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射线直线第2课时提技能题组训练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292963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射线直线第2课时提技能题组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版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射线直线第2课时提技能题组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版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射线直线第2课时提技能题组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版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射线直线第2课时提技能题组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版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射线直线第2课时提技能题组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射线直线第2课时提技能题组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射线直线第2课时提技能题组训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22线段、射线、直线(第2课时)提技能题组训练菇比更绢一线段的比较、画法与线段的性质1. 比较线段a和b的长短,其结果- -定是()A. a=bB.abC.ab 或 a=b 或 ab或a=b或ab.【方法技巧】线段长短比较的两种方法1. 度量法:用刻度尺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再比较长短.2. 叠合法:利用直尺和圆规把线段放在同一条直线上,使其中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位于重合端点同侧,根据另一端点与重合端点的远近来比较长短.2. (2014 安庆质检)如果线段AB=13cm,MA+MB=17cr么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点M在线段AB上B. 点M在直线AB上C. 点M在直线AB外D. 点

2、M可能在直线 AB上,也可能在直线 AB外【解析】选D.因为线段AB=13cm,MA+MB=17cn所以点M可能在直线AB上,也可能在直线AB外,不在线段AB上.【变式训练】若AB=MA+MB,ABNA+N则,()A. 点N在线段AB上,点M在线段 AB外B. 点M,N均在线段AB上C. 点M,N均在线段AB外D. 点M在线段AB上,点N在线段 AB外【解析】选D.因为AB=MA+M所以可确定点 M在线段AB上.又因为ABNA+NB故点N在线段 AB外.博物馆3. 如图,学生要去博物馆参观,从学校A处到博物馆B处的路径共有(1),(2),(3) 三条,为了节 约时间,尽快从A处赶到B处,假设行

3、走的速度不变,你认为应该走第条线路(只填序号)最快,理由是 .【解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为了节约时间,尽快从A处赶到B处,应该走第(2) 条线路答案:(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4. (2014 鄂州模拟)如图所示,在一条笔直公路 a的两侧,分别有A,B两个村庄,现要在公路 a上建一个汽车站 C,使汽车站到A,B两村的距离之和最小,问汽车站C的位置应如何 确定?【解析】如图,连接AB与直线a交于点C,这个点C的位置就是符合条件的汽车站的财/ .7c/【知识归纳】线段的性质1. 内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 应用:在平面内求最短问题时,往往利用线段的这一性质,在立体图形中求最短问题时

4、,先将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再利用线段的这一性质.帝池绢二线段的中点与和差1. 点P在线段 EF上,四个等式PE=PFPE= EF;EF=2PE;2PE=EF中能表示点 P是EF2 2中点的有 ()A.4个B.3个C.2个D.1个【解析】 选B.由线段中点的概念知正确.2. 如图,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CB上一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 D BA.CD=AC-BD1C.CD= AB-BD2B. CD= BC2D. CD=AD-BC【解析】 选B.因为C是线段AB的中点,所以AC=BC所以CD=BC-BD=AC-BD=AB-BD=AD-AC=AD-BC.3. 下列语句: 线段AB就是A,

5、B两点间的距离; 线段AB的一半就是线段 AB的中点; 在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直线最短; 如果 AB=BC=CD则 AD=3AB.其中错误语句的个数是()A.0个B.2个C. 3个D.4个【解析】 选D.线段AB和线段AB的中点都是几何图形,而A,B两点间的距离和线段 AB的一 半都是数量,形与数不能划等号,故错把线段与直线的性质混淆了 ,故错中的三 条线段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故错,因此,这四个语句都是错误的4. (2014 黑河质检)如图,若CB=4cm,DB=7cm且D是AC的中点,则AC=.LilADC B【解析】因为CB=4cm,DB=7cm所以DC=3cm,因为D是AC的中点,所以A

6、C=2DC=6cm.答案:6cm5. 线段AD=6cm线段AC=BD=4cm,E,F分别是线段 AB,CD的中点,求线段EF的长.AEBCFD【解析】因为线段AD=6cm线段AC=BD=4cm,所以 BC=AC+BD-AD=4+4-6=2(cm).所以 AB+CD=AD-BC=6-2=4(cm).又因为E,F分别是线段AB,CD中点,1 1所以 EB= AB,CF=CD,111所以 EB+CF=AB+_CD= (AB+CD)=2cm,所以 EF=EB+BC+CF=2+2=4(cm).【知识归纳】线段的计算1. 线段的长度和有理数一样,可以进行加减等运算2. 如果题目中没有图形,一定要先画出图形

7、,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应特别注意对线段的中点的灵活运用16. 如图,延长线段 AB到C,使BC= AB,D为AC的中点,DC=2,求AB的长.2 ADEC1 1【解析】 设AB=x,则BC= AB= x,2 23所以 AC=AB+BC=x,2又因为D为线段AC的中点且DC=2,3 8所以DC= x=2,解得:x=,4 38所以AB的长为.3【变式训练】在直线I上按指定方向依次取点 A,B,C,D,且使AB: BC: CD=2: 3 : 4,如图所示, 若AB的中点M与CD的中点N的距离是15cm,求AB的长. IIiii/A M BC N D【解析】根据题意得,设AB=2xcm,那么 BC=3xcm,CD=4xcm则有:MN=BM+BC+CN= x+3x+2x=15,5 5解得:x= -,所以 AB=2x=2X -=5(cm).22【错在哪?】作业错例课堂实拍已知线段AB=12cm,AB所在的直线上有一点 C,且BC=6cm,D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AD的长.I _ JAPc& 年5二朋-甌二伽i _zC *(1)找错:从第步开始出现错误.纠错:_答案: 本题漏掉了第二种情况: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此时11AD= (AB+BC)= (12+6)=9 (cm).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