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性能综合实验测试原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29025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力学性能综合实验测试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材料力学性能综合实验测试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材料力学性能综合实验测试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材料力学性能综合实验测试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材料力学性能综合实验测试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性能综合实验测试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力学性能综合实验测试原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一材料力学性能综合实验第一部分材料力学性能及测试原理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化学、力学等性能。对于用于工程中作为构件和零件的结构材料,人们最关心的是它的力学性能。力学性能也称为机械性能。任何材料受力后都要产生变形,变形到一定程度即发生断裂。这种在外载作用下材料所表现的变形与断裂的行为叫力学行为,它是由材料内部的物质结构决定的,是材料固有的属性。同时,环境如温度、介质和加载速率对于材料的力学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材料的力学行为是外加载荷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材料力学性能是材料抵抗外加载荷引起的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材料的强度、刚度、硬度、塑性、韧性等方面来反映。定量描述这些

2、性能的是力学性能指标。力学性能指标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截面收缩率、冲击韧性、疲劳极限、断裂韧性等。这些力学性能指标是通过一系列试验测定的。实验包括静载荷试验、循环载荷试验、冲击载荷试验以及裂纹扩展试验。其中静载荷拉伸试验是测定大部分材料常用力学性能指标的通用办法。力学指标的测定要依据统一的规定和方法进行,这就是国家标准。比如国家标准一是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依据这个标准,可以测定金属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截面收缩率等力学性能指标。其它材料如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也应采用各自的国家标准进行测定。拉伸试验的条件是常温、静荷、轴向加载,即拉伸实验是在室温下以均匀缓慢

3、的速度对被测试样施加轴向载荷的试验。试验一般在材料试验机上进行。拉伸试样应依据国家标准制作。进行单拉试验时,外力必须通过试样轴线以确保材料处于单向拉应力状态。试验机的夹具、万向联轴节和按标准加工的试样以及准确地对试样的夹持保证了试样测量部分各点受力相等且为单向受拉状态。试样所受到的载荷通过载荷传感器检测出来,试样由于受外力作用产生的变形可以借助横梁位移反映出来,也可以通过在试样上安装引伸计准确的检测出来。如果没有更多的测试要求,一般试验均利用横梁位移代表试样的伸长,在试验过程中自动记录被测试件的拉伸曲线。拉伸曲线即一曲线是观察材料的拉伸过程、描述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的办法。曲线的纵坐标为载荷,单

4、位是或,横坐标为试样伸长,单位是m曲线形象地体现了材料变形过程以及各阶段受力和变形的关系但是一曲线的定量关系不仅取决于材质而且受试样几何尺寸的影响。因此,曲线常常转化为名义应力、名义应变曲线即O曲线(如图所示),即PO二一A0L,=L0式中和分别代表试样初始条件下的面积和标距。试样受到的载荷除以试样原始面积就得到了名义应力,也叫工程应力,用o表示,单位为。同样,试样在标距之间的伸长除以试样的原始标距得到名义应变用表示,也叫工程应变。O曲线与一曲线形状相似,但消除了几何尺寸的影响,因此代表了材料属性。一.金属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测定方法1应力-应变曲线金属是主要的结构材料,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极为广

5、泛。作为结构用的金属材料主要包括碳钢、合金钢、铸铁和有色金属合金。根据材料变形特点,可以将金属分为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两类。图1的两个曲线分别为低碳钢和铸铁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出,两种材料的拉伸过程差别很大。它们分别是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典型代表。从图()所示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出,低碳钢的拉伸过程明显分为四个阶段:弹性阶段(A试样的变形是弹性的。在这个范围内卸载,试样仍恢复原来的尺寸,没有任何残余变形,其应力与应变成直线比例关系。屈服阶段(B:在试样继续变形的情况下,载荷却不再增加,或呈下降,甚至反复多次下降,使曲线变成锯齿状。这种现象称为屈服。从点开始,力与变形不再满足线性关系,材料的变形

6、包含弹性和塑性两部分。如果试样表面光滑、材料杂质含量少,可以看到表面有方向的滑移线。O(a)(b)图1两种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强化阶段():过了屈服阶段点,力又开始增加,曲线又开始上升,表明材料要继续变形,载荷就必须要不断增加。这说明金属有一种阻止塑性变形的抗力,这种抗力被称为形变强化。如果在这个阶段卸载,弹性变形将随之消失,而塑性变形将永远保留下来,其卸载路径与弹性阶段平行。卸载后若重新加载,加载线仍与弹性阶段平行,并且重新加载后不再出现屈服现象,而材料的弹性阶段加长、屈服应力明显提高,这种现象称作应变硬化或加工硬化。随着载荷的继续加大,拉伸曲线的上升将渐趋平缓,点是曲线的最高点。在此阶段试

7、样变形是整个工作长度内的均匀变形,即在试样各处截面均匀缩小。生开始在局部进行,出现所谓的“颈缩”现象,试样的承载能力迅速下降。最后在点断裂,形成杯状断口(图一)e断口的周边为剪切唇,断口组织为暗灰色纤维状,是典型的韧状断口。铸铁是典型的脆性材料,如图()所示,铸铁的拉伸过程比较简单,可近似认为是经弹性阶段直接过渡到断裂。其破坏断口图沿横截面方向,与加载方向垂直。断面平齐为闪光的结晶状组织,是一种典型的脆状断口。大部分金属是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都经历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和断裂三个过程。多数材料在弹性阶段以后没有明显的物理屈服现象,从弹性变形到弹塑性变形是逐渐变化的过程。其拉伸曲线的形状(如图3

8、所示横介于低碳钢和铸铁之间,常常只有两个或三个阶段。.力学性能指标碳钢低碳钢图中碳钢立伸曲线通过拉伸试验可以确定的金属力学性能指标有刚度指标、强度|标。刚度即代表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一般用弹性模量来表示。强度指标是反映材料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抗力,分别用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表示。塑性指标指标和塑性指是反映材料塑性变形的能力,用截面收缩率和断后伸长率表示。)刚度指标弹性模量单向拉伸时大多数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服从虎克定律,应力和应变成正比关系,即比例系数称作弹性模量,其常用单位为或。在O曲线上,是弹性阶段直线的斜率,代表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越大,产生一定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越大,弹性变形越困难。当

9、机件形状与尺寸一定时,它们的刚度即决定于材料的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是度量材料刚度的系数,可以表征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是反映材料刚度的一个性能指标。材料的弹性模量是弹性元件选材的重要依据,是力学计算的一个重要参量。通过拉伸试验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就是测定线弹性阶段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由于在弹性阶段试样的变形非常小,需采用精度较高的方法测定。常用的方法是在试样上粘贴电阻应变片或在标距范围内按装引伸计测量试样的轴向应变。弹性模量是材料的一个弹性常数。在拉伸试验时还可以测定另一个弹性常数泊松比。在受到轴向载荷作用时,试样在产生轴向伸长的同时,必然引起横向收缩。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之比即为泊松比,用I表示

10、8,横8轴式中钻为横向应变,J为轴向应变。横轴2)屈服强度屈服现象是金属材料开始塑性变形的标志,而各种机件在服役过程中都是处在弹性变形状态,不允许产生微量塑性变形。因此出现屈服现象标志着产生过量塑性变形失效。屈服强度也叫屈服极限,代表塑性材料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抗力,是衡量材料屈服失效的力学性能指标,是金属塑性材料最重要的强度指标。其测定方法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明显物理屈服现象的材料如退火低碳钢,是以屈服平台的下屈服点作为材料的屈服强度,用O表示。这种测定屈服强度的方法比较简单,测量手段要求不高。如果试验用的材料试验机可以记录载荷和活动横梁移动位移的关系曲线,那么直接在曲线图上确定屈服强度(如

11、图()所示)。如果不具备记录曲线的条件,则在加载过程中出现屈服现象时读测力盘上指针显示的载荷读数。另一种是没有屈服平台的材料如黄铜和铝合金,由于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这类材料的屈服强度只能用规定塑性变形量的方法来测定。工程设计中常以产生塑性应变时的应力定义为材料的屈服强度,一般称作条件屈服强度,用o来表示。o通常用图解法测定,具体方法如图所示,在应力应变曲线的图纸上过轴即应变轴的的位置作弹性阶段直线的平行线,平行线与曲线的交点即为o。图4o的测定方法3)抗拉强度拉伸曲线的最高点代表材料的最大承载能力被称为材料的抗拉强度,也叫强度极限,用o表示。对于形成颈缩的塑性材料抗拉强度代表产生最大均匀塑性变

12、形的抗力,对于脆性材料和不形成颈缩的塑性材料,其抗拉强度代表断裂的抗力。抗拉强度很容易测定,并且重现性好,是作为评定材质和评价产品质量的常规力学性能指标之一。4)塑性指标材料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叫塑性。塑性的大小用塑性指标表示,它包括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这两个塑性指标分别从两个侧面即从试件长度的变化和从试样截面的变化反映材料的塑性变形程度。断后伸长率用6表示,断面收缩率用中表示,定义分别用下列公式表示L-L,=亠olOO%LOAa中=亠1100%AO式中、分别代表试样的原始标距长度和原始横截面积,、为试样拉断后的标距长度和断口面积。如果断口位置在标距线之外,则试验无效。如断口在标距内,但靠近

13、标距线则需用断口补偿法计算断后伸长率(方法略)。对于国家标准规定的两种比例试样,断后伸长率采用不同的下标表示。短试样用6表示,长试样用6表示。工程上通常认为,材料的断后伸长率6属于韧断,而6属于脆断。3.拉伸试样要求金属材料的拉伸试样应按国家标准一的规定制备。通常试样有圆截面和矩形截面两种。图5为圆截面试样的示意图。一般的拉伸试样由三部分组成,即工作部分、过渡部分和夹持部分。工作部分必须保持光滑均匀以确保单向L5.65A00应力状态。称为试样的平行长度,称作试样的原始标距。圆试样的应不小于+;板试样的不小于。拉伸试样分为比例试样和定标距试样。比例试样的标距与试样原始截面积的关系规定为或式中系数

14、取为5.6时5称为短试样,取为11.时3称为长试样。如果是圆试样,那L11.3A00么当试样标距与试样直径的比为5即=时称为短试样,=时称为长试样。国家标准推荐使用短比例试样。试样的过渡部分必须有适当的抬肩和圆角,以降低应力集中,保证该处不会断裂。试样两端的夹持部分用以传递载荷,其形状和尺寸与所用试验机的夹具结构有关,如试样采用图4的形式,则试样夹持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夹具长度的三分之二。图5金属拉伸试样示意图二非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测定方法除了金属材料以外,各种非金属材料比如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大量用于工程实际中。每种材料都有特出的性能,在力学性能以及测试方法上与金属材料存在很大差别

15、。1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也称为聚合物,其绝缘性好、耐磨、耐腐蚀,易于加工成型。在力学性能方面,它的高弹性、粘弹性和其力学性能对时间与温度强烈的依赖关系,是这类材料与金属材料显著的差别。高分子材料可以分为工程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三大类,其中工程塑料可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工程塑料是热塑性材料和热固性材料总称。按力学性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塑性很好,延伸率可达几十几百,一部分热塑性材料属于这种情况;一类是比较脆,其拉伸过程简单,拉伸曲线与铸铁类似,热固性材料都属于这种情况。第一类材料如图6所示,其拉伸曲线可分为几个阶段。拉伸的最初阶段力与变形满足线性关系,然后进入强迫高弹变形阶段直到点。从点开始在试样的某一个截面发生屈服,截面迅速变小产生颈缩,承载能力下降。达到点时,此截面的分子链沿受力方向被拉伸并定向分布,使颈缩区强度、刚度增加。此后应力保持一个恒定值,颈缩向两边发展,一直到整个试样长度,在拉伸曲线上形成水平线直到点。试样均匀部分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