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渔业是以渔业为基础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6297108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休闲渔业是以渔业为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休闲渔业是以渔业为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休闲渔业是以渔业为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休闲渔业是以渔业为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休闲渔业是以渔业为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休闲渔业是以渔业为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休闲渔业是以渔业为基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休闲渔业是以渔业为基础、以水生动植物为主要对象,通过对资源、环境和人力进行一种全新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将现代渔业与旅游、观光、健身、餐饮及普及知识等有机结合的生产经营方式。它既是第一产业( 渔业 ) 的延伸和发展, 又是第三产业( 特别是旅游业) 向第一产业的转移、 实现渔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融合的产物。休闲渔业既可充实渔业内容, 扩大渔业发展空间, 更能为渔民、 渔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与人们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 物质和精神的需求 ) 密切联系,是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的新型交叉产业,包括观光渔业、游钓业以及水族馆产业等。 作为一种新型的渔业经营形式, 它开辟了现代渔业

2、发展的新途径,也拓宽了渔业发展的新领域。目前休闲渔业就其表现的形态看可划分为四类:一是生产经营形态。以渔业生产活动为依托,让人们直接参与渔业生产,亲身体验猎渔活动, 通过开发具有休闲价值的渔业资源、 渔业产品、 渔业设备及空间、渔业生态环境、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活动,主要是以垂钓、观赏捕鱼等为标志的生产经营形式。二是饮食服务形态。让人们更加贴近产地,直接品尝美味的水产品佳肴,建立起集鱼类养殖、 垂钓、 餐饮与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经营形式, 主要表现在都市郊区以渔为依托的农家乐、避暑山庄、都市鱼庄等。三是游览观光形态。以走进海洋、江河、湖库等自然环境,结合旅游景点、综合开发渔业资源,“住水边、玩水

3、面、食水鲜”,既有垂钓、餐饮,又能游览观景、休闲、度假。四是科普教育形态。 主要是以水产品种、 习性等知识性教育和科普为目的的展示形式,如水族馆、海洋博物馆等。近年来休闲渔业在西方迅速发展,并形成产业,如西欧和美国,休闲渔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 以美国为例, 最新资料标明, 休闲渔业已成为现代渔业的支柱性产业。美国的游钓爱好者从1982 年的 2000 万人猛增到目前的8000万人;游钓渔业的经济收入从1984年的 180亿美元增加到目前的 1000亿美元,该国每年有约 3520 万成年人钓客,在休闲渔业上花费达378 亿美元,在游钓区有餐饮、旅馆、商场、娱乐场所等各种服务设施,充分

4、满足了游钓爱好者的休闲需求, 休闲渔业产值为常规渔业产值3 倍以上。 在英国、 加拿大和欧洲各国,以游钓为主体的休闲渔业都十分盛行和发达。此外,韩国、德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渔业发达国家也都非常注重休闲渔业。我国休闲渔业近年来也得到快速发展, 从南到北、 从沿海到内陆各具特色。 广东珠江口一带和舟山、宁波、温州等地海上观赏渔业船(含海上游钓、渔船观光、海鲜品尝) 的年产值在 1 亿元以上; 浙江、 广东、 福建三个省兴建集垂钓、 旅游、观赏、餐饮和度假为一体专业休闲渔业场所200 多家,且具有相当规模;北京、上海等许多大城市周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档次的、 集郊游、 垂钓、 鱼鲜品尝等于一体的休

5、闲渔业区(带);四川、辽宁两省利用江湖两岸的山水风光,以游船为主,集赏景、娱乐、垂钓、避暑和风味餐饮于一体,形成了“住在水边、食有水鲜、 观景垂钓、 观光游玩”的特色休闲渔业; 观赏鱼的养殖迅速在全国各地扩展, 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和以江苏、 上海、 广东为重点的东南沿海两大观赏鱼生产地,其中北京市的观赏鱼养殖面积已超过800hm2(万亩)、年产观赏鱼亿尾左右, 2003 年我国观赏鱼的进出口贸易额达万美元,其中出口额万美元;目前我国拥有钓鱼爱好者9000 多万人。休闲渔业的发展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农业部渔业局在我国渔业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 要适应消费市场的变化,在有条件的

6、地方积极发展休闲渔业。近年来, 随着我市市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因势利导、在政策上鼓励,资金上扶持,加强服务,规范管理,我市市观光休闲渔业逐步从城市郊区向全市延伸, 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的发展势头。 2004年南岸、渝北、巴南、荣昌、万州等地的观赏鱼养殖快速发展、形成特色,全市观赏鱼养殖快面积达到近170hm2生产观赏鱼和水草5000多万尾(株),实现产值 4000 多万元,分别上年翻了一番;以渝中区为主体的主城观赏鱼消费市场初步形成, 年消费观赏鱼7000 万尾左右。 全市休闲渔业基地面积超过4000 hm2、同比增长20%,规模居全国第五位;九龙坡区确立专项

7、资金支持休闲渔业发展,形成以白市驿为中心、金谷钓鱼城、大田鱼村、鱼鹤园、天醉园等为代表的,集观光、美食、娱乐、休闲为一体的观光休闲渔业带,全年垂钓和消费水产品近5000t ,刺激了渔业生产发展。以鱼为主的餐饮业进一步发展,原有的合川“三江鱼”、九龙坡“罗非鱼”、大足 “邮亭鲫鱼”、潼南“太安鱼”、璧山“来凤鱼”等美食鱼一条街和一大批 “休闲鱼庄”、鱼餐馆、餐饮船生意火爆,新开张的万州“周家坝烤鱼”一条街、巴南南泉“六合鱼”鱼庄、渝中区“周鱼府”等门庭若市, 全市餐饮业消费水产品近15 万 t , 同比增长30%以上,实现销售收入 50 亿多元,形成了以消费带动渔业生产发展的良好局面;主城区沿江

8、两岸以休闲、 观光、 餐饮相结合的水上鱼庄已成为我市餐饮业的一大特色, 成为主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合川“三江鱼美食街”, 有我市小天鹅火锅、 碟碟香川菜馆、邮亭鲫鱼等110 家大店名店和特色餐饮店落户经营,日销售鲜鱼2 3t ,月营业额达500 万元左右。集观赏、科普于一体的南岸海底世界和万州海洋馆,接待游客 30 万多人次,丰富了市民的假日生活。长期以来,由于我市市把渔业发展的主要精力摆在解决“吃鱼难”和“吃好鱼”的问题上, 休闲渔业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尽管有一定的发展, 但总体来说尚处在初级阶段。 一是在发展上缺乏规划, 在管理上缺少指导, 只是靠民间自发地探索和发展;二是缺乏资金投

9、入和科研工作,使高档次的特型、特色、特体、特质的名优种类培育工作基本上没有进展;三是缺少专业化的行业组织和活动,使我市市水族观赏渔业、休闲渔业处于市场分散、未成规模、竞争乏力的状况,集观赏、垂钓 ( 捕捞 ) 、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规模休闲场所目前数目还相当少。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虽然对休闲渔业有一定的认识, 但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还没有真正出台,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导致我市市休闲渔业仍在低水平中徘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直辖以来, 我市市经济发展迅猛, 总体实力迈上新台阶。2003年,全市GDFP到2250亿元,比直辖前的1996年增长地方财政收入达到亿元,是1996 年的倍。伴随着经济迅速发

10、展,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8094 元, 七年年均增长7%;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220 元,年均增加100 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 1938 亿元,是1996年的倍。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市民游憩需求不断增长。 主要是为都市市民服务的休闲渔业, 其特点恰好符合市民的近程旅游出行规律, 如果加强规划, 加大资源开发和市场营销力度, 完全有可能占据市民近程游憩的大部分市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渔业资源丰富我市地处长江上游, 东临湖北、 湖南, 南接贵州, 西靠四川, 北连陕西, 水、 陆、空交通发达,是西南重要的政

11、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境内水生野生动物及鱼类资源丰富, 有各种鱼类180 余种, 各类珍稀名贵鱼类、 地方特种鱼类资源丰富。有可养殖水面47万多hm2,有渔业专用塘万hm2(大部分在主城区附近),水库2万多hm2,江河水面万多hm2三峡水库建成后,由于库区85%勺水面在我市市, 境内将增加水面4 万多 hm2, 达万hm2。 库区岛屿众多, 地下冷、热水资源丰富,可大力发展冷水鱼、热带鱼养殖、特种鱼养殖和“绿色食品”。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发展休闲渔业创造良好条件。旅游资源丰富我市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美丽壮观的“山城”、“江城”,具有3000 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我市是

12、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央直辖市,直辖以来日新月异的山城出现了一系列城市新景观。 拔地而起的宏伟大厦与散落在各处的富有异国情调的别墅楼宇, 高低不平、 错落有致的城市建设组合成了我市特有的城市形象。横空出世的长江、嘉陵江大桥及“地铁”、高架内环线,美丽的山城夜景让人们感受到现代都市崭新的面貌。我市同时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大足石刻”、“金佛山”、“芙蓉洞”等构成了我市的一项特色旅游。 主城区的“渣滓洞、 百公馆”等革命教育基地也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我市符合发展多功能休闲渔业的地域性的要求, 伴随着我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以及旅游业的发展,

13、更加确保了休闲渔业客源市场的稳定。社会环境良好国内外休闲渔业蓬勃发展有许多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 所取得的良好社会、经济 和生态效益,使休闲渔业在渔业和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日益显现,已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刺激着越来越多的业主进入休闲渔业开发领域。同时,近几年来, 我市市各级水产部门响应我市市政府发展都市型农业的号召,大力发展我市特色的“都市型水产业”,休闲渔业必然是一个发展方向。这为我市休闲渔业发展提 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内部环境休闲渔业已成为我市市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提高渔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 优化渔业内部结构,提高渔业的竞争力,切实 解决渔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问题,是今后我市市渔业发展的目标

14、。为完成目标, 必须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信息化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完善服务 体系,建立各具特色的渔业产业带。必须重点发展良种工程、创汇渔业、生态渔 业、设施渔业、休闲渔业。优化渔业内部结构,首先大力进行渔业区域结构调整:都市发达经济圈以池塘养 殖为主体,特色渔业为补充,形成以娱乐休闲、垂钓、餐饮为特色的都市观光渔 业带。渝西经济走廊以池塘、稻田、江河集约化养殖为主、设施渔业为辅、高科 技渔业为补充,形成名特优新水产品为特色的经济渔业带。 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 以保护天然鱼类资源为主,发展健康养殖,生态养殖,特种水产养殖,形成名贵 鱼、冷水鱼、江河自然鱼类生产、垂钓、餐饮为特色的生态渔

15、业带。可见休闲渔业作为我市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被提到了具体日程上来。休闲渔业的作用日益显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休闲渔业是把旅游业与现代渔业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 结合配置,以提高渔民收入,发展渔区经济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新型渔业。 国内外 发展休闲渔业的经验表明:第一,发展休闲渔业投入少,见效快,有利于提高渔 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第二,发展休闲渔业,容易带动其他产业的 发展,就业容量大,有利于优化渔业产业结构,缓解渔业生产和渔区经济生活中 深层次矛盾;第三,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渔港、渔船和渔业设施,充分发挥渔民的专业技能,形成新的产业;第四,有利于推进渔区环境整治、美化家园,加快现代化新渔区两个文明建设;第五,有利于促进城乡交流,繁荣渔区经济,提高渔业和渔区的知名度。5 我市休闲渔业发展对策高度重视,准确定位,强化宣传,转变观念“有位才能有为”, 产业准确定位是休闲渔业快速发展的必备前提。 要准确剖析我市渔业和旅游业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 分析发展休闲渔业的资源优势、 客源市场细分, 将休闲渔业定位于渔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都市旅游的新领域这一层面上,努力做大、做实规模。我市市发展休闲渔业机遇、挑战并存,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应充分利用报纸、电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