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军-2014音乐国培感悟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285919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汪军-2014音乐国培感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汪军-2014音乐国培感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汪军-2014音乐国培感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汪军-2014音乐国培感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汪军-2014音乐国培感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汪军-2014音乐国培感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汪军-2014音乐国培感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部“国培计划(2014)”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初中音乐骨干教研员国家级培训感悟 心中的路、希望的路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育局 汪军2014年10月1019日,本人有幸参加了教育部“国培计划(2014)”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初中音乐骨干教研员国家级培训,作为一名音乐教研员,我为能有幸参加国培而感到十分荣幸,每天的感觉是紧张而又充实.忙碌却又愉快。重庆师范大学为我们设计了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让我们有幸聆听了专家和来自教学一线的老师对我们的理论与实践指导,老师们都用特有的方式将培训课上得生动有趣,我被深深感染了。有人曾说:“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

2、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在本次培训中,72岁高龄的王安国教授、82岁高龄的作曲家傅庚辰老师,以及曹安玉、沈秋鸿、胡苹、魏英等老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的智慧令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让我的思想燃起了火花【王安国教授告诉我们:一节有效的音乐课要从音乐本体切入教学活动,要追朔音乐教学的原点并直达原点,要有效的突破音乐教学的薄弱环节,让音乐课堂成为智慧课堂和高效课堂。】基于此理念,我认为构建平等、和谐、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智慧课堂的前提。就音乐课而言,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就是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一支粉笔、一本书。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范唱,学生跟着拼命的唱,唱累了就听录音,

3、听腻了就再唱,中间穿插一些乐理技能训练和思想教育,老师要求学生要守纪律、听话,不准乱动和说话,一切由老师说了算,老师高高在上,学生要唯命是从,否则,就会遭到严厉的批评。众所周知,音乐是由音高、节奏、强弱、快慢等要素组成的,它具有特殊的律动性,任何正常人在投入的听音乐时都会不知不觉的形体律动,更何况是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要求他们上音乐课要绝对安静等于是抹杀他们音乐的天性和灵性,而老师的高高在上、绝对威严,给学生造成了无形的心理压力,甚至心灵的伤害,久而久之,会形成对老师和音乐课的畏惧和逆反心理,丧失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学生在心情愉快、放松的氛围中摄取知识的能力和主动性要远远高于其被动学

4、习状态时,所以传统的师生关系,严重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发展。我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努力做到和蔼可亲,使自己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交流,去理解对方,做知心朋友,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友爱、愉悦的气氛,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俗话说,要想别人尊重自己,自己要首先尊重别人,对待学生一样如此,只要我们给予他尊重和呵护,就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欢迎。所以,以情感为纽带的平等、和谐、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智慧课堂的必要前提。在新型师生关系构建成功以后,智慧课堂就可以应运而生了。【王安国教授告诉我们:教无定律,学无定法,没有最优的只有最合适的。教学一定要有智慧,否则课堂一定是一潭死水。”】智

5、慧课堂就是在教学细节处理上的智慧,包括智慧预设、智慧导入、智慧设问、智慧点拨、智慧生成、智慧激趣、智慧育人、智慧整理、智慧训练、智慧评价等。教无定律,学无定法,在这些环节中,处处都渗透着教师的智慧与个性魅力。就音乐课堂而言,现代音乐教育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束缚,变程式化为个性化,集中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目标的创新等,构建了一种“主体、创新”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教学中要求以学生实践为中心、活动为手段、能力为重点、素质为宗旨,让学生在音乐中激趣、学习、创造。教学中注重营造宽松、自由、愉悦、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音乐中自由想象、表现、探索和创造。教学中突出艺术性、情

6、感性,引导学生去尽情地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从而受到音乐的熏陶、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还要求多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利用各种电教手段,快捷直观的把大量信息展现给学生。教学中教师还要做好“导演”的角色,积极用自身的音乐素养,引导学生去当好“主角”,去尽情领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实践证明,以双主体理念为指导、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加上情感化教学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例如:我在上海外赤子恋闽南一课时就运用了情感创设法。我采用了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只见蓝色的大屏幕上,夕阳西下、月上竹稍、青山若隐若现,远处传来海外赤子恋闽南那凄美动人的南音旋律,乡愁的诗句和着音乐

7、吟涌而出,同学们一个个都表现出被乡愁灼痛的神情,屏住呼吸,凝神注视着蓝色的大海,被深深的感染着、陶醉在音乐的氛围中,此情此景,比老师讲一百遍主题思想都要记忆深刻的多。教学中我还采用了激趣创作法,积极引导大家自由创编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有的写诗写词,有的写歌配曲,并引导他们把自己创作的作品演示给大家听,虽然略显简单幼稚,但句句都是他们的内心感受和创作,充满了真情实感。我及时给予点评和鼓励,使他们的兴趣更浓,争着要表现自己的作品。这种简单的做法,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潜能,使得一节普通的音乐课在愉悦与兴趣盎然中走向成功。在教学中我还经常采用情景交融法、自由讨

8、论法、集体游戏法、分组竞赛法、闭目吟咏法、形体律动法法等。总之,只要是有特色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力、给学生以美的陶冶,能体现现代教育意识和理念的教学手法,我们都可以去创造、去运用,这也是智慧课堂的重点所在。【张蜀仙老师说:智慧是把钥匙,她可以打开高效课堂的门。】智慧是把钥匙,她可以打开高效课堂的大门。只要我们用心、用爱、用情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去善待每一个学生,去不断提高自己,就会开出一副副妙方、上好每一节令学生令自己都喜爱的课。例如:我在上高中音乐欣赏课广东音乐娱乐升平时,采用的是智慧激趣法。我充分应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取其容量大、手段新、刺激感官强度大等优点,灵活再现教学内容,引发

9、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想进一步了解民族器乐曲的欲望。充分诱导学生参与体验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看、听、想、议”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并分享音乐。教师用饱满的富有激情的语言把学生的学习情趣层层推进,让他们由感性认识逐步过度到理性的高度,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提升了音乐素养。采用抢答等形式让学生兴奋,让少数对民族音乐“不感冒”昏昏欲睡的学生也能尽情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中来,从而学有所得、学有所悟。 教学的魅力在于智慧,只有智慧的教学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学有所获。我在娱乐升平教学中环节的设计,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理,逐层推进,通过抢答、诱导、“挖陷阱”等招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

10、动性,从而使大家能够顺利地了解广东音乐的知识和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提升民族音乐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明白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道理,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同学们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抗拒心理,为今后更好的实施民族音乐和高雅音乐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基于以上的理念及实践经验,我认为教师与学生共同主宰的“双主体”课堂教学必须以情感为“纽带”、个性魅力为“光环”、多媒体为“桥梁”去创意、激趣,让课堂沉浸在“平等、友爱、和谐”的愉悦情境中,这是成就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现代音乐教学中应以“体验为中心、活动为手段、能力为重点、素质为主旨”,引导学生去尽情地领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11、,从而使学生受到音乐的熏陶和性情的陶冶,提升鉴赏水平和审美档次。如果我们音乐老师每节课都能挂着阳光般的笑容,展现富有个性气质的魅力,充满热情和智慧的激趣,用爱用心去传递音乐的正能量,那么,还有学生会不喜欢音乐课吗?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享受到热烈沸腾、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让我们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涌动起来,体现出生命的价值;让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成为精心策划、精心制作、精雕细刻的艺术品!这就是智慧课堂,这就是高效课堂!【在学习中反思 、在感悟中成长】专家的讲座,课程学习内容紧紧贴近教研员的工作需求,激起我心中的许多感想,使我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观和教研观。作为一名教研员,不能只是教学活动的机械

12、执行者,而必须是教学实践的自觉反思者。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教研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教研员。我作为基层的教研员更要在工作之余加强理论学习,用知识来充实自己,不但要阅读学前教育的书籍,还要阅读其他领域的书籍,开阔视野,站在更高的平台上看学前教育的发展。不仅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而且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在工作中寻找自己的幸福感,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争做一名有思想的教研员。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在在思考、在感悟,作为音乐教研员今后该如何让音乐教育健康发展、让孩子们满意?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 让艺术课堂成为智慧课堂、高效课

13、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我们要多研究教育教学现状,多参与教学课堂改革,进一步使“智慧课堂、高效课堂”理念深入人心;要按国家要求开足艺术课,使广大中小学生得到艺术教育和艺术熏陶,从而促进学生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继续在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艺术师资配备、完善艺术教育设施设备、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专业艺术教育、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二、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建设,促进学生艺术个性发展 1、注重艺术实践活动的广泛和有效的开展,坚持开展学生艺术展演、书法摄影比赛、艺术节、文艺汇演、才艺展示等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艺术才华和圆梦的舞台。2、以实践促教学、以特长促发展,积极落实教育部

14、“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的实施,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长,促进个性素质发展。3、以特色促提升、以特色促发展,进一步打造学校艺术教育特色; 三、注重自身专业发展积极争取和创造各种提高艺术修养与教育水平的机会,进一步提升教学教研能力和论文写作、课题研究水平,进一步向学术型、研究型、专家型靠拢,做一个富有个性魅力、深受学生喜爱的艺术教师。 四、积极举办艺术实践活动注重艺术实践活动,举办和参加各级各类艺术实践活动,以活动促提升、以活动促发展,打造艺术教育的高平台和影响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悟在其中、乐在其中、美在其中。眼界决定品位,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总结与实践,勇于承担艺术教育重任,用锐意改革

15、与创新来增创艺术教育发展的新优势,让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心中扎根,牢固树立和提升“为艺术教育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做艺术教育的勤务员,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们享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发展成果,不断提高他们享受优质教育带来的的幸福感。【后记】这次国培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豁然开朗。虽然时间短暂,但每天都是幸福而又充实的。专家教授们睿智的思想、对教育的热爱,都融入在他们生动精彩的讲课中,深深地感染和启迪着我。我将带着丰硕的学习成果回到工作岗位中,指导我们区的音乐教育教学,将科学的教育理念贯彻到实践中,为我区的学前教育发展贡献力量。我也将带着专家老师们的奉献精神和人文情怀,在工作中加倍努力为我区艺术教育“锦上添花”,为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雪中送炭”。因为,我坚信这是一条心中的路、更是一条希望的路!【感谢】用我的心说一声:感谢教育部、感谢重庆师大、感谢各位辛勤奉献的专家老师、感谢各位同学在绵绵细雨中为我撑起雨伞、感谢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带着回忆、带着友情、带着思恋、带着硕果、带着追求,从红色的重庆踏上新的艺术教育的征程吧!再见了,重师!再见了,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2014年10月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