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30135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粤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粤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粤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粤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上一小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二、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

2、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2、行为与习惯目标:(1) 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2) 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三、教学措施: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1)转变教材观。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

3、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2)转变教学观。新的课程改革,把关注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第一要变“目中无人”为有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形成。第二,变“重结论轻过程”为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品德与社

4、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3、改革教学方式教师要注意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广泛采用活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现训练技能,养成习惯。4、重视学生学业评价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终结

5、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马上一小课程进度表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年级:四年级 科目:品德与社会周次时间内 容课时一9.1-9.21.我家的“收支本”1二9.5-9.92、今天我当家2三9.12-9.163、逛商场2四9.19-9.234、我是聪明的消费者1五9.26-9.305、做个受欢迎的人1六10.1-10.76、告诉不良生活习惯2七10.10-10.147、我有自己的好注意2八10.17-10.218、我看家乡的习俗1九10.24-10.289、我是生活小设计师(一)1十10

6、.31-11.49、我是生活小设计师(二)1十一11.7-11.1110、小鸟与榕树的对话(一)1十二11.14-11.1810、小鸟与榕树的对话(二)2十三11.21-11.2511、我家来了新邻居1十四11.28-12.212、身边的公共设施1十五12.5-12.913、丰富的社区生活1十六12.12-12.16复习1十七12.19-12.23复习1十八12.26-12.30复习1十九1.2-1.6期末测试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课题我家的“收支本”课型新课教时3教 学目 标1、了解家庭经济来源及收支情况。2、知道消费要量入为出,学会合理消费,勤俭节约。3、了解现代家庭理财的基本方式,初步树立科

7、学理财的意识。重 点目标1、2难 点目标2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内容师 生 活 动修改意见一、 导入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三、实践运用与巩固1、讨论:什么是不合理的要求(回忆自己因为提出要求后被父母拒绝的事;说说被拒绝后自己的心情,父母又是怎样向你解释原因的;学生交流,明白为什么要“量入为出”的道理,明白在生活中哪些是不合理的要求。)2、小辩论:家庭富裕了,还要不要再提倡勤俭节约、合理消费?(选出正反两方,双方先在本组内搜集本方的观点,然后选出本方的代表参与辩论;最后引导同学们总结观点。)3、了解现代家庭的理财方式。4、课外实践作业:调查家庭与自己的每月开支情况,制作“家庭收支本”教学反思:本

8、节课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学习端正学生的不合理思想,教育学生消费要量入为出,学会合理消费,勤俭节约,并通过实践作业了解家庭收支情况,懂得爱家,懂得为父母报恩。教学效果良好。课题今天我当家课型新课教时3教 学目 标1、体验家务劳作的辛苦,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2、知道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学会合理开支。3、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尊重和关心。重 点目标1、2难 点目标2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内容师 生 活 动修改意见一、 导入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三、实践运用与巩固一、读教材、分析教材:1、说说丹丹为什么感到惭愧?你有没有同感?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在家里承担了哪些家务活,和父母

9、所做的家务比起来,自己有何感受?二、营养知识大比拼:1、每组同学把自己搜集到的营养知识制作成小卡片,在全组同学间交流。2、将全部的知识卡汇总起来进行答题小竞赛。三、同学间交流生活中的购物小窍门。四、设计一份家庭营养菜谱。教学反思:本节课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验家务劳作的辛苦,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知道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学会合理开支;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尊重和关心。教学效果良好。课题逛商场课型新课教时3教 学目 标1、了解本地的一些商业场地,知道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具有购买商品的初步常识.2、学会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具有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能力。3、了解现代

10、消费的不同购物形式和支付方式。重 点目标1和2难 点目标2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内容师 生 活 动修改意见一、导入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三、实践运用与巩固1、 各组汇报自家附近商业场所的情况。2、 交流讨论:为什么为什么同一种商品会有不同的价格3、比较在不同的商业场所同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4、分析同一种商品价格不同的主要原因。5、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购物形式和付款方式吗?6、 制作购物小常识宣传栏。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较认真领会并参与活动,学会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具有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能力。了解现代消费的不同购物形式和支付方式。课题我是聪明的消费者课型新课教时3教 学目

11、 标1、具有初步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2、知道广告是宣传产品的一种手段,正确认识广告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3、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合法的途径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重 点目标1和2难 点目标2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内容师 生 活 动修改意见一、 导入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三、实践运用与巩固一、说说生活中的假冒伪劣事件。二、说说心目中的广告,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有没有购买过广告中宣传的商品,说说购买的原因三、课后完成书16页提供的表格,写一份小小的调查报告。四、完成课后练习:故事续编。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较认真领会并参与活动,知道广告是宣传产品的一种手段,正确认识广告对人

12、们消费心理的影响。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合法的途径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课题做个受欢迎的人课型新课教时2教 学目 标1、懂得在公共场合与人交往的礼节、礼貌,自觉遵守公共秩序。2、知道中西方在礼仪、礼节上的不同,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3、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重 点懂得在公共场合与人交往的礼节、礼貌,自觉遵守公共秩序。难 点懂得在公共场合与人交往的礼节、礼貌,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内容师 生 活 动修改意见一、 导入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三、实践运用与巩固1、看图说意。2、 评选班级“最佳衣着奖”3、 小表演:公共场合中的礼节、礼仪。(按不同的公共场合

13、,如餐厅、公共汽车、酒店、公园等分成四组,分别带上不同的头饰。)4、 情景设置。5、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22页设置的情景,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6、向同学们介绍身边的小数民族的习惯和生活习俗。7、做手抄报: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较认真领会并参与活动,懂得了在公共场合与人交往的礼节、礼貌,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知道中西方在礼仪、礼节上的不同,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课题告别不良生活习惯课型新课教时2教 学目 标1、知道烟酒的危害,善于以适当的方式与家人沟通,帮助家人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2、学会自觉反思自己的行为,有毅力改正不良的生活习

14、惯。3、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使自己终身受益。重 点目标1、2、3难 点目标1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内容师 生 活 动修改意见二、 导入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三、实践运用与巩固一、 检讨会1、大家互相说说彼此都有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2、共同讨论如何改正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并订立一份家庭公约,人手一份,彼此监督。三、故事续编小花的爷爷今年已经70多岁了,一直都有吸烟的习惯。家里人不知说过多少次,要爷爷少吸一点,可爷爷少吸一点,可爷爷就是不听,说自己都吸了那么多年了,长期形成的习惯怎样可能改变呢?今天小花听了老师讲吸烟的危害后,下决心要改变爷爷的怀习惯。回到家后,她就把爷爷的烟偷偷地藏了起来,爷爷到处找不到,非常生气。这时候,小花会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