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性能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31880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的性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药的性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的性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的性能(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中药的性能1.简述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和基本原理。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是指在最大程度上恢复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2. 何谓中药性能?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指药物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防治疾病中体现出来的性质和功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以及毒性等内容。3.四气、五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各有何作用?(1)四气: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包括寒、热、温、凉、平五方面(2)五味:1) 辛:发散、行气、行血,多用于表证

2、或气血阻滞的病症2) 甘:补益、和中、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多用于虚证3) 酸(涩):收敛、固涩,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频尿,崩漏带下等滑脱症。4) 苦:清泻、降泻、通泻、燥湿、坚阴,多用治热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证等5) 咸:泻下通便、软坚散结,多用于治大便燥结,瘰疬痰核,瘿瘤,徵瘕痞块等。淡:渗湿利水,多用于治水肿,小便不利之证。4.升降浮沉的含义和影响因素是什么?升降浮沉:1) 升,即药物作用趋向上;降,即药物作用趋向下;浮,即药物作用趋向外;沉,即药物作用趋向内。升与浮、沉与降常并称。2) 凡药能针对病变部位在上、在表或病势下陷发挥治疗作用者,一般确

3、定其作用趋向为升浮性质;凡药能针对病势在下、在里或病势上逆发挥治疗作用者,一般确定其作用趋向为沉降性质。3) 作用:升浮药有升阳、发表、散寒、涌吐等功效;沉降药有潜阳、降逆、泻下、渗湿等作用。4) 影响因素: 气味: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 质地: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 炮制:升者引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者浮而上达巅峰。 配伍:少数药物的作用往往随多数药物而改变;此外,某些药物还能引导其他药物,改变其作用趋向。5.归经的含义和形成依据是什么?含义:表明药物对某脏腑经络及所属部位有特殊身亲亲和力,有明显疗效。形成依据: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

4、础,以药物治疗病变所在部位为基础,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起来的定位理论。引经:即一种药物可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趋向某经或直达病所,以提高疗效。药引:类似引经,只是在方中起佐使作用,不起治疗作用。6.毒性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毒性广义:指药物的偏性狭义: 有毒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对待:临床用药,既不能毫无顾忌,盲目加大剂量以求疗效,忽视安全,以致中毒,甚至死亡;也不能瞻前顾后,随意降低剂量以求安全,忽视疗效,以致无效,延误病情。影响因素:辩证:辨证准确,药证相对。剂量:使用有毒药物时候,可采取“小量渐增”的使用方法,注意中病即止,不可过服。炮制:降低毒作用配伍:合理可增强疗效,降低毒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