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写人阅读专题练习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629816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写人阅读专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升初写人阅读专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升初写人阅读专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升初写人阅读专题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升初写人阅读专题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升初写人阅读专题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写人阅读专题练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教学讲义一、 写人阅读阅读要点:要在阅读上有所突破,首先要培养习惯,读懂文章后再动笔。什么叫“读懂文章,表现在读完文章后,1要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写人还是写事,写景还是写物?2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某种情感还是说明某个道理?3我能概括出文章的内容。4我能用几个词语说说主人公的品质或心情。5文章的题目是想表达什么?是主人公,还是主要内容,还是中心。题眼很重要,不能放过。想回答这四个问题,文章不读上三遍是不可能一下子弄清楚的。因此同学们阅读短文,文章至少读三遍,读第一遍,标小节号,题目边上写清楚:写什么;读第二遍时,想文章的内容,是抒情还是说理;题目的作用是什么;读第三遍时,写中心词或

2、者在文中勾画中心句在做阅读题目的时候,我们可以依照以下方法进展训练: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瞻前顾后所谓“瞻前顾后具体是指联系文章前后文的句子明确词义,在具体语境中揣摩词义的变化,用自己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其实解释词语的方法有很多,找近、反义词;抓住关键词解释等,在根底局部复习时大家一定会注意的。二、理解句子的含义。谈谈自己读句子的体会字面+中心+生活所谓“字面+中心+生活实际指的是,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解释句中的关键词语,连词成句;联系文章前后的内容来解释句子,联系文章中心来理解句意,最后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感受,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明一个道理,希望与我们达到共鸣

3、,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体会。三、概括段意内容的方法:1、组合法:将每一段层的意思叠加起来,就是这一段的意思。用谁干什么的语句来表达。2、摘抄法: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一般是总起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段意。3、拓展法:文章中心句可以帮助你进展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词和文章的中心词挂钩,用拓展法来概括即可。4、概括段意的要求:1从文章内容的角度出发,不能直接从写法和中心出发,如写卢沟桥烽火:不能写成,本文用比照的方法表示了我军和敌人在卢沟桥打仗的清况。2不能写成提纲式,如这段写了卢沟桥烽火的战争起因。3用陈述句的形式表达,不能用疑问句的形式写,如:这段话写了我军为什么要和日军在卢沟桥开战。写人

4、类文章写人的文章是以人物描写为主,通过在具体表示中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反映人物的个性特点或思想品质。出题形式:a文章中人物有什么特点? 从人物动作、外貌、语言、心理、神态这些细节描写,结合事件综合分析 b人物某特点表现在哪里哪些方面? 在文章中寻找这种特点的佐证,主要也是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回 答。注意:特点的表现往往不止一点,要全面分析,作答。 c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做/人物这么说做的原因是什么? 这类问题多从人物性格,心理等方面着手,结合事件开展情况回答。屋顶上的月光有一位少年童年时期就失去了双亲,与他相依为命的哥哥也只能靠辛勤地演奏来赚取生活费,家境十分贫寒,生活

5、艰辛。然而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渴望,他准备去距家400公里外的汉堡拜师学艺。他一路风尘仆仆,饿了啃干粮,渴了喝泉水,累了在农家的草垛旁或是马厩里歇一晚,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汉堡。虽然来到汉堡,音乐教师的收费却很昂贵,使囊中羞涩的他无力支付,剩下的钱居然不够一星期的学费。他不愿就此放弃,跑遍了几乎所有的音乐课堂,忍受着嘲笑与讥 讽,终于得到了一位教师的认可,做了他的学生。教师发现了他的天分,建议他去撒勒求学,那里才能给他真正系统的音乐训练。于是他再次踏上旅途,忍饥挨饿地走到撒勒。经过苦苦哀求,一位校长终于允许少年在音乐学校旁听。他欣喜假如狂,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学习,天赋与勤奋使他很快

6、脱颖而出。少年渐渐不能满足于手头简单的几套练习曲,他知道哥哥保存着很多著名作曲家的曲谱,回乡后便向哥哥要提出了请求。为生活四处奔波的哥哥对弟弟的音乐功底并不了解,他语重心长地说:“这些曲子我演奏了十几年还觉得吃力,你不要以为出去学了几天就了不起了,还是好好弹你的练习曲吧!何况,那么珍贵的曲谱,你弄坏了怎么办?哥哥板着脸离开了,他却没有因此死心。哥哥每到晚上都要出去演奏补贴家用,这时他就偷出哥哥珍藏的曲谱,用白纸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抄下来。因为家里很穷,点灯都是奢侈的事情,月朗星稀的晚上他就爬到屋顶上,在明亮温柔的月光下抄写曲谱。曲谱的美妙使他沉醉其中,被困窘折磨的灵魂此时似的插上了翅膀,在月光下

7、任意翱翔。一个夜晚,哥哥疲倦地归来。临近家门,他听到一段优美而哀婉的旋律,那是弟弟最后抄的那支管风琴的变奏。音乐在夜色中飘荡盘旋,他不知不觉也被感染了,深为其悲。音乐如泣如诉,有身世坎坷有感叹,有遭遇挫折的伤悲,更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光明的无限渴望。哥哥站在月光下倾听着,眼泪潸然也下。他继往终于相信弟弟的天分足发演奏好任何一支曲子。他走进屋,含着泪水轻轻搂住了弟弟,决定从此全力支持弟弟继续深造。少年终于一偿宿愿,美梦成真-他就是近代奏鸣曲的奠基者马赫。有人曾经问他,是什么支持着你走过那么艰辛的岁月?他笑着说:“是屋顶上的月光。“屋顶上的月光他将所有的挫折都包含在这一简单而美丽的句子里。这不仅

8、意味着他灵魂深处对音乐的热爱,而且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有时候,照亮我们的理想并照亮我们的心灵,真的只需要那微弱的屋顶上的月光,就如同当初它照亮了巴赫的理想,使他漠视所有的困苦和劳累,而最终达到自己的音乐天堂一样。1巴赫的“宿愿和美梦是什么?巴赫的“宿愿和美梦是对音乐的渴望。2.读句子,体会人物形象或想象人物心理。1月朗星稀的晚上,他就爬到屋顶上,在明亮温柔的月光下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抄写曲谱。2他走进屋,含着泪水轻轻搂住了弟弟,决定从此全力支持弟弟在音乐上继续深造。3.巴赫说,是“屋顶上的月光支持着他走过艰辛的岁月,联系全文,谈谈你对屋顶上的月光理解。 我的一位国文教师梁实秋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

9、,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模样。他鼻子眼睛嘴好似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漫画,勾一个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似的,鼻孔里藏着两筒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

10、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便用手背一抹。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似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斓。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这一堂是作文,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当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就在这吸溜之际,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 “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 “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

11、,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XXX!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或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完毕了先生的怒骂。 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细。批改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

12、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1用文中原句回答:“我至今不能忘记先生的原因是:2先生给我的印象主要是从、几方面刻画的。“凶表现在他的、上,作者还具体写了这件事来刻画。4先生酒醒之后的所作所为又说明了先生的什么品质?他使“我受益最多的是什么?冼星海在困境中求学 我国著名革命作曲家冼星海,24岁时离开祖国去巴黎学音乐。由于穷困,他在巴黎做过各种各样的杂役,像餐馆跑堂、理发店杂役、看守的佣人与各种被人看不起的听差。冬天冷得没法时,他就到马路上去跑步取暖。因又冷又饿,有几次病倒在街上,被人救助送回家里。尽管饥饿、贫困,他还是坚持在困境中学音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冼星海后来考上了

13、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学业优异,名列前茅,是应享受公费待遇的。学校出具了证明,连巴黎市长赫里欧也出示了证明文件,可是国民党政府,对这样一位有才华的音乐家竟不同意资助公费。他尽管生活极度困难,也没有动摇过学成归国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他在巴黎创作的一些有影响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生活走投无路的时候写出来的。他曾住在一间七层楼上的破旧房间里,门窗破了,冬天的夜晚,寒风长驱直入,他没有棉被,冻得睡不好,就索性点灯写作。冷风打着墙壁,穿过门窗,触动着这位音乐家的感情,他不能自已,借风述怀,写下了成功的作品风和思念祖国的游子吟。风,特别受到人们的欢迎,世界著名音乐家普罗科菲叶夫给予很高的评价风、朔拿大等作品曾

14、在巴黎播音和公开演奏,获得法国音乐界的好评。由于祖国的灾难,他放弃了在巴黎的学习和创作活动,于1935年归国,投身抗日救亡的音乐创作活动,在某某创作了著名的黄河大合唱。 1.仔细阅读文章后,再填空。(1)文章的主人公叫,他_岁时离开祖国去学音乐。由于穷困,他在巴黎做过各种各样的下役,像餐馆跑堂、与各种被人看不起的。(2)冼星海没有被饥饿吓倒,坚持在中学习音乐。他考上了高级作曲班,名列前茅。在一间破旧房间里,写下了成功的作品和思念祖国的。2从下面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1)冬天冷得没法时,他就到马路上去跑步取暖。(2)他在巴黎一些有影响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生活走投无路的时候写出来的。 (

15、3)学校出具了证明,连巴黎市长赫里欧也出示了证明文件,可是国民党政府,对这样一位有才华的音乐家竟不同意资助公费。(4)风、朔拿大等作品曾在巴黎播音和公开演奏,获得法国音乐界的好评。由于祖国的灾难,他放弃了在巴黎的学习和创作活动,于1935年归国,投身于抗日救亡的音乐创作活动,在某某创作了著名的黄河大合唱。3从冼星海在巴黎的困境中刻苦学习这件事中,你心里一定有很多想法,请谈一谈。二、童话阅读勇敢的卫士少先队员种的小树苗,已经长成大树。它们手拉手,肩并肩,很威风地站在田野上,组成一道防风林,日夜为庄稼站岗放哨。微风吹过,树叶沙沙响,好似在对庄稼说:“你们快快长吧,我们保证做你们的忠诚卫士!有一天 狂风呼叫着跑过来 要冲过田野 去毁坏庄稼 防风林挽起手臂 用身体挡住狂风 狂风发怒了 凶狠地说 快闪开 要不我就把你们连根拔掉 说着它带着黄沙和石子 向防风林猛扑过来 防风林团结一心 打败了狂风一次次的进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