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技术、工艺、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28611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建施工技术、工艺、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土建施工技术、工艺、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土建施工技术、工艺、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土建施工技术、工艺、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土建施工技术、工艺、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建施工技术、工艺、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建施工技术、工艺、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技术,工艺、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一、关键施工技术、工艺本工程项目有78个建筑物:主要以钢筋砼框架施工为主,施工均以钢筋砼框架 结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本工程项目有8个水池构筑物:UASB反应池(460E);缺氧池(4601)、好氧池、MBR池、检测水池(460J);低浓度、高浓度废水调节池(460B);均质调节池(460H);事故池(460A);微电解 反应池、低浓度、高浓度废沉淀池(460D);污泥浓缩池(460K);污泥脱水车间 (461)、污泥调理池(460L)。施工以水池构筑物施工工艺施工采用层板加中间加止 水片对拉螺栓,脚手架钢管支模系统。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要点见施工方案。施工前

2、编制具体施工方案。二、项目施工的重点和难点1、施工内容多,施工时间比较短。2、有级配沙石垫层施工,池底有3: 7灰土回填;3、本工程施工专业性强,水池底板池壁抗渗、防冻砼施工要求高;4、内穿墙管、预埋件、防水、精度要求较高。5、水池结构复杂,模板支设和砼浇筑有相当难度。6、钢筋、砼数量较大,一次性砼浇筑量大,因此必须严密的施工组织和施工安 排,确保节点工期。7、水池内壁、顶板底、底板顶等抹防水砂浆,外侧地面以上水泥砂浆抹灰。3 个水池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满水试验。以及要求做水池防腐施工。8、水池设计有后浇带,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浇带一般在结构施工后28天才能 够施工,会造成施工时间紧张。9、有建筑

3、物钢筋砼框架结构施工和装饰施工等内容;10、有电气照明和给排水施工。三、解决方案施工场地有条件时,安排同时开工平行施工;多投入人力和机具;采用2班作业 等措施。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机具保证施工质量;比如合理划分施工段(施工缝位 置)可以保证池壁砼的施工质量。安排有水池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是保证防渗混凝土振捣质量的关键。四、大体积砼施工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除了必须满足一般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外, 在施工中特别要防止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而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控 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 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缝是

4、其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为此,要从材料 的选择、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灌、养护及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度和 温度应力的监测等环节,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周密的策划和准备,才能保证大体积 混凝土顺利施工。(一)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量大,连续浇灌时间长,中间不允许有过长的时间间隔,为 保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出现冷缝,施工时必须采取措施连续浇筑,一次成型。 因此采取以下措施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灌。1、浇筑时与搅拌站频繁联系,保障混凝土的供应能力,能够满足大体积混凝土 的浇灌要求。2、混凝土罐车运输泵车浇灌,按照混凝土方量配备足够的罐车、泵车和备用机 械。3、准备好足够的照明设施,保证夜

5、间具有良好的施工条件;4、浇混凝土前做好人员准备,所有相关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及设备、机电维修 等后勤人员)均要提前到位,并确保相互通讯、联系畅通。5、提前确定混凝土运输路线。6、提前三天向总包商汇报,并得到批准后再开始浇捣,以便确认水电连续供应, 以及施工道路畅通。基础施工区范围内的临时运输道路在浇筑前进行整体修复, 必要时在表面铺石渣进行碾压,浇筑时通知项目部所有单位,非大体积混凝土施 工人员和车辆不准进入浇筑运输道路,所有车辆绕行。(二)裂缝控制的材料选择1、水泥:选用水化热比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 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2、骨料:尽量选用连续级配

6、的骨料配制混凝土,在保证可泵性的前提下,选用 粒径较大的石子和粗砂。(1) 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540mm,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 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 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2) 细骨料:采用中砂,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于2%。选用平均 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 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 混凝土收缩。3、掺合料及外加剂的使用:根据试验、分析比较及过去在其它工程上的使用经 验,在混凝土中掺加磨细粉煤

7、灰,取代部分水泥,既可以降低水泥用量,又可以 改善混凝土的塑性和可泵性。外加剂主要指减水剂、缓凝剂和膨胀剂。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不仅使混凝土工 作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又减少拌和用水,节约水泥,从而降低了水化热峰 值,对混凝土收缩有补偿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为便于泵送砼施工延长砼的初凝时间,需要掺入缓凝剂,反之凝结时间过早,将 影响混凝土浇筑面的粘结,易出现层间缝隙,使混凝土防水、抗裂和整体强度下 降。此外为了防止混凝土的初始裂缝,还可掺加膨胀剂。4、大体积混凝土浇灌(1)斜向分层分段法浇筑:新浇混凝土基础混凝土采用斜向分层分段法浇筑混凝土,分层有利于混凝土水化热的散失, 可采用二次振

8、捣的方法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裂能力,使上下两层混凝土 在初凝前结合良好;也可在下层混凝土的表面上预留沟槽,加强上下层混凝土的 连接。斜向分层的方法,斜分层厚度控制在500mm,坡度控制在1: 6。混凝土浇筑设 备主要采用混凝土泵车和布设泵管的方法浇筑。混凝土浇筑前须对基底混凝土进 行充分湿润,但不应存在积水现象。为了便于混凝土振捣操作,可预先在基础内 设置钢筋支撑,俗称“马凳”,上铺跳板,作为操作平台;钢筋支撑浇入混凝土 基础内。钢筋支撑采用中25的钢筋加工;支撑高度需保证操作平台高出混凝土 表面10cm左右。混凝土浇筑时,须仔细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两层间隔时间 不超过1小时,以满足混凝

9、土的覆盖,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就已经开始 进行上一层混凝土的覆盖。混凝土下料高度不得超过1.5m,否则应使用串桶或 溜槽。混凝土的振捣,振捣棒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拨的原则,斜向分层时振捣点按 平行方格网布置,间距以200300mm,斜向分层的每插捣点从斜面下端向上 移动,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秒,且应视混凝土表面泛出灰浆不出现气泡, 混凝土不再下沉为止为准。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将上浮的表面泌水和浮浆抽出。 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50mm左右。斜向分层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严禁 利用振捣棒运送混凝土。振捣时,应尽量避免振捣棒与模板、钢筋和测温导线碰 撞。须安排专人对模板、钢筋进行跟踪复测,对

10、测温导线的位置进行检查;如发 现偏位,立即纠正。振捣应严格按照工作程序进行。(2)采取二次振捣法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加强早期养护,提高砼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 弹性模量。大体积泵送砼,表面水泥浆比较厚,在砼浇筑后要认真处理,在混凝 土基础顶面找平时,在混凝土初凝前1-2 h,用木杠按标高刮平,再用木抹子抹 平后,方可覆盖保温层。为了防止砼出现收缩裂纹,在砼收水或终凝前对砼表面 进行二次搓、抹、压实。(3)改善配筋。为了保证每个浇筑层上下均有温度筋,建议设计人员将分布筋 作适当调整。在基础内设置必要的温度配筋,在截面突变和转折处,底、顶板与 墙角转折处,增加斜向构造配筋,以改善应力集中,

11、防止裂缝出现。(4)设置后浇带。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后浇缝,以 减少外约束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5、混凝土的养护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主要为了保证混凝土有一定温度和湿度.主要通过浇水和覆 盖相结合的办法.混凝土终凝后在其上浇水养护,在基础表面及模板侧面覆盖棉被 保温,覆盖塑料布保水保湿,防止风干。在养护期间,定人定时进行测定混凝土 温度,根据测温结果,调节保温层厚度,以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C, 确保混凝土结构不出现温度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拆模,除应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外,还考虑温度裂缝的可能性 且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应小于20C方可拆除模板和保温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