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第一章信息化基础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314168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第一章信息化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第一章信息化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第一章信息化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第一章信息化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第一章信息化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第一章信息化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第一章信息化基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信息化基础第一节信息和信息化的基本概念1.1信息的基本概念1.1.1信息是什么信息是指现实世界亊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信息具有可感知、可存储、可加工、可传递和可再生等自然属性,信息也是社会上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具有社会属性的资源。它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亊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在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信息”一词在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中均是“information”,日文中为“情报”,我国台湾称之为“资讯”,我国古代用的是“消息”。作为科学术语最早出现在哈特莱(R.V.

2、Hartley)于1928年撰写的信息传输一文中20世纪40年代,信息论的奠基人香农(C.E.Shannon)给出了信息的定义。此后许多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根据对信息的研究成果,科学的信息概念可以概括如下: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表现的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实质内容。在通信科学中,信息被定义为“以适合于通信、存储或处理的形式来表示的知识或消息”。1.1.2信息的层次信息的概念存在两个基本的层次,即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1)本体论层次的信息在最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

3、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状态”则是指亊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2)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亊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則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在认识论层次上則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前者是纯客观的层次,只与客体本身的因素有关,与主体的因素无关后者则是从主体立场来

4、考察的信息层次,既与客体因素有关,也与主体因素有关。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因为它的纯客观性而成为最基本的概念,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则因为考虑了主体因素而成为最适用的概念。所以,信息是一种客观事物,它与材料、能源一样,都是社会的基础资源。信息时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物质(材料)、能量(能源)和信息资源。美国学者欧廷格说:“没有物质什么都不存在,没有能量什么都不发生,没有信息什么都没有意义。”1.1.3信息的特性(1)可量度。信息可采用某种度量单位进行度量,并进行信息编码。如现代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可识别。信息可采取直观识别、比较识别和间接识别等多种方式来把握。(3)可转换。信息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

5、种形态。如自然信息可转换为语言、文字和图像等形态,也可转换为电磁波信号或计算机代码。(4)可存储。信息可以存储,大脑就是一个天然信息存储器。人类发明的文字、摄影1录音、录像以及计算机存储器等都可以进行信息存储。(5)可处理。人脑就是最佳的信息处理器。人脑的思维功能可以进行决策、设计、研究、写作、改进、发明、创造等多种信息处理活动。计算机也具有信息处理功能。(6)可传递。信息的传递是与物质和能*的传递同时进行的。语言、表情、动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话等是人类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7)可再生。信息经过处理后,可以其他形式再生。如自然信息经过人工处理后,可用语言或图形等方式再生成信息。输入计

6、算机的各种数据文字等信息,可用显示、打印、绘图等方式再生成信息。(8)可压缩。信息可以进行压缩,可以用不同的信息量来描述同一事物。人们常常用尽可能少的信息置描述一件事物的主要特征。(9)可利用。信息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可利用性。(10)可共享。信息具有扩散性,因此可共享。1.1.4信息的分类按照性质,信息可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按照地位,信息可分为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研究信息的目的,就是要准确把握信息的本质和特点,以便更好地利用信息。首先就是按照信息性质来分类,其中最基本和最抽象的是语法信息,考虑的是亊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进一步可分为有限状态和无限状态。其次,可分为状态

7、明晰的语法信息和状态模糊的语法信按作用,信息可分为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干扰信息。按应用部门,信息可分为工业信息、农业信息、军亊信息、政治信息、科技信息、文化信息、经济信息、市场信息和管理信息等。按携带信息的信号的性质,信息还可以分为连续信息、离散信息和半连续信息等。按事物的运动方式,还可以把信息分为概率信息、偶发信息、确定信息和模糊信息。按内容可以分为三类:消息、资料和知识。按社会性可以分为: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按空间状态可以分为:宏观信息、中观信息和微观信息。按信源类型可以分为:内源性信息和外源性信息。按价值可以分为:有用信息、无害信息和有害信息。按时间性可以分为:历史信息、现时信息和预测信

8、息。按载体可以分为:文字信息、声像信息和实物信息。按信息的性质可以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1.1.5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是指人们通过声音、文字、图像或者动作相互沟通消息的意思。信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之间只有不断交流信息,才能使生产、生活等活动正常进行,人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信息。因为信息有价值,是对人们有用的东西,它就会在人们之间相互传递。专业术语上称信息的价值为信息量,单位是bit,比如我们在下载东西的时候看到的下载速度为20bps,就是说我们每秒钟收到20bit的信息量。随着社会变迁、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髙以及各项技术的进步,信息传递的方式也有着巨大的变化。古人

9、传递信息主要使用飞鸽、烽火、快马、暗号、手语、书信、旗帜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邮驿通信在边防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成为我国古代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岁月流转,那些古老的信息传递方式已被今日方便、快捷的现代化通讯方式所取代。现代信息传递的方式更加便利,随着技术的进步,信息传递变得更加便捷、多样化,可传递信息也不再是单一的文字语言,还包括更加生动直观的图像、多媒体等等。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有线通讯传输,如电话、传真、电报、电视等。(2)无

10、线通讯传输,如对讲机、Bm(已经淘汰)、移动电话、收音机。(3)数字通讯传输,如网络、数字电视。(4)纸张通讯传输,如书信、报纸等。1.2信息化的基本概念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

11、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1.2.1信息化的定义信息化是20世纪末期以来,中文中使用颊率非常髙的漑念之一,在英文一般对应“Informatization”或“Informatisation”.“信息化”用作名词,通常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特别是促成应用对象或领域(比如企业或社会)发生转变的过程。例如,“企业信息化”不仅指在企业中应用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深入应用信息技术所促成或能够达成的业务模式、组织架构乃至经营战略转变。“信息化”用作形容词时,常指对象或领域因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所达成的新形态或状态。例如,“信息化社会”指信息技术应用到一定程度后达成的社会形态,它包含许多只有

12、在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时才能达成的新特征。中国对“信息化”概念较为正式的界定,可参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其叙述如下: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化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从四个方面理解其含义:首先,信息化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所对应的是社会整体及各个领域的信息获取、处理、传递、存储、利用的能力和水平。其次,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中的概念。信息化是向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它所描述的是可触摸的有形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向难以触摸的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转变的过程

13、。第三,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它是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逐渐演进的动态过程,每一个新的进展都是前一阶段的结果,同时又是下一发展阶段的新起点。第四,信息化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最具有活力和髙渗透性的科学技术。1.2.2信息化的内容信息化构成要素主要有: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产业、信息管理、信息政策、信息标准、信息应用、信息人才等。从内容层次看,信息化内容包括核心层、支撑层、应用层与边缘层等几个方面。从产生的角度看,信息化层次包括: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产品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1)信息设备装备化。即各

14、级组织、机构、团体、单位主动地将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网络设备等应用于作业系统,辅助作业顺利完成。(2)信息技术利用化。如利用信息获取技术(传感技术、遥测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光纤技术、红外技术、激光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以改进作业流程,提髙作业质量。(3)信息内容数字化。一方面将设计信息、生产信息、经营信息、管理信息等各类作业系统信息生成和整理出来;另一方面使上述各类信息规范化、标准化或知识化,最后进行数字化,以利于査询和管理。(4)信息服务完善化。建立起信息服务体系,比如联机服务、咨询服务、系统集成等。通过信息服务使信息设备、信息技术、信息内

15、容形成一个整体,并使其发挥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5)信息人才递增化。加强对各类信息人才的培养与重视,使信息人才的比重日益增加。信息人才的形成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原有的信息工作人员能力的自我提升,使其快速掌握现代信息知识,比如计算机操作、联机检索、上网査询等,另一方面是投入资金直接培训新手,同时给全体人员普及信息知识,使人们逐渐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6)信息投资倾斜化。在每年的财政预算或投资计划中,对信息化的投资给予倾斜,重点支持信息人才的培养、信息设备的装备、信息技术的利用、信息内容的开发和信息服务体系的完善,有目的、有计划地快速推进信息化建设。(7)信息政策封闭化。尽快制定各项规

16、章、制度、条例,并使这些政策相互完善,不留漏洞,为各项信息工作提供指导和规范。这样,既可引导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又可确保信息安全,杜绝虚假、有害信息的传播。信息设备装备化、信息技术利用化、信息内容数字化、信息服务完善化等四化,一方面由信息投资倾斜化、信息人才递增化所推动、所实现另一方面通过自身的发展不断产业化,即信息产业化。而信息政策封闭化则为上述六化的实现与完成提供良好的约束机制和外部环境。1.2.3信息化的层次(1)产品信息化#产品信息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含两层意思:一是产品所含各类信息比重日益增大、物质比重日益降低,产品日益由物质产品的特征向信息产品的特征迈进,二是越来越多的产品中嵌入了智能化元器件,使产品具有越来越强的信息处理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