何?”信日:“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日:“于君何如?”日:“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日:“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信日:“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太史公日: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注)鞅鞅:闷闷不乐。绛、灌:指周勃、灌婴。血食:享受祭品。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2)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答案】(1)从此,韩信日夜怨恨,在家闷闷不乐,和绛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2

4、)越多越好,那为什么会被我抓住呢?【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 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 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 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注意关键词:由此: 从此。羞:感到羞耻。鞅鞅:闷闷不乐。何为:即为何,为什么。参考译文:韩信知道汉王畏忌自己的才能,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从此,韩信日夜怨恨,在家 闷闷不乐,和绛侯、灌婴处于同等地

5、位感到羞耻。韩信曾经拜访樊哙将军,樊哙跪拜送迎,自称臣子。说:“大王怎么竟肯光临。”韩信出门笑着说:“我这辈子竟然和樊哙这般人为伍了。”皇上曾经随口地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 ”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皇上说:“你怎么样?”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您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俘 虏了?”韩信说:“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太史公说: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 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

6、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我看了他母亲的 坟墓,的确如此。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成为贤者了。他 在汉朝的功勋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这些人相比,后世子孙就可以享祭不绝。2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 2018届九年级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全真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一)齐有宦者内参田鹏鸾,本蛮人也。年十四五,初为阍寺,便知好学,怀袖握书,晓夕讽诵。所居卑末,使彼苦辛,时伺闲隙,周章询请。每至文林馆,气喘汗流,问书之外,不暇他语。及睹古人节义之事,未 尝不感激沈吟久之。吾甚怜爱,倍加开奖。后被赏遇,赐名敬宣,位至侍中开府。后主之奔青州

7、,遣其西出,参伺动静,为周军所获。问齐主何在,绐云:“已去,计当出境。”疑其不信,欧捶服之,每折一支,辞色愈厉,竟断四体而卒。蛮夷童卯犹能以学成思齐之将相比敬宣之奴不若也。(二)于仲文,少聪敏,髯靛就学,耽阅不倦。其父异之曰:“此儿必兴吾宗矣。”九岁,尝于云阳宫见周太祖,太祖问日:“闻儿好读书,书有何事 ?”仲文对日:“资父事君,忠孝而已。”太祖甚嗟叹之。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当时号为名公子。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有任、杜两家各失牛,后得一牛,两家俱认,州郡久不能决。益州长史韩伯俊日:“于安固少聪察,可令决之。”仲文对日:“此易解耳。”于是令二家各驱牛群至,乃放所认者,遂向任氏群中

8、。又阴使人微伤其牛,任氏嗟惋,杜家自若。仲文于是诃诘杜氏,杜氏服罪而去。【注】阍(hun)寺:宫门的守门人。欧:通“殴”,殴打。童卯(guan):童子。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及睹古人节义之事,未尝不感激沈吟久之。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当时号为名公子。【答案】每当(他从书中)看到古人讲气节、重义气的事,从来没有不激动赞叹并沉思很久。等长大后,他风流倜傥并且有大志向,气度超群,被当时的人称为名公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

9、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节义”“沈吟” “英拔” “号”等字词的翻译。(一)译文:北齐时有位太监叫田鹏鸾,他本是少数民族。年纪十四五岁,初做官门的守门人时,就知道好学,身上带着书,早晚诵读。(尽管)他所处的地位很是低下,工作也很辛苦,但(他)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四处拜师求教。每次到文林馆,气喘吁吁,汗流浜背,除了询问书中不懂的地方外,顾不得讲其他的话。每当(他从书中)看到古人讲气节、重义气的事,从来没有不激动赞叹并沉思很久。我很喜欢他,对他倍加开导勉励。后来他得到皇帝的赏识,赐名为敬宣,职位到了侍中开府。齐后主逃跑到青州的时候,派他往西边去,观看动静,被北周军队俘获。(周军)

10、问他齐后主在什么地方, (田鹏鸾)欺骗他们说:“已经走了,估计应当出境了。 (周军)不相信他的话,就殴打他企图使他屈服,(他的)四肢每被打断一条,声音和神色就越是严厉,最后竟然被打断四肢而死。一位少数民族的少年,尚且能够通过学习变得如此思诚,北齐的将相们,连敬宣这样的奴仆都不如啊。(二)译文:于仲文,年少时非常聪明机灵,很小就开始上学,沉溺于读书而不知疲倦。他的父亲感到很诧异,说道:“这个孩子肯定能振兴我们家族。”(于仲文)九岁时,曾经在云阳宫拜见周太祖,太祖问他:“听说你爱读书,书中都讲些什么事?”于仲文答道:“帮助父亲,侍奉君主,只是些忠孝之事罢了。”太祖非常赞叹。等长大后,他风流倜傥并有

11、大志向,气度超群,被当时的人称为名公子。之后他开始做赵王的下属,不久升任为安固太守。有一次任、杜两家人都丢了牛,后来找到了一头牛,两家都说是自己的牛,州郡久久无法裁决。益州长史韩伯俊说:“安固太守于仲文从小就很聪明,可以让他来裁决这个案子。”于仲文回复说:“这事很容易解决。”于是让两家人各自赶来牛群,然后放出找到的那头牛,牛跑进了任家的牛群中。(他)又暗中让人稍微弄伤那头牛,任家人惋惜嗟叹不已,杜家人却泰然自若。于仲文便责难了杜家的人,杜家人认罪离去。名师点睛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1 .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

12、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也就很难翻译好。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翻译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2 .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 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理解并掌

13、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3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换”“调” “留” “增” “补” “删”五字诀。五字诀是译文语言组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 “换”。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在译文中替换为现代汉语。(2) “调”对文言语句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同之处,主要是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等倒装现象,译文依据现代汉语的语言规范,对成分位置作必要的移位调整。(3) “留”。保留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保留特定的专名术语,如人名、地名、民族名、官号、 谥号、年号、特殊称谓、特殊的学术或专业术语,现在已经消失的事物等。(4) “增”。文言文省略现象较

14、为突出,如省略句中的主、谓、宾成分,介词,数词后面的量词,甚 至还有省略一个分句的现象,翻译时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增补必要的语言成分。(5) “补”,就是将文中省略掉的部分补充出来。(6) “删”。文言语句中有些虚词的用法,现代汉语没有类似用法的词语,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翻译时只能删除削减。如发语词“夫”“维”,起提宾作用的助词“之”及一些凑足音节的助词。4 .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决非一朝这是做好翻译题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根本的一点。一夕之功。以上所讲的方法和技巧说到底都还是“末技”;其实,根本的技巧还是来自功底,来自内力。为了增强文言功底和文言

15、阅读的内力,考生一要做好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二要注重平时积累。文言知识点很多,考生要养成积累的习惯,随时随地、一点一滴地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三要注意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课文,因为中考题许多就是对平时学习过的课文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甚至有些考查的知识点就直接来自学习过的课文。因此要回归课本,尤其是对于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弱的同学。四要多练习,通过练习来掌握300字左右的文言文段的阅读套路,培养文言语感,增强解题能力。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 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 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 以畏者,胜;聪明睿智 ,守之以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