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629525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总分:150 分 及格:90 分 考试时间:180 分1、单项选择题共9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应尽早介入工程前期工作,重点关注( )的环境可行性。A 工艺路线B 资源利用C 工艺参数D 总平面布置答案:A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应尽早介入工程前期工作中,重点关注选址(或选线)、工艺路线(或施工方案)的环境可行性。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关于评价工作等级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评价工作等级不可调整B 评价工作等级可调整,若调整幅度不超过

2、一级,可不说明理由C 评价工作等级可调整,若调整幅度超过一级,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D 评价工作等级可调整,但调整幅度不超过一级,并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答案:D解析: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其环境要素专项评价的工作等级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环境敏感程度,工程污染或生态影响特征及其他特殊要求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调整的幅度不超过一级,并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3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工程分析方法的是( )。A 实验法B 类比分析法C 数值模拟法D 物料平衡计算法答案:C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等技术资料的详尽程度,其工程分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目前采用较

3、多的有:类比分析法、实测法、实验法、物料平衡计算法和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下列统计量中,不纳人工程分析阶段污染物排放统计汇总的是( )。A 有组织排放量B 无组织排放量C 事故工况排放量D 非正常工况排放量答案:C解析:在工程分析阶段,应对建设项目有组织与无组织、正常工况与非正常工况排放的各种污染物浓度、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条件与去向等进行统计汇总。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应以 ( )为主,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布设现状监测点位。A 行政区B 环境功能区C 生态功能区D 环境敏感区答案:B解析:在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

4、中,应调查评价范围内的环境功能区划和主要的环境敏感区,收集评价范围内各例行监测点、断面或站住的近期环境监测资料或背景值调查资料,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布设现状监测点位。6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关于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与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不包括人群健康的影响评价B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不包括基础设施韵影响评价C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应说明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变化D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只需分析负面的社会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答案:C解析: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人文景观、人群健康、文物古迹、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通信)等方面的影

5、响评价。社会环境影响要分析正面和负面的社会环境影响,并对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7 某新建的城市快速路项目,线路总长10km,设有1个服务区,经估算模式计算服务区排放的各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为2.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评价等级应为一级B 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C 评价等级应为三级D 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答案:B解析: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践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8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的说

6、法,正确的是( )。A 应先确定评价等级,再确定评价标准B 应先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再确定评价范围C 应先进行区域污染源调查,再确定评价因子D 应先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再确定评价等级答案:B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的第一阶段中,应先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初步工程分析、环境空气敏感区调查、评价因子筛选、评价标准确定、气象特征调查、地形特征调查,其次编制工作方案,然后确定评价工作等级,最后确定评价范围。区域污染源调查、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属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第二阶段的工作。9 某项目经估算模式计算的最远D10%为3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

7、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评价范围是以排放源为中心、边长为( )的矩形区域。A 2.5kmB 3kmC 5kmD 6km答案:D解析: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由于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因此,该项目大气评价范围是边长为23=6( km)的矩形区域。10 某建设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利用邻近评价范围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近5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B 可利用

8、邻近评价范围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C 若邻近评价范围的其他项目有近5年的现状监测资料,可适当减少项目监测点位D 若邻近评价范围的其他项目有近3年的现状监测资料,可适当减少项目监测点位答案:B解析:现状调查资料来源分三种途径,可视不同评价等级对数据的要求结合进行:收集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的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收集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进行现场监测。1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关于监测因子筛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项目排放的所有污染物都应作为监测因子B 仅将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筛选为监测因子C 仅将项目排放的有

9、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筛选为监测因子D 项目排放毒性较大且没有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应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作为监测因子答案:D解析: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中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或者有TJ 36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也应筛选为监测因子;对于没有相应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且属于毒性较大的,则应按照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因子,同时应给出参考标准值和出处。12 某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项目,拟建地常年、冬季主导风向分别为E、NW,项目在1月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环境

10、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至少在约E、S、W、N等方向布点,并在偏W方向加密布点B 至少在约E、S、W、N等方向布点,并在偏E方向加密布点C 至少在约NW、NE、SE、SW等方向布点,并在偏SE方向加密布点D 至少在约NW、NE、SE、SW等方向布点,并在偏NW方向加密布点答案:C解析:二级评价项目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二级评价项目冬季监测,以NW为主导风向,应在其下方偏SE方向加密布点。13 某建设项目位于内陆平原地区,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距离该项目最近的地

11、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分别为55km和45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应补充地面气象观测B 可采用该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连续1年的观测资料C 可采用该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测资料D 高空气象资料应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格点气象资料答案:A解析:二级评价项目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常规高空气象探

12、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14 某项目污染源主导风向下风向Skm处有一规模较大的城镇,经估算模式计算的最远D10%为3.5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该项目预测范围选择合理的是( )。A 以该项目污染源为中心10km7km范围B 以该项目污染源为中心7km7km范围C 以该项目污染源为中心5km7km范围D 以该项目污染源为中心3. 5km3.5km范围答案:A解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范围应覆盖评价范围,同时还应考虑污染源的排放高度、评价范围的主导风

13、向、地形和周围环境敏感区的位置等进行适当调整。计算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影响时,一般取东西向为X坐标轴、南北向为y坐标轴,项目位于预测范围的中心区域。因此,该项目的预测范围是(25)km(23.5)km。15 某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4000m3/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该污水排放的受纳水体为类水质小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答案:C解析:根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内陆水体),该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水量小于5000m3 /d,大于1000m3/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受纳水域为类水质小

14、河,则该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16 某建设项目向海湾排放污水量为14000m3/d,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一般情况下,该项目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为( )。A 3. 5km2B 3. 515km2C 1540km2D 40100km2答案:B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该建设项目向海湾排放污水量为14000m3/d,在1000020000m3/d之间,则其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以排污口为圆心,以调查半径为半径的半圆形面积)为3. 5-15km2。17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一般情况下,对于地面水评价等级为三级的项目,河流水质现

15、状调查时期至少应包括( )。A 枯水期B 平水期C 丰水期D 丰水期和枯水期答案:A解析:对于地面水评价等级为三级的河流,一般情况下,可只在枯水期调查。18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下列说法中,符合现有水污染源调查原则的是( )。A 改、扩建项目可以简略调查改、扩建前的水污染源B 点源调查以现场调查和测试为主,以搜集现有资料为辅C 评价等级较高且现有水污染源与建设项目较近时,应详细调查该污染源D 现有水污染源位于建设项目受纳河流混合过程段以内时,可以简略调查该污染源答案:C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点源调查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补充现场调查和现场测试。例如在评价改、扩建项目时,对此项目改、扩建前的污染源应详细了解,常需现场调查或测试。点源调查的繁简程度可根据评价级别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如评价级别较高且现有污染源与建设项目距离较近时应详细调查,例如位于建设项目的排水与受纳河流的混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