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物质循环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29836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大物质循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大物质循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大物质循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大物质循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u?、 ruh/wi_ij/zj、=i_ijhL。L/m, uz/wi,物先与酶结合形成不稳定的中间物,然后再分解释放出酶与产物。酶和底物形成过渡态的中间物时,要释放出一部分结合能,从F 使得过渡态的中间物处于较低的能及,使整个反应的活化能降低。模体:具有特殊功能的超二级结构只在蛋白质分子中空间上相互邻近的两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完成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分子伴侣:一类帮助新生多肽链正确折叠的蛋白质参与蛋白质空间构象的正确形成。结构域:分子量大的蛋白质其三级结构常分割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各行其功能。别构酶:又称为变构酶,是一类重要的调节酶。其分子除了与底物结合、催化底物反应的活性中心外,

2、还有与调节物结合、调节J 应速度的别构中心。通过别构剂结合于别构中心影响酶分子本身构象变化来改变酶的活性。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多肽链的主链骨架靠氢键在空间盘曲折叠形成的有规则的局部空间结构。主要形式有a-螺旋、6- 折叠、6-转角、无规卷曲等。同功酶: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同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上的与酶活性(催化作用、结合作用)有关的必需基团由于肽链的折叠、盘绕在空间位置上相互靠近,形大 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区域,参与酶促反应,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等电点-在某一 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

3、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主要为二硫键和非共价键的破 坏,不涉及一级结构的改变。变性后,其溶解度降低,粘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生物活性丧失,易被蛋白酶水解。变构调节:体内一些代谢物可以与某些酶分子活性中心外的某一部位可逆地结合,使酶发生变构并改变其催化活性。共价修饰调节:酶蛋白肽链上的一些基团可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这一过程称为酶的共价修饰。EMP途径:又称糖酵解途径。指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经过一定反应历程被分解为丙酮酸并产生少量ATP和NAD

4、H+H+的过程。糖的 有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分解生成C02和水,并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三羧酸循环:又称柠檬酸循环、TCA循环,是糖有氧氧化的第三个阶段,由乙酰辅酶A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开始,经过一系 列脱氢脱羧反应,最终又生成草酰乙酸的循环。糖异生: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糖异生作用的途径基本上是糖无氧分解的逆过程-除了跨越三个能障(丙酮酸转 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6-磷酸果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转变为葡萄糖)需用不同的酶及能量之外,其他反应过程 完全是糖酵解途径逆过程。乳酸循环:运动时肌糖原转变为乳酸,乳酸经过血液运输到达肝脏异生为葡萄糖或糖原葡

5、萄糖再经过血液运输再被肌肉吸收。血糖:指血液当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是膳食中消化吸收入血的葡萄糖及肝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另外还有糖异生作用由中间彳 谢物合成的葡萄糖。丙酮酸羧化支路:在糖异生过程中,有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催化的从丙酮酸生成草酰一酸再到丙酮酸的反应过程。 脂肪的动员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它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脂肪酸仔氧化:脂肪酸的氧化是从6-碳原子脱氢氧化开始的,故称6-氧化酮体:是脂肪酸氧化的特有中间代谢产物包括乙酰乙酸、6-羟基丁酸及丙酮。在饥饿时酮体是包括脑在内的许多组织的燃料,酮体 过多会导致中毒载脂蛋白:血

6、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迄今已从血浆中分离出20种之多。激素没肝脂肪酶:存在于脂肪中分解脂肪的一种酶。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提高其活性,胰岛素前列腺素2降低 其活性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在线粒体内乙酰COA与草酰异结合成柠檬酸从线粒体进入胞液,胞液中的柠檬酸裂解酶使柠檬酸裂解出乙酰COA 和草酰已酸,乙酰COA用于合成脂肪酸草酰已酸则在苹果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还原成苹果酸后者则在苹果酸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丙酮 酸,进入线粒体。LCAT:卵磷脂胆固醇脂酰基转移酶催化HDL中的卵磷脂2位上的脂酰基转移到胆固醇3位上是位于HDL表面的胆固醇酯化后向HDL内核 移动促成HDL成熟及胆固醇逆向转运。生

7、物氧化物质在生物体内氧化分解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生物转化:机体对内、外源性的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转变,使其水溶性提高,极性增强,易于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是位于线粒体内膜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蛋白质其辅酶和辅基具有氧化还原特性,能把物质分解生成E 质子和电子转移给氧生成水。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能将其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直接转移给ADP生成ATP。氧化磷酸化:有代谢物脱下的氢通过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并逐步释放出能量,使ADP磷酸化形成ATP这种氧化与磷酸化偶联 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P/O:每消耗一摩尔氧原子所需要的无机磷的摩尔数。解偶联剂作用指解除磷

8、酸化反应与电子传递之间偶联的试剂能荷即单位腺苷酸中(包括AMP、ADP和ATP)所含焦磷酸基团总数的二分之一细胞色素:一类以缺叶琳为辅基的蛋白质,在呼吸链中,依靠缺的化合价变化传递电子。尿素循环:在肝脏中,由两分子氨一分子二氧化碳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尿素的过程叫尿素循环。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质。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不能作为能量物质和结构物质,主要功能是5I 7 如|7 I L妇j,U r十、HJ_L4、 I 7如、I /|主 I十/曰妇J。n I,十、rjl 口山口 /妇,口 /妇 H J 2eIeLx I 口 LH 必 体的需要,所以必需从食物中摄取。联合

9、脱氨基作用:转氨酶催化的转氨基和L一谷氨酸催化的脱氨基作用的联合,是体内氨基酸分解代谢主要的脱氨方式也是体内生 成非必须氨基酸的途径。蛋白质的腐败作用:肠道细菌对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及消化产物所起的作用。一碳单位: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单位鸟氨酸循环:是肝脏利用两分子NH3和一分子C0 2合成尿素的一个有一系列酶促反应组成的途径是体内氨的主要去路。因参与反应的第一个化合物 是鸟氨酸,生成尿素后又恢复鸟氨酸。S-腺苷蛋氨酸循环:蛋氨酸与ATP反应生成活泼的甲基供体SAM提供出甲基后生成S一腺昔同型半胱氨酸进而形成同型半胱氨酸接受N5-CH3 FH4上的甲基又重新生成蛋氨酸。SAM: S腺昔蛋氨酸有蛋氨酸与ATP反应生成活性甲硫氨酸其所含甲基为活性甲基共多种物质甲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