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市教师教学设计竞赛模板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309545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安市教师教学设计竞赛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安市教师教学设计竞赛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安市教师教学设计竞赛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安市教师教学设计竞赛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安市教师教学设计竞赛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安市教师教学设计竞赛模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安市教师教学设计竞赛模板课 题乡 愁课 型赏读课教学方法情境感染法、诵读法、发现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其人及写作背景,学习意象在诗歌中的运用,在不同层次的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准确理解这首诗的主题,培养语感、加深感受、提升悟性,在感悟中学习诗歌。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读带讲,在层层递进的诵读过程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的精美,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完成对整首读的感知、理解直至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以及渴望统一的美好愿望。教学重点感悟诗人深沉的思乡情感之美教学难点体会本诗运用独创的诗歌形象,表现主题的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

2、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预习检测1.播放视频乡愁四韵2.过渡:课前放的这首歌的旋律大家一定很陌生,但大家能否在不经意间注意到它呢?谁能说一说你从这首歌中捕捉到了什么?那么大家想知道它的词作者是谁吗?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3.提问:介绍作者出示照片,加强感性认识。激情导入 出示目标【导入】据说当年在台湾开的现场演唱会上,罗大佑的这一曲荡气回肠的乡愁四韵,曾使全场观众热泪潸然。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板书课题)【目标】1.了解作者其人及写作背景。2.有感情诵读诗歌。3.学习意象在诗歌中的运用,在不同层次的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准确理解这首诗的主

3、题。指导自学:学习诗歌三字法:读品悟【自学提纲】知其人了解背景感其声充分朗读通其意品读赏析悟其情想象体悟分层诵读诗歌第一层:初读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1、谁有兴趣读一读这首诗?2、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在听读的过程中我们其实也在读,那你们能快速说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再读诗歌:读过之后,知道写什么,那我们应该怎样去读?4、自由读:5、指名读:6、师范读7、规范朗读:读题目、作者、正文之后读出“朗诵者”,读出自己的名字。第二层:品读披文入情,感悟诗歌的情感美。1、发起对话:你喜欢不喜欢这首诗?好呢还是不好?说一说你的看法。2、诗中哪一节让你感触最深?让你想到了什么?

4、 逐节品析之中进行不同的朗读指导:例如:第一节(深情地读) 第二节(轻轻地读)第三节(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读)第四节(放声诵读丢开课本,旁若无人)3、设问引导理解主题:这四节诗结构相同,语意相近,顺序能否调换?4、播放配乐朗读5、拓深:听完之后,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那是怎样一种郁结心中挥之不去的愁丝啊,我真想在这一声叹息中将所有的愁情化解。你呢,作品学到这个时候,你又在想些什么呢?入座、调整秩序、自觉听歌曲。回忆刚刚听过的歌曲,在头脑中捕捉信息。(关键词?乡愁)学生发言,了解作者,对写作背有个初步的了解。齐读关于作者的文字介绍。用心倾听,感受老师用语言营造的情境。齐读学习目标回忆旧知,梳理学习方法

5、。播放歌曲,营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乡愁的印象,并快速地融入课堂。强调“不经意”,训练学生观察能力与捕捉能力。快速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了解作者和背景是学习文学作品的前提,余映潮老师将其称为诗歌学习的“序曲”,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有前提,有助于理解诗的主题。这不仅老师的教学内容之一,更是渗透给学生的学习方法之一。1、自由举手,出声朗读2、思考、发言:乡愁;压抑、悲伤3、讨论朗读中应把握的要点,在试读中归纳:语速缓慢,语调低沉,情感哀伤。4、同学互读,你读一节,他读一节,比照之中进行合作学习。6、生小声跟读。7、放声齐读1、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对诗歌的真实感受。2、讨论、发言,把握诗歌的意象、

6、每一节所抒发的感情。并适当发挥想象,联系作者的实际生活去解读作者的情感。边解析边朗读1)以“小时候一长大后一后来一现在”的时间顺序,组成四幅画面:母子别、夫妻别、生死别、故国别。2)借助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表达思乡恋国之情;积累意象记笔记何为意象。3、通过讨论明确主题:它抒写的是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4、听读:闭目静听配乐朗读。5、品味、自由发言。1、尊重学生的原始阅读(程翔“原始理解”教学理念),让学生对文本拥有第一印象,遵循读书规律,给学生自己去读的权利,在不给学生干扰的情况下,了解学生的朗读现状,为下面的深入朗读寻找契机,并

7、以此为起点引导学生在步步学习中加深理解,完善朗读。3、对于这首诗的节奏(即停顿)与重音,学生在朗读之中都能把握,所以并不需要老师去面面俱到地指导,课堂上老师的责任是教学生不会的,而不是把学生会的东西罗列出来。6、营造一种师生齐读投入的氛围。7、激发学生朗读的成就感。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是有差异的,现代的初中语文教学也应该遵从这种差异,并使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提高。以这一问题切入作为师生对话的开始,意在从学生的情感出发,尊重学生的情感体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从内心去接触作品,获取自己的东西,而不是将文学作品强塞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的欲望。学读必须有情趣、理趣,这就需要恰当地联系背景,给学

8、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深入文本,让学生展开联想,用语言进行描绘,从而感悟诗歌的内蕴。通过配乐朗诵创设朗读情境,使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将课堂学习推到一个高潮,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第三层美读-咬文嚼字,感悟诗歌的语言美。1、引导学生去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品析并作适当指导。 例如:1)“小时侯/长大后/后来/而现在”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一枚/一张/一方/一湾” 4)“小小/窄窄/矮矮/浅浅” 5)“这头/那头/外头/里头” 6)“乡愁是”这一句式2、出示朗读配乐课件迁移延展1、出示乡愁四韵诗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2、示例3、学生发言后进行同类诗句积累指导。课

9、堂小结播放我的中国心口述并板书:愁,情归何处?乡,根在中华!1、寻读、勾画,以“我发现X词用得好,好在X”的句式练习有条理的表达,体会诗歌用词的精妙,进一步体会作品的情境。品析要点:时间词、名词、数量词、叠词、方位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2、指名配乐朗诵,再全班配乐齐诵。1、比较阅读乡愁四韵阅读乡愁四韵同本诗进行比较阅读,把握意象的运用。 2、提高仿写练习以“乡愁是,。”的句式练习写句。3、积累名句积累生根据自己的积累,说一句含有“愁”的古诗词句。歌声中再次齐诵乡愁设计理念:语言是语文学习之根本,没有语言的语文课就失去了“语文味”。乡愁一诗语言的质朴之美在于如同口语,富于生活气息;典雅之美又在于精丽,富有独特的韵味,是经过锤炼加工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范本。1、比较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比较中可以更好地把握本诗的主题和语言风格,感悟其中与本诗共通之处。2、仿写,使学生由文本学习的“感”上升至情感中“悟”。3、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诗歌“愁”这一主题,培养学生欣赏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而且丰富学生积累的同时从文化的层面上认识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语文学习能力。创设情境,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板书设计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