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安全培训试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303600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叉车安全培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叉车安全培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叉车安全培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叉车安全培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叉车安全培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叉车安全培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叉车安全培训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叉车安全培训试题 一、选择 1、结冰、积水、积雪的道路,无人看守道口,恶劣天气能见度在30米以内时, 每小时不得超过A千米 A、10 B、20 C、30 D、5 2、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将厂内机动车辆分为 C类。 A、11 B、12 C、13 D、14 3、厂内运输的作业方式有B种, A、3 B、4 C、5 D、6 4、机动车不得在平行铁路装卸线钢轨外侧A米以内行使。 A、2 B、3 C、4 D、5 5、驾驶员不从事驾驶工作时间为C者,再从事驾驶工作时应经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重新复试。 A、13 个月 B、36个月 C、612个月 D、1年以上 6、厂内车辆侧向最小安全间隙应为C米。A、0.4 B、

2、0.5 C、0.6 二、填空 1、机动车辆的制动性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方向稳定性。 2、制动效能受道路、气候条件、车型等影响。 3、一般把操纵性和稳定性称为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常用汽车的稳定转向特性进行评价。 4、稳定转向特性分为不够转向、过度转向、中性转向。 5、厂内叉车具有转弯半径小、轮距窄、载货后重心偏高等特点。 6、车辆的技术特性有空车质量、载质量、总质量、车辆外形尺寸、最小离地间隙、轴距、轮距、接近角、离去角、最小转弯半径、最大爬坡度、最高车速。 7、厂内运输的作业方式分为有轨运输、无轨运输、连续机械运输、人力搬运。 8、进出厂房、仓库大门、停车场、加油站、上下地中衡、危险地段、生产现场

3、、倒车或拖带损坏车辆时不得超过5千米每小时。 9、车辆行使经过交叉路口须提前减速,强化了望,礼让“三先先慢、先让、先停。 车轮摩擦力不均是跑偏的主要原因。 10、厂内车辆事故预防措施主要内容有厂内运输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工程技术措施、安全检查管理措施、安全教育措施。 11、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术教育、安全思想教育、典型事故案例教育 12、厂内车辆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有事故可以预防的原则、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对事故的可能原因必须予以根除的原则、全面治理的原则 13、厂内车辆事故可以预防是指损失预防措施和事故预防措施。 14、教育对策内容应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态度等三个方面。 15

4、、厂内车辆事故的特性包括因果性、偶然性、必定性和规律性、潜在性、再现性和猜测性。 16、厂内车辆事故一般分为(自然事故)和(人为事故)两大类。 17、厂内车辆事故由人、车、路、环境状况构成。 18、环境可分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产环境。 19、厂内车辆多发事故的原因有厂内车辆违章驾驶、厂内车辆高速行驶、车辆技术状态不良、驾驶技术不熟练、厂内道路不好。 20、叉车运行叉齿离地间隙要达300400毫米。 21、安全色有红、黄、蓝、绿4种,对比色有黑、白2种。 22、厂内交通安全标志有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辅助标志等 三、推断 1、辅助标志安在主标志的上面,紧靠主标志上缘。 2、操纵性丧失

5、往往导致车辆失去操纵, 3、稳定性丧失往往导致整车侧滑、回转甚至翻车。 4、。两个驱动车轮装有制动器的制动效能比四轮装有制动器的车辆好。 5、恶劣天气能见度在5米以内或道路最大纵坡度在6%以上,能见度在10米以内时应紧急停止行使。 6、有不够转向特性的车辆在固定方向盘转角的状况下绕圆周加速行使时转弯半径会越来越小。 7、过度转向特性的车辆在固定方向盘转角的状况下绕圆周加速行使时转弯半径会越来越大。 8、造成横向翻车的主要原因是不够转向问题。 9、遇道口栏杆放下或发出停车信号,须依次停于停车线以外,无停车线应停在距钢轨5米以外,严禁抢道通过。 10、在驾驶叉车时急转弯应提前减低车速、 尽量扩大转

6、弯半径,以克服离心力影响 。 11、厂内车辆轴距短、轮距窄。 12、厂内最高时速在确保安全、无限速标志的状况下每小时30千米 13、行驶中车辆可以做之字形行驶。 14、驾驶证可以转借、涂改。 15、驾驶无护顶驾驶室的车辆、进出危险现场时驾驶员应戴安全帽。 16、行驶中车辆不得突然制动或停车。 17、在指挥倒车时应站在驾驶员对面。 18、所有车辆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19、一般状况下车速比白天高一些。 20、遇厂内灯光交错或雨天光滑路面光线反射激烈,应用小灯光。 四、 1、机动车辆的制动性是什么? 答:机动车辆的制动性是指车辆在行使中能降低行使速度以至停车的能力。 2、制动方向稳定性是什么? 答

7、:制动方向稳定性是指车辆制动时不发生跑偏、侧滑而维持直线行使或按预定弯道行使的能力。 3、制动跑偏是什么? 答:制动跑偏是车辆制动时自行向左或向右偏驶的危险现象。 4、侧滑是什么? 答:侧滑是汽车制动某一车轴或两根车轴的车轮发生横向滑动现象。 5、厂内机动车辆是指什么? 答:厂内机动车辆是指在厂矿企业区域内行使或限于施工现场区域内行使作业的各类车辆。 6、车辆的操纵性是指什么? 答:车辆的操纵性是指车辆能正确按照驾驶员的要求,维持或改变原行使方向的能力。 7、车辆的稳定性是指什么? 答:车辆的稳定性是表示车辆在行使中的抗侧滑和倾翻的能力 。 8、损失预防措施是指什么? 答:损失预防措施即事故发

8、生后减少或控制事故损失的应急措施,属于消极对策。 9、事故预防措施是指什么? 答:事故预防措施即消除事故发生的根本措施,属于积极的预防措施。 10、车辆分道行使的规定有哪些? 答:1道路上行使的车辆一律右侧通过。2在没有分道线的道路上机动车在中间行使,非机动车靠右侧行使。3同一车道行使的车辆低速车应靠右侧行使。 11、车辆行驶速度的规定有哪些? 答:机动车在确保安全的状况下,在无限速标志的厂内主干道行驶时每小时不得超过30千米,其它道路每小时不得超过20千米。如必须超过规定速度,须经厂主管领导批准。 12、机动车辆行经平交道口时有哪些规定? 答:1提前减速。2通过有人看守道口时要做到“一慢、二

9、看、三通过3通过无人看守道口时,驾驶员距道口15米处,能看到两侧各200米以外的火车,应“一慢、二看、三通过;如达不到要求,必须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4机动车发生故障被迫停在无人看守道口时,驾驶员应马上下车到安全地点,采用紧急措施设置防护信号,并使车辆尽快让开道口。 13、机动车辆停车有哪些规定? 答:车辆应停在指定地点或宽阔、平坦、坚硬的路面,视线要好,无妨碍交通,不得逆向停车。临时停车靠道路右侧,不得妨碍其他车辆通行。驾驶员离车时应拉紧手闸、切断电路、锁好车门。特别状况必须在弯道或坡道停车时,除必要的安全措施外,驾驶员不得离车。 14、哪些地点不得停车? 答:1距通勤站、加油站、消防车

10、库门口和消防栓20米以内的地段。2距交叉路口、转弯处、隧道、桥梁、危险地段、地中衡和厂房、仓库、职工医院大门口15米以内地段。3纵坡大于5%的地段。4道路一侧有障碍物时,对面一侧与障碍物长度相等的地段两端各20米以内5与施工无关的的施工现场。 15、机动车倒车有哪些规定? 答:1机动车倒车时,驾驶员须先查明四周状况,确认安全后,方转倒车。在货场、厂房、仓库、窄路等处倒车时,应有人站在驾驶员一侧指挥。2机动车在平交道口、桥梁、隧道和危险地段不准倒车或调头。 考试频道我收集整理培训考试资料,免费提供给大家交流参照。考试频道我收集整理培训考试资料,免费提供给大家交流参照。 16、机动车在冰雪、泥泞道

11、路上行使应遵守哪些规定? 答:1在冰雪路上行使时,轮胎上应装有防滑链。2)缓慢行使,禁止高速转弯和紧急制动。3同向行驶的车辆,两车之间的距离应坚持50米以上。 17、车辆如何维护保养? 答:厂内车辆要定期进行检验,消除故障或隐患;要保持按时保养,使车辆技术状况处于优良状态;按计划进行大、中修,恢复车辆技术性能;按规定更新车辆,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严禁开带病车作业。 18、写出全面治理原则的具体内容。 答:全面治理原则即技术原因、教育原因、管理原因。预防的对策为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即法治或管理对策。技术对策是指对车辆、道路、安全设施、操作等方面从安全角度合计所应该采用的措施;教育对策是指通过

12、家庭、学校、社会等途径的传授与培训,掌握安全知识;法治或管理对策是指通过国家机关、企业等组织,制定有关安全规范和安全标准,公布执行。 19、厂内夜间行车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厂内夜间行车要注意控制车速。2行车中利用灯光照明来改变行车条件。随时注意厂房出来人,防止意外3夜间行车要注意安全礼让。一般状况下不要超车,同时注意前车转向灯和制动灯,以防突然转弯和停车。4夜间长时间驾驶易疲惫,决不能勉强保持,应停车适当休息,方可持续驾驶。5厂内夜间驾驶要自觉遵章守纪。 20、造成厂内车辆违章驾驶事故的现象有哪些? 答:违章驾车;人货混载;违章超车;酒后驾车;不按规定装载;不按规定试车;不按规定停车;让车不让速或有意不让;会车不减速、不鸣号、不礼让三先;转弯时不开指示灯、不伸手示意,超速行驶、占线行驶、抢道行驶。 五、论述题 1、机动车驾驶员须遵守哪些规定? 答:1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