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角的测量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30375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触角的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接触角的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接触角的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接触角的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接触角的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接触角的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触角的测量(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力学课程实验报告专业:学号:室温:学院:年级:实验人姓名: 同组实验人姓名:日期:相对湿度:接触角的测量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操作,学习测量接触角的方法,了解润湿过程和接触角的实际意义。仪器用具JC2000C1接触角测量仪、载玻片、注射器、烧杯、蒸馏水原理概述当液滴自由地处于不受力场影响的空间时,由于界面张力的存在而呈圆球状。但是,当液滴与固体平面接触 时,其最终形状取决于液滴内部的内聚力和液滴与固体间的粘附力的相对大小。当一液滴放置在固体平面上时, 液滴能自动地在固体表面铺展开来,或以与固体表面成一定接触角的液滴存在,如图1所示。图1接触角假定不同的界面间力可用作用在界面方向的界

2、面张力来表示,则当液滴在固体平面上处于平衡位置时,这些 界面张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之和应等于零,即Y 二丫+丫cos 0(1)S / AS / LL / A式中Ys/a Yl/a Ys/l分别为固-气、液-气和固-液界面张力;。为液体与固体间的界面和液体表面的切线所夹(包 含液体)的角度,称为接触角(con tact angle),。在0 0T8O0之间。接触角是反应物质与液体润湿性关系的重 要尺度,e=90 o可作为润湿与不润湿的界限,e90。时可润湿,e90。时不润湿。润湿(wetting)的热力学定义是,若固体与液体接触后体系(固体和液体)的自由能G降低,称为润湿。自由 能降低的多少称为

3、润湿度,用Ws/l来表示。润湿可分为三类:粘附润湿(adhesional wetting)、铺展润湿 (spreading wetting)和浸湿(immersional wetting)。可从图 2 看出。图2三类润湿(1) 粘附润湿如果原有的1m2固面和1m2液面消失,形成1m2固-液界面,则此过程的叫儿为:WAs/l=Ys/a+Yl/a-Ys/l(2)(2) 铺展润湿当一液滴在1m2固面上铺展时,原有的1m2固面和一液滴(面积可忽略不计)均消失,形成1m2液面和1m2 固一液界面,则此过程的Wss/l为:WSs/l=Ys/a-Yl/a-Ys/l(3)(3) 浸湿当1m2固面浸入液体中时,

4、原有的1m2固面消失,形成1m2固一液界面,贝V此过程的为:Wi =Y -Y(4)S/LS/A S/L对上述三类润湿,Y /和Y /无法测定,如何求W分别讨论如下:S/AS/LS/L 粘附润湿将(1)式代入(2)式,可得:Wa =Y ( 1+cos 9)(5)S/LL/A因液体表面张力Y /为已知,故只需测定接触角9即可求出WA,。L/AS/L 铺展润湿将(1)式代入(3)式,可得:Ws =y (cos 9-1)s/l l/a因cosWl,故WS/WO。但W/是自由能降低,结果表示可以有一个自由能增加或不变的自发过程。这显然违反热 S/LS/L力学第二定律。错误在于误用了(1)式,此式只适用于

5、平衡态。若液滴自动铺展以完全盖住固面,这就表示液滴 与固面不成平衡态,所以不能将(1)式代入(3)式中。这里应该指出,不能将铺展润湿认为9=Oo,而在此情况 下根本没有接触角。9=0。的正确理解应是有一个角,恰好等于0。设有固体与压力逐渐增加的蒸气接触以吸附此蒸气,当压力达到饱和蒸气压Po时,固面上即有一层极薄的液 体。由Gibbs吸附原理知,表面自由能降低=RTfrdlnP。因此,Ws =y -Y -Y=RTfrdlnPs/l s/a l/a s/l0 0(6) 浸湿将式(6)中的YI/A去掉,即得Wi :L/AS/LWi =Y -Y =RT J rdlnP(7)S/LS/AS/L0由(5)

6、式可知,当9=0。时,cos 9=1,WA z =2y /a,自由能降低为最大,贝V认为固体完全被液体润湿;当S/LL/A9=180。时,cos9=-1,Was/l=0,自由能降低为0,则固体完全不被液体润湿,即完全不润湿。这种情况是理想 的,因为液体与固体之间多少有一些相互吸引力存在。对于理想的平固体表面,当液滴在表面达平衡后。只有一个符合Young方程的接触角。但实际固体表面是非 理想的,因而会出现滞后现象,致使接触角的测量往往很难重复。但经过精心制备和处理的表面,有可能得到较 重复的数据,特别是高分子的表面。表面的制备和处理的目的是要得到较光滑、干净的理想表面,但具体的手续 因样品而异,

7、这里不作更多的介绍。这里主要介绍一些常用的接触角测定方法,它们都是针对气一液一固体系的 接触角而设计的。但其中有些方法,只需略加修改,亦适用于液一液一固体系接触角的测定。1. 量角法液滴角度测量法是测量接触角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图3 (a, b)所示。该方法是将固体表面上的液滴, 或将浸入液体中的固体表面上形成的气泡投影到屏幕上,然后直接测量切线与相界面的夹角,直接测量接触角的 大小。(a)停滴(b)停泡图3 量角法示意图如果液体蒸气在固体表面发生吸附,影响固体的表面自由能,则应把样品放入带有观察窗的密封箱中,待体 系达平衡后再进行测定。此法的优点是:样品用量少,仪器简单,测量方便。准确度一

8、般在土 1。左右。2. 量高法如果液滴很小,重力作用引起液滴的变形可以忽略不计,这时的躺滴可认为是球形的一部分,如图4所示。 接触角可通过高度的测量按下式计算:92htan =(8)2 d式中h是液滴高度,d是滴底的直径。若液滴体积小于10-4mL,此方法可用。若接触角小于90o,则液滴稍大 亦可应用。图4量高法示意图液滴在纤维上的接触角也可用量角法测量,把纤维水平拉直.置于样品槽内,然后投影到电脑屏幕,直接测 定液滴与纤维表面的夹角。如果液滴很小,接触角也可用量高法测量,通过式(8)来计算。实际固体表面几乎都是非理想的,或大或小总是会出现接触角滞后现象.因此,需同时测定前进角和后退 角。对于

9、躺滴法,可用增减液滴体积的办法来测定。增加液滴体积时测出的是前进角,如图5(a)所示;减少液滴 体积时为后退角,如图5(b)所示。(a)前进角(b)后退角图5 前进角和后退角的测定方法为了避免增减液滴体积时可能引起液滴振动和变形,在测定时可将改变液滴体积的毛细管尖端插入液滴中, 尖端插入液滴不影响接触角的数值。决定和影响润湿作用和接触角的因素很多。如,固体和液体的性质及杂质、添加物的影响,固体表面的粗糙 程度、不均匀性的影响,表面污染等。对于一定的固体表面,在液体液相中加入表面活性物质常可改善润湿性 质,并且随着液体和固体表面接触时间的延长,接触角有逐渐变小趋于定值的趋势,这是由于表面活性物质

10、在各 界面上吸附的结果。实验步骤1、开机。将仪器插上电源,打开电脑,双击桌面上的JC2000C1应用程序进入主界面。点击界面右上角的活动图 象按钮,这时可以看到摄像头拍摄的载物台上的图象。2、调焦。将进样器或微量注射器固定在载物台上方,调整摄像头焦距到0.7倍(测小液滴接触角时通常调到2 倍2.5倍),然后旋转摄像头底座后面的旋钮调节摄像头到载物台的距离,使得图象最清晰。3、加入样品。可以通过旋转载物台右边的采样旋钮抽取液体,也可以用微量注射器压出液体。测接触角一般用 0.6UL1.0UL的样品量最佳。这时可以从活动图象中看到进样器下端出现一个清晰的小液滴。4、接样。旋转载物台底座的旋钮使得载

11、物台慢慢上升,触碰悬挂在进样器下端的液滴后下降,使液滴留在固体平 面上。5、冻结图象。点击界面右上角的冻结图象按钮将画面固定,再点击File菜单中的Save as将图象保存在文件夹 中。接样后要在20s (最好10 s)内冻结图像。6、量角法。按量角法按钮,进入量角法主界面,如图26所示,按开始键,打开文件夹,选中需要计算的图形文 件。2dJCTO图7量角法测量然后下移测量尺到液滴顶端,如图8所示:飞】图8量角法测量再将旋转测量尺,使其与液滴左端相交,即得到接触角的数值,如图9所示。型到旦 tl -GI创如fill 卫J旦 血 I fell卫J图9量角法测量另外,也可以使测量尺与液滴右端相交,

12、求出接触角,最后求两者的平均值。7、五点拟合法。如图10所示,首先打开图片;鼠标点击平面处两点画出基准线,即液滴与固体交界处;再根据测 量前进角或后退角,点击液滴一侧的底部,中部,和顶部(因为为手动点取,尽量靠近即可,软件会自动标 出)。即图片液滴右侧的红十字;软件自动拟合圆,算出接触角。途中的蓝点和绿点为软件计算出的顶部和底 部。I-耳线车端点宜绸右端点圆執迹克1圆轨迹点E圆軌迹点?拟合圆心|直线中点|液洁最高点.按融角度 均值圖I3DB- pDE leso-|5gF |agF |62? k IfiiT JEO- h9B.0|E12.) HBOS |494.5:|SEO |391|81.S9_2*J图10前进角拟合分析实验数据1、量角法:68. 7267.14平均值:67.932、五点拟合法:66.55实验数据处理及讨论两者比较,五点拟合法所测值偏小,但两者偏差不大,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由于990o,玻璃润湿,这说明 了玻璃是亲液的。误差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振动了实验台、载玻片表面可能存在杂质、液滴过大或者过小等均有可能造成实验 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