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反比例的量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286426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反比例的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成反比例的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成反比例的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反比例的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反比例的量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成反比例的量教学内容:成反比例的量课本4243页内容,练习七69题。教学目的: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的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分析合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3、初步渗透函数思想。教学重点:成反比例的量的特征及其判断方法。教学难点: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1)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苹果的数量和总价。(2)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3)每小时织布的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4)小新跳高的高度

2、和他的身高。2、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用字母表示正比例关系。3、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成正比例的量,能根据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那么今天我们学习成反比例的量。(在这一环节里,通过复习有关正比例的知识,既检查了学生对正比例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又简洁地引入了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把体积相同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玻璃杯中。 高度(cm) 30 20 15 10 5 底面积(平方厘米) 10 15 20 30 60 体积(立方厘米) 学生观察表内数据,小组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1)表中有那两种量?它们是不是两种相关联的量?(2)水的高度是否随着底面积

3、的变化而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3)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什么一定? (4)这个积表示什么?用关系时表示。 (5)两种相关联的量有什么变化规律? 引导学生归纳反比例的意义。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式怎样表示?2、生活中该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出了反比例的意义。)三、巩固应用:1、运一批货物,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如下表: 每天运的吨数 300 150 100 75 60 50 需要的天数 1 2 3 4 5 6(1)表中有哪两个量?它们是不是两种相关联的量?(2)写出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4、积,并比较大小。(3)说明这个积表示什么? (4)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吗?为什么?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为什么?(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2)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4)总钱数一定,单价和数量。 (5)总钱数一定,用去的和剩下的。3、你能举出一个反比例的例子吗?(通过练习,检查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判断良种良是不是成反比例,关键是什么? 板 书 设 计 成 反 比 例 的 量 底面积 x 高 = 圆柱的体积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x y = k (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