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287239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谈话导入:上一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3、出示课题,齐读。设计意图:通过看图或其他资料,初步感知我国晋西北地区环境整治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感受更加直观。二、整体感知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1)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2)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2、小声读课文,

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出示按课文内容填空:(学生口头回答)这位晋西北的老人,已经种了( )年树,绿化了( ),造了( ),3700亩林网,这是( )。老人觉得(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 ),他是真的与(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明确要求,教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三、理解奇迹师:老人创造怎样的奇迹,课文中的哪一句话揭示了?1、从数字理解奇迹 出示句子: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为什么?“一亩”有

3、多少大?(667平方米)3700亩是多少平方米?大约有多大?我们的教室大约50平方米,一个家庭大约100平方米,那么大约是多少个教室那么大?多少个家?(5万个,2万5千个)这就是“奇迹”的意思。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自由读这一句指名读(强调数字)齐读2、从大环境理解奇迹 那么这位老人是在怎样的大环境下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呢?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划一划。 出示第二自然段。 “晋”是哪一个省的简称?课文中说晋西北有哪些特有的气候现象?(大风、干旱、霜冻、沙尘暴)课文中哪些话是形容这个地方的大风的?“肆虐”是什么意思?我们一会儿理解会更深。重点理解县志里记载的那句话,先理解句子的意思(逆吹、擎之、二三

4、丈、坠),然后想象西伯利亚大风来的时候,还有可能发生哪些事?这就叫“肆虐”啊!什么叫“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的盘踞之地”?出示晋西北大风、干旱、霜冻、沙尘现象的材料(教师解说)。看了这些文字和图片,你有什么想法?(板书:恶劣)在这样恶劣的大环境下,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的老头坚持15年植树造林,绿化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怪不得作者这样赞叹: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悟再齐读这一句:“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3、从小环境理解奇迹要创造这样的奇迹,年轻力壮的人都不一定能坚持,而这位老人已经多

5、少高龄了?(81岁)耄耋之年的老人。课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他已经很大了?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划一划。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说在你的生活环境中80多岁的老人应该是怎样生活的?那么这位晋西北的老人又在干什么呢?(引读中心句:“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让我们带着对老人深深的敬意一起读这一句: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板书:艰苦4、从结果再次体验奇迹 一位年过80 的老人,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晋西北土地上坚持植树造林15年,并且还将继续下去。难怪我们在黄土高原上能看到那样

6、的景致。(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配乐读)四、解读奇迹那么为什么老人能创造这样的一个奇迹呢?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创造了这个奇迹呢?快速默读全文,可以找找句子来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1、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2、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 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3、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外一种东西,他是真的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学生说说是什么支撑着老人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简单理解句子的意思。(对土地的热爱、对家园的热爱、坚持不懈的毅力)重点理解最后一句话:“另一种东西”是指

7、什么东西?什么叫“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他真的能与“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吗?那么是什么能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说“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你怎么理解“青山是不会老的”?不会老的除了青山还有什么?五、再造奇迹“青山不老,精神永存!”这位老人是晋西北的农民,他淳朴得就像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地,淳朴顽强、不善言表。纵观全文老人只有一句话:“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其实老人心中有千言万语。面对渐渐干涸的河流,面对皲裂的土地,面对土地日益荒漠化的趋势,他有许多的话要说,希望我们后人能再造奇迹。他想对乡亲们说什么?他想对年轻人说什么?他想对我们说什么?今

8、天,你就做他的代言人,说出他心中的话。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设计意图: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与阅读课外资料相结合,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增强。六、再读全文,拓展提升1、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想一想:以这一段结尾有什么作用呢?(点题)2、你是怎么理解“青山不老”的?(环境不老,精神不老)3、你能取一个更好的题目吗?(作为课后作业,组织学生课后讨论拟定题目,并研究这个取题好在哪里。)七、总结 同学们,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地球对于我们也只有一个,热爱生命就要热爱地球,热爱家园。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像那位晋西北的老人那样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让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板书设计】16 青山不老创造奇迹大环境险恶小环境艰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