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语文五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29386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语文五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教科版语文五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教科版语文五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教科版语文五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教科版语文五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语文五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语文五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贱卖海张五”教学设计之一教材简析:“贱卖海张五”这篇课文是当代小说家冯骥才的作品。课文通过讲述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智斗“海张五”的故事,既让我们了解了我国民间艺人身上鲜为人知的一面,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篇学习语言表达的典型材料。设计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语言文字训练,注重学生阅读文本的独特体验,在朗读训练中不断升华感情,不断体验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感悟文本。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延伸,做到一篇带多篇,让学生阅读补充阅读材料刷子李,推荐阅读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一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文化背景领悟文章的内

2、涵,让学生对民间文化能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美好情感。3、品味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细致入微的描写方法。4、认识三个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教学重、难点:1、品味文章富有特色的语言,想像故事发生时的场景,体会“泥人张”技艺高超,不畏强权的高尚品格。2、学习作者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方法。教学策略:通过阅读课外文本引出研究主题,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了解文章的内容。通过自由读、默读、表演读、教师范读、引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训练学生朗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泥人张”的“奇”。用演示法通过图片和文字,让学生了解

3、“泥人张”手艺高超。通过理解“牛”、“横”、“怵”等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海张五”的为人,并学会反衬的写作手法。让语文课堂不再枯燥无味;让语文课富有魅力、富有神韵;让学生能在享受乐趣的同时接受知识。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课件2、搜集“泥人张”相关的背景资料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同学们,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们平时不仅要喜欢读书还要会读书。老师前两天读了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这本书,大开眼界。因此从中选了刷子李这篇文章与同学们共同分享。二、导入新课课前,我们阅读了刷子李这篇文章。谁愿意说说这篇文章写了刷子李的什么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在学生交流中,交

4、待读书的方法:读书时除了关注文章的故事情节外,还要学会剖析书中的人物,注重细节描写。)刷子李的确是一位奇人,今天我们还要去认识俗世奇人这本书中的另一位奇人泥人张。(同时出示课件)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五课“贱卖海张五”。(板书课题“贱卖海张五”)三、初读课文(一)学生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读词语,纠正字音。第一组:大模大样大名鼎鼎横冲直撞阔绰发怵第二组:估衣核桃蒲扇撂西瞧东瞅1、“估”这个字是多音字。“鼎”这个字要注意它的字形。2、读一读这两组词词语所在的句子,初步感知:这些句子,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三)学生分段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自己刚才提出的问题。(四)学生回

5、答读书前提出的问题。四、精读课文合作探究:泥人张是一位俗世奇人,你认为泥人张“奇”在哪里?找到文中的语句,画一画,读一读,品一品。(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学生汇报:技艺高超1、学习第八自然段。(1)读一读这一段,让学生结合泥人张的动作描写,说说自己的感受。(2)理解“比变戏法的手还灵巧”的意思,用“比还”造句。(3)读一读划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4)出示填空:只见人家泥人张似乎没听见,左手(),右手(),这左手()。()。海张五那边(),泥人张这边()。随后手一停,他把这团泥巴往桌上一撂,起身去柜台结帐。(5)教师引读这段话。2、学习第九自然段。(1)说一说看到这样一个泥人,你有什么

6、感受?(2)读一读第九自然段,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3、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句子:清朝咸丰年间,天津手艺人中,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2)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泥人张。(3)读一读介绍“泥人张”的文字资料。 引读:泥人张的手艺真是“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生读)(4)看一看泥人张的泥塑作品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泥人张的泥塑作品)句式:泥人张捏的泥人真是()。引读:泥人张不愧为第一“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生读)(二)学生汇报:胆识过人1、海张五是个什么“人物”呢?用一个字概括海张五的特点

7、。2、理解“横”与“怵”的意思。3、变换句子:有的同学(害怕)考试。有的同学一听说考试就(打怵、发怵)。4、读一读描写海张五作模样的句子:“中间一位穿的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1)说说自己的感受。(2)学生个别读。(读得夸张些,读出海张五的飞横跋扈。)(3)学生表演海张五进门时的样子,再评一评。(4)学生齐读。5、读一读12-13自然段,说说自己的看法。6、理解“贱卖海张五”这句话的含义?小结:面对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泥人,我们了解到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而通过智斗的故事更让我们了解到泥人张高尚的人格,不愧为俗世奇人。五、课外延伸(一)交待读书方法:要注重人物

8、的细节描写(板书:关注细节描写)(二)说说什么是“俗世奇人”?(三)速读刷子李一文,说一说“刷子李”究竟“奇”在哪里?(四)向学生推荐阅读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一书。板书:贱卖海张五冯骥才俗世奇人关注故事情节技艺高超剖析人物性格泥人张奇关注细节描写胆识过人“贱卖海张五”教学设计之二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制第十册第5课贱卖海张五。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件张明山捏泥人戏弄取笑海张五的事。这个生动、传奇的故事充分体现了泥人张嫉恶如仇,不畏强权和技艺高超的特点,海张五财大气粗、横行霸道的性格。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细致入微的描写,激发他

9、们热爱民间艺术的美好情感。教学目标:知识:读记“角色、阔绰、横冲直撞、大名鼎鼎、大模大样、来来往往等词语。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细致入微的描写。情感:领悟文章内涵,让学生对民间文化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方法。教学难点:品味文章富有特色的语言,想象故事发生时的场景。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二、品读课文,分析感悟性格特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全班分两组,第一组学生找出哪些词或句子描写了泥人张

10、,并读一读、品一品,通过这些动作、神态细致入微的描写,表现了泥人张什么特点;第二组学生找出哪些词或句子描写了海张五并分析这些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说明了海张五什么性格特点。3设疑解疑,启发思考。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是怎么“回报”海张王的?(用高超的手艺讽刺了海张五)有哪些传神的动作描写?三、整体回顾1分析课文后,学生再有滋有味地把课文读一遍2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读写写。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四、反馈练习填空:课文第8自然段有关动作的词语填写,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妙处。五、布置作业1简要写一写自己所了解的“泥人张”。2排练这个小故事,在活动课上表演。六、总结这节课我们深入地学习了这篇课文,不畏强

11、权的泥人张用高超的手艺讽刺了横行霸道的海张五,非常让人敬佩,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学习泥人张高贵的品格,热爱民间艺术。)教学反思:小组合作和设疑的教学方法极大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运用。板书设计:泥人张:不畏强权、技艺高超智斗海张五:财大气粗、横行霸道月光曲教学设计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海市青浦区豫英实验学校张筱琳教材分析:课文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主要讲述了一天夜晚,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有人在断断续续地弹奏他的曲子,感到十分好奇,当他走近茅屋,听到屋内兄妹俩的谈话后,被他们虽贫穷但互相体谅的真挚情

12、感所感动,便走进茅屋为他们弹奏一曲,又因盲姑娘不仅懂音乐,而且非常了解他的音乐激动万分。此时,他看到月光下茅屋里清幽的景色,产生了创作激情,即兴创作了月光曲,穷兄妹俩陶醉其中,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幸福。本文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并简要概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月光曲的魅力所在。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难点在于通过对贝多芬情感变化的体验,探究其创作的原因。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初步了解月光曲谱成的经过,然后引导学生研读重点语段,主要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从人物的言行中体会人物丰富的心理和情感,从而深入探究贝多芬弹了一曲又创作一曲的原因,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

13、乐的热爱。最后,通过品读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感受音乐给兄妹俩带来的幸福和快乐,进一步激起学生对大音乐家的敬意。教学目标:自主学习课文生字,理解“传说、谱写、幽静、纯熟、清幽、恬静、陶醉”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的关键语段,了解并简要概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从贝多芬的言行中体会他丰富的心理和情感,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初步感受联想的表达作用,体会月光曲的魅力,背诵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想象贝多芬离开后兄妹俩的对话,续写课文内容。课前准备:为课文标注小节号。把生字读正确、课文读通顺。圈出不理解词语,并尝试解决。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自主学习课文生字,理解“传说、谱写、幽静、纯熟”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的关键语段,了解并简要概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从贝多芬的言行中体会他丰富的心理和情感,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读题。师诵第一小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