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范文关注学生个体心理健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281245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工作范文关注学生个体心理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关注学生个体心理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关注学生个体心理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关注学生个体心理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关注学生个体心理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工作范文关注学生个体心理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工作范文关注学生个体心理健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关注学生个体心理健康 我国清代思想家魏源曾说过:“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能够用人,不能够教人。”秉承着 “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培养得力的小班干,进而按部就班的构成出色的班级”如此的“长远”目的,从一开学就付诸于行动,总结第一学期也确实收到一定的成效。而在与班上学生一个学期的接触、理解过程中,我关于班级学生时有表现出的或轻或重的偷笑声(特别在课堂答复下列咨询题、课下游玩别人出糗时)、个别同学似有还无的“怯懦感”常有感慨与忧心。随着年龄的渐长,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名为“怯懦”的种子将会有可能开展、茁壮成“自卑”的大树。 一、案例实记案例:陈, 本校

2、生 在班上所有同学中,第一印象最深的确实是她。那天,她投向我的目光不断是怯怯的,看到我看她的时候,又会抓紧转移本人的视线。我内心在嘀咕:小小姐敏感的非常啊。后来慢慢发觉,班里其他同学都不如何搭理她。不少学生都指责她“行为可耻”、“品德差劲”。在她答复错咨询题时,我常常发觉有学生互相交换的眼神会表现星星点点的嘲笑,甚至有时能听见哈哈笑的声音。旁敲侧击中,我发觉这只是一次事出有因的误解以及其他老师经常性的意有所指的责难,构成了班级偏见。每次的课间大活动中,我都有认识的去观察她:大多数时候她总是一个人或蹲或站看着别人玩,偶然她也会凑上前听别人聊天,但几乎从来不会开口与同学搭话。我也与她谈过心,她告诉

3、我两个字:“不敢”。咨询她为什么,她说:“由于我没有她们好”。 在一些权威的相关调查中发觉,小学生中已有3的学生存在中度自卑,17%的学生存在重度缺乏自信,自卑感已在不知不觉中开展成为危害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要素之一。 二、自卑的定义及剖析 儿童开展心理学中对“自卑”是如此解释的:自卑感,即一个人对本人才能、质量等作出偏低的评价,妨碍了对本人正确、客观的推断,总觉得本人低人一等并因而悲观、绝望、惭愧、羞怯甚至畏缩不前。一般不能客观、正确的对待本人和四周的人和事。它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一种人格的缺陷。构成自卑的要素非常多。从个体本身因从来说,他们不同的气质特点决定了对待咨询题角度不同、听到话语理解不

4、同。抑郁质和胆汁质的小孩更容易由于老师的批判而情绪消沉,构成自卑;从家庭因从来说,父母离异的负面妨碍、父母对本人学习成绩的高标准、严要求、父母的无视、放任,也容易使小孩出现的自卑心理。然而,我认为,学校要素在“自卑心理构成与否”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综合我所接触的学生,我认为其妨碍主要表达在以下个方面: 1、来自于同学交往 从心理学开展的角度来说,大多数小学生说话直截了当、坦白、常常是有什么说什么,几乎不会考虑到是否会产生负面妨碍。在这种情形下,有些本身就内向、敏感的小孩容易在不经意中被损害到。而学校中总会有一些淘气、喜爱恶作剧的学生,他们的“爱好”可能会进一步加深这些缺乏自信学生的自卑感。

5、 2、来源于师生关系 尽管倡导素养教育,非常多地点也取消了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但事实上,学生的学习负担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老师也没有从成绩的压力和包袱中解放出来。因而,老师们关于分数仍然执着,仍然把学生考高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一些成绩上落后的学生,经常会遭到老师的特别“照顾”。久而久之,学习成绩没上去,还构成了不良的条件反射,见到某些老师就害怕、上到某节课就心神不宁、甚至出现自我否认、构成“不管如何样,本人确实是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 3、老师偏见构成的学生成见 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向师性会逐步减弱。因而,小学阶段中老师的威信是极高的。几乎所有的小孩都会将老师的话自动转化为“圣旨”。

6、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对待“特定学生”的特定态度会非常大程度的妨碍到其他小孩的行为、做法,直截了当导致“特定学生”被孤立,慢慢产生自闭、自卑的心理。 三、消除改善、预防自卑心理的对策 自卑心理的转化过程是一个内外要素互相结合的过程。荀况曾说过“教育能够启发人的智慧和改造人的本性。”因而,老师的态度、做法是消除、改善及预防自卑心理的关键。1、培养学生自决心,加强心理承受力 小学生的情绪波动崎岖非常大,快乐则笑,悲伤则哭。一旦在学校中碰到不顺心的事,或者被批判、教育,或者屡次考试失败,容易产生难过、沮丧的情绪。如假设事情较为严峻、被批判次数过多,心理容易承受不了,就会表现出无所适从,开场出现“我确实是

7、不如别人”“我厌恶我本人”的自我否认类型的自卑感。因而,老师要擅长引导,适时加强他们的心理承受才能。而关于已经出现自卑心理的小孩,需要并应当充分确信他们所获得的每一步进步、每一点成绩, 多在班级等公开场合表扬、鼓舞、确信他们,向他们传达“你是非常棒的”这一信念,让他们能够开场正面认识本人、喜爱本人、对本人充满决心。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及时、充分的确信一个人所获得的成绩,能使他产生“最正确情绪体验”。自卑的小孩,内心也是渴望被关注、被表扬的。2、改变偏见态度,优化学习气氛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小学生在人生的起步阶段更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习惯才能一步一步慢慢走向完满。老师应时刻以“爱”作为工作

8、的根底,必需要能够容忍小孩如此或那样的缺点,宽容学生一次或两次的错误。在学习成绩上,更要能够接受他们的考试“失败”。素养教育的今天,老师更应该分清晰“学习好绝不等于考高分”,更不应该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并动辄加以训斥、贬低。 我认为,小学根底教育在教学根底知识的习得上,更应强调对人格的培养。对学生来说,人格的开展比读写更为关键。让学生在轻松、少压力的学习气氛下,建立、构成健全的人格。3、营建关爱气氛,和谐同学关系 人需要满足归属感、认同感。因而,“同伴”对学生而言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小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与其他同学关系融洽,团结互助,心理就会处于平稳积极的状态。老师应当努力使学生保持这种健康心理。关于已萌发自卑心理的学生,更需要利用平日的晨会、班队会等等时机,尽所能的引导其他同学给予关怀、友爱,协助其重拾自信、改善其心理状态。 日益突出的心理咨询题会严峻妨碍小学生的成长与开展,但它不是洪水猛兽。小学作为教育的起始场所,老师作为教育的专业人员,关注学生闪光点、排除心理障碍,使自卑的学生放下包袱、迈出成功的一步。让所有的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幸福、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