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成语俗语歇后语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289995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成语俗语歇后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国演义成语俗语歇后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国演义成语俗语歇后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国演义成语俗语歇后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国演义成语俗语歇后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成语俗语歇后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成语俗语歇后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国演义成语俗语歇后语 歇后语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张飞贩私盐-谁敢检验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寇第斯曾说:“书籍乃世人累积智慧之不灭明灯,”读三国,就时刻能感受到它的光辉带来的温暖,它字里行间蕴含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读三国,让人深刻体会到它透露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匡扶社稷,兼济天下”的思想。这种思想和我内心深埋的理想交织、碰撞,产生共鸣,激荡出串串亮丽的火花,激励我为实现生命的价值而拼搏、前进曹操作事-干洁净净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诸葛亮三气周瑜-

2、略施小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张飞卖肉-光说不割红楼梦使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出自里面的成语也是有很多,接下来是xx为大家搜集的成语大全,供大家参考,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舌战群儒 舌战:剧烈辩论。儒:儒生,旧指原指和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和很多人剧烈争辩并驳倒对方。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用计-又奸又滑成语腥风血雨释义: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把薪助火 把:握住;薪:柴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方用错误的方法去消亡祸患,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使事态扩大一马当先趋吉避凶 趋:奔向。吉:吉利,

3、平安。走向吉利美好的方面,避开凶祸灾难。亦作“趋吉逃凶”、“避凶趋吉”。释义: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方工作走在群众前面,主动带头。我读了三国演义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文中的关羽很了不起,她身高九尺,胸前长须飘飘,脸色仿佛红枣一样,一双单凤眼,两条卧蚕眉,相貌很威武、雄伟。很讲义气。曾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智勇双全,我最佩服她的坚强,因为,有一次她的左臂中了毒箭,需要用小刀划开肉,把骨头上的毒一刀一刀的刮下来,即使这个“手术”会使“病人”很痛苦,不过,她仍然一边强忍住疼痛,一边用心致志的和谋士下围棋。即使关羽在麦城一战中身馅埋伏,被魏吴联军杀了,但关羽忠义两全英雄形象依旧长存

4、在我的心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如同天崩地塌之势。孔席墨突 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急忙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逼上梁山释义:比方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方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不识泰山释义:不认识泰山。比方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事大的人。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在谷满谷 庄子天运:“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改变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坑满坑。”此谓奏乐时声

5、音遍布各处,形容道的无所不在。后以“在谷满谷”形容人物众多。飞檐走壁释义: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且说时迁是个飞檐走壁的人,不从正路入城,夜间越墙而过。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议,能想出好措施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魏大将军司马昭专权,图谋夺取帝位的野心世人全部知道。现在用来指野心很显著,人所共知。在无数英雄人物中,深受大家喜爱的想必一定有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常胜将军赵子龙罢。三国演义中对她的描述是:赵子龙,名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通读此书,赵子龙的英勇形象便跃然纸上。身在曹营心在汉本指关羽在长板坡兵败后,被迫降曹而心念刘备(代表蜀汉)。现在指身在其余集团而不忘原来所属的集团。赔了夫人又折兵本指周瑜之计,谎说将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吴蜀联姻以抗曹,把刘备骗到东吴扣作人质以索回荆州,而刘备依着诸葛亮之计,到东吴竟然得以成婚,并连带夫人逃出东吴。周瑜带兵追赶,又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现在用来比方想占廉价却没有占到,反而遭受更大的损失。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本写蜀国后期将才缺乏,不得不让偏将廖化担当大任。现在用来指缺乏适宜人才担当重担,只好以才能不足的人充任,多用做自谦之词。既生瑜何生亮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