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316928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试题 总分:12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面词语的字形及加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旁骛(w) 陨落(yn) 深遂(su) 强聒不舍(ku) B、亵渎(xi) 谀词(y) 睿智(ru) 怒不可遏() C、骈进(bing) 抽噎(y) 蕴含(yn) 一杯黄土(pu) D、灵柩 (ji) 繁衍(yn) 怜悯(mng) 恪尽职守(k) 2、下列加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而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B我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最近被迫回到国内,他耳濡目染了那里的骚乱和动荡,现

2、在谈到还心有余悸。C.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D.孟宪实教授将一代明君唐太宗励精图治,开怀纳谏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不同年龄的观众都非常喜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面临着严峻挑战。 B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强大的后劲,取决于包括科学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的高低。C引领、认识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 征,稳中看进,缓中看新,难中看机,变中看势。D在赣州举行花品齐全、花色繁多、花态典雅的兰花展之际,赢

3、得全国各地爱花之人 的青睐。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反腐不仅要惩治于后,更应预防于先;不仅需达到“不敢腐”“不能腐”的效果, 更需激发“不想腐”“不愿腐”的自觉。B中央电视台5月1日推出的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起到了鼓舞士气的宣传作 用,传递出中国人民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劳动情怀。CNBA总决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球迷们都在纷纷竞猜骑士队和勇士队谁能夺得总冠 军?D当下新媒体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的引入注目的明星歌星、舞星、 体坛明星、政坛风云人物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时间里的杰作! 我们居住的这个

4、星球在最古老的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A B C D 6、给红十字会抹黑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不够透明的运行机制,任何一个公益组织都需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失去了公众的信任,还有何公益可言?对爱心的亵渎,是对公信的最大的贬损。完善中国公益慈善机构的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资金的透明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质疑的种子一旦播下,很快就会生根,看来中国红十字会

5、要重塑公信力,不是走个过场的调查审计所能办到的。 通过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2分) A、指出红十字会正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 B、呼吁人们重新树立对红十字会的信心 C、解释红十字会出现信任危机的原因 D、呼吁红十字会等公益慈善机构规范管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2分)来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4分) 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

6、将士思念 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D“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 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 森严的特殊背景。 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此人怎样的心理。(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10分)知之难乎哉!夫人之所以谓知者,非知其姓与名也,亦非知其声容之与笑貌也;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

7、千不得百焉;知其所以为言者,百不得一焉。然而天下皆曰:“我能读其书,知其所以为言矣。”此知之难也。人知离骚为辞赋之祖矣,司马迁读之,而知悲其志,是贤人之知贤人也。夫不具司马迁之志,而欲知屈原之志,则几乎罔矣。 (选文有改动) 注本文节选自章学诫的知难。知难,即知音难,是说古代贤人在后世少有知音。 9、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来 A、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 B、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 C、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 D、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夫不具司马迁之志( ) 则几乎罔矣(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8、(2分)A. 知之难乎哉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B. 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 其如土石何?C. 人知离骚为辞赋之祖矣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 而欲知屈原之志 温故而知新1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2分)。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 13、问什么,司马迁能真正“知其所以为言”成为屈原的知音?(2分) (三)积累(8分) 14、默写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商山早行中描写月光朦胧,人踪凄清的句子是 , 。 卜算子 咏梅写梅花悲惨遭遇的两句是 , 。 晏殊破阵子与陌上桑中的“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 。 三、现代文阅读

9、(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5分) 石崖上的枣树【刘成章】 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

10、;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

11、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

12、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 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光明日报2015年04月10日,有删改) 15、“枣树”生长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3分) 16、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请从下列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的赏析)(4分)(1)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