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温度|北师大版(2014秋)(14)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316202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温度|北师大版(2014秋)(1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温度|北师大版(2014秋)(1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温度|北师大版(2014秋)(1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温度|北师大版(2014秋)(14)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温度|北师大版(2014秋)(14)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温度|北师大版(2014秋)(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温度|北师大版(2014秋)(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 度教学简介: 温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一课。它是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分数以及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每天气温的变化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因此,教材通过天气预报图介绍各地的温度,使学生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教学时,应从学生实际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两个相反意义量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引导学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教学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创设了温度的情景,目的是以温度为体裁,帮助学生更好的体验两个相反意义之间的关系。温度的变化是能够体验到的事情,通过冷热之间差异的比较

2、,有利于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设计理念:先让学生感知温度,再把温度高低这抽象知识直观化。使学生学得有趣,爱上数学。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启发法,练习法等。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课本第84-85页“温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地读写。2、借助温度的情境感受负数的意义,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正确的读写温度难点是比较温度背境下两个负数的高低。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一、提示课题:温度孩子们,你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你去两个地方。(出示课件:一张夏季和冬季图片)这是什么季节?师:你怎么知道?师:

3、天气怎么样。同样的方法问冬季。你们能做个冷的动作吗?天气从热到冷是什么发生变化?(设计意图:夏季、冬季两幅图让学生感知到热、冷的变化,激发学生思维,究竟是什么原因人感到热和冷呢?这样学生就自然产生求知的念头。)师:哎!这就是我们要探究新内容温度。(板书:温度)一、 探索新知1、听天气预播引出温度师:你们最常在哪了解到温度信息?师:下面我们一起听一则天气预报.。请你们认真地听播音员是怎样播的,温度是怎样记录的。我们再来听一听济南的气温从多少到多少度。(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入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和兴趣。)师:(板书)零下2,6.2、认识温度的读写法。“”这个是什么?师

4、:它就是温度的单位。【板书:单位:(摄氏度)】师:板书:6,2.(,)这两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师:我们计算时才称加号,减号,在这称为正号,负号。这负号表示零下,这正号表示零上。你们会读温度吗?谁来试一试。练习:读出下面温度。8,12,,03、介绍零温度师:0是不是没有温度呢?师:对。科学家把水结成冰的温度称为0。0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它是零上零下的分界点。(板书:0,分界点。)4、认识温度计。比较零下、零、零上温度的高低。师:孩子们,要量温度用什么仪器量?师:今天老师带来几种常见的温度计,认你们认识。师:你们会看温度计吗?师:温度计每小格是多少度。师:谁能指出济南的温度。(让学生指温

5、度,读温度。)师:6比0高还是低。师:高多少。师:零上的温度比0高还是低。师:谁来说说零上的温度离零度越远越怎样。师:谁来说说2比0高还是低。师:2比0低多少度?师:零下的温度离零度越远越怎样。(设计意图:用动漫温度计教学,把抽象的零上、零下的温度直观化。通过摸一摸、猜一猜、测一测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温度的高低,并学会测量温度。)小结:零上的温度高于0,零下的温度低于0。师:你们会看,会写,会读温度。难度大点的题,你们敢挑战吗?出示课本87页第3题。(1)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2) 在温度计中标出这些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3) 学生汇报结果。(4)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填一填,说一说,哪个温度最低?零下2零下4零下17二、 巩固提高1、说一说哪个温度低(课本85页第1题)(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图和温度计,让学生初步学会温度大小的比较,并总结出比较的方法。)2、看图回答(课本85页第2题)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完成书本88小调查(设计意图:“学起于疑,又终于疑。”当学生总结汇报后,我提出关于负数,你还想知道什么?独具匠心的设计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为后继的学习打下伏笔。)板书设计:温 度 表示 计作 读作零上6 (+)6 正6负2高于 0低于 分界点2 零下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